第12章
所以,必須是先解決掉這個問題。 陳珂看著扶蘇,而扶蘇此時也是想到了禮論中的這一篇。 這一篇雖然淳于越沒有過多地解釋,但他卻是背過的。 當即便是復述了出來。 而這也同樣是陳珂教導計劃的其中一步。 他想讓扶蘇知道,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被人過濾了一遍的。 扶蘇開口道:“自然是君大” “荀子禮論有言,禮有三本,其一天地,其二先祖,其三君師” “其中,天在地前,先祖居中央,君在師前” 陳珂聽到這話微微一笑:“公子,如今你我是什么關系?” 扶蘇沒有絲毫猶豫:“乃是弟子與老師的關系” 陳珂卻是微微搖頭:“公子,若是按照荀子中的記載與說法,你我首先是什么關系?” 扶蘇猶豫了一下,這才是說道:“是君臣的關系” 陳珂點頭。 “公子,你乃始皇帝陛下的長子,陛下更是一心將你當成繼承人來撫育” “對你有很大的期待” “這是其一” “其二,你乃是我大秦的長公子” “而我乃是大秦的九卿少府” “伱乃君,我乃臣” “此之為君臣” 陳珂悠然說道:“所以,你我之間有兩者關系” “其一為君臣,其二為師徒” “公子,您說這兩者的關系,哪一點在先,哪一點在后?” 此時的扶蘇已經是反應了過來,這不僅僅是一場談話,更是陳珂于自己講授的第一堂課。 他當即便是坐的更加端正了。 思索了片刻后,他開口道:“扶蘇知,當為君臣在先,師徒在后” “只是不知其為何是如此” 陳珂點頭:“你我若論師徒,則是從昨日起” “若論君臣,則是從我入朝為官起” “這是論時間之說,君臣在師徒之前” “若論禮數,你可知為何?” 扶蘇點頭:“因為君在師前” 陳珂微微一笑:“不錯” 他看著扶蘇說道:“所以,公子來到我府邸后,若是見到我未曾睡醒” “應當怎么做?” 扶蘇猶豫了一下,雖然這不符合他長久以來受到的教導。 但卻是讓他十分邏輯自洽。 這就是儒家之中的內容,并沒有什么問題。 “當令人喚醒老師” 陳珂颯然一笑:“不錯,正是如此” 他借著這個問題,繼續詢問扶蘇:“公子,你可知為何陛下為您換了一個老師?” 扶蘇聽到這話,眼睛中帶著些許的憂慮。 他看著陳珂道:“因為扶蘇反對父皇的郡縣制,父皇以為是老師教導之錯” 陳珂微微搖頭:“不,并不是如此” “雖然你反對陛下的郡縣制,令陛下十分生氣” “且這事情的確是淳于越故意為之” “但陛下卻不會因為此,而夷淳于越三族” 他溫和的看著扶蘇:“殿下在想一想?” 第十章:扶蘇的第一課 再想想? 扶蘇沉默了,他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 來之前,只是覺著是自己拖累了淳于越,才導致淳于越遭受此等大難。 甚至在他來之前,已經是在宜春宮中寫好了奏折。 他準備明日上書始皇帝,求始皇放他的老師一馬。 只是沒想到,如今自己的新老師問出了這樣子的問題。 他當即猶豫了一下,繼而問道:“弟子不知道” 陳珂笑了笑,他看著扶蘇講道:“扶蘇公子,您之前知道禮論這一篇么?” 扶蘇點頭:“知道” 陳珂再次問道:“那,這一篇是您自己知道的,還是淳于越先生給您講授的?” 扶蘇沒有猶豫,繼續回答:“是我自己看到的” 他臉上帶著些許茫然:“老師他似乎不怎么喜歡荀子,所以并沒有講授過荀子的多少文章” 陳珂看著扶蘇,抬起頭,眼神中帶著溫和。 “是真的沒有講過,還是殿下記得的不多?” 扶蘇有些許猶疑了。 似乎淳于越講的關于荀子的文章也不少。 看到此等情形,陳珂再次問道:“現如今,殿下可是知道了” “為何陛下要夷淳于越先生三族?” 扶蘇眨了眨眼睛,立刻便是將前后所有的關系全都是聯系到了一起。 “因為淳于越老師不曾給我講授過禮論?” 陳珂看著扶蘇,此時的扶蘇已經是將近二十歲,快要加冠的年紀了。 卻是被淳于越教成了這樣子。 扶蘇本身也算是聰慧,也算是反應迅速的了。 若是好好地教導,卻是能夠算是一個好的接班人。 如果扶蘇被好好教導,大秦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陳珂不由得這般想到。 他聽到扶蘇的回答,略微點了點頭,又是搖了搖頭 “不只是如此” “其實,有時候公子您的視角太狹小了” “這樣子不利于治國,也不利于您去看待世間的一切事情” “您嘗試著,將自己的目光放的大一點” “然后再看一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