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對中原王朝來說,因為秋后糧食豐收,又是農閑時節。 軍糧不缺,又比較好征調軍隊所需的民夫,不至于誤了農時。 最適合發兵。 而游牧民族之所以在秋季動兵,那完全是由于那時候中原王朝剛剛收獲,糧食入倉,他們南下之后也好搶錢搶糧。 外加秋高馬肥好動兵! 而朱宏煜之所以不按照舊例,而是要將大軍開拔的時間定在開春之后,那是因為開春之后天氣暖和,可以減少己方的非戰斗減員。 且開春之后,也正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最虛弱的時候。 游牧民族的戰馬經過一冬天的掉膘,戰斗力折損非常嚴重。 而中原王朝的戰馬卻多是圈養,而非是和游牧民族一樣散養,即使一冬天過去,也不會掉膘太厲害。 戰斗力依舊可以保持在水準線以上。 可以說開春之后,正是雙方實力差距最大的時候。 不這個時候打,什么時候打? 至于說春季出戰,會誤了農時,征召民夫,也會導致大面積的土地拋荒…… 這樣的事情是對傳統的中原王朝來說的。 現在的明軍可不是曾經寓兵寓農的衛所兵,而是清一色的募兵,也就是脫產士兵。 想打,隨時可以發兵,不需要顧慮軍隊出征會不會誤了農時。 至于說軍隊所需的軍糧怎么辦? 花錢買咯! 現在對大明來說,倭國,朝鮮,東南亞,到處都是大明的糧倉,完全不擔心缺糧的問題。 民夫的話,反正朝廷也沒打算征徭役,而是準備要花錢雇傭勞工隨軍。 自然也就不擔心會誤了農時,以至于形成什么亂子了。 說白了,還是朱宏煜有錢。 他有錢,可以搞脫產軍隊。 他有錢,可以花錢解決軍糧問題。 他有錢,可以花錢雇傭民夫。 自然可以隨時發兵,不用擔心作戰會誤了農時的問題。 既然不用擔心農時,那春季出兵,對朝廷來說就將是最有利的。 朱宏煜話音落下,五軍都督府那邊忙不迭的應了下來。 隨后,朱宏煜又轉頭說道。 “除去北伐之事外,朝廷的財政應該還能有很大的盈余?!?/br> “朕準備要繼續加大在建設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大力修整官道,用水泥路來替代原有的土路?!?/br> “然后再對地方的水利設施進行大范圍的修繕!” “讓底下各省分別統計一個報告出來,然后建設部要做好統籌規劃的工作?!?/br> “總結一個報表提交給朕,朕在做完審核之后,會酌情撥款?!?/br> 語罷,朱宏煜又將目光投降了教育部部長劉同文。 朱宏煜開口說道。 “這幾年以來,朝廷在南京進行的義務教育試點工程也算是成效卓著?!?/br> “為大明培養了大批具備基礎讀寫能力,以及具備專業素養的產業工人,這些產業工人的出現,大大的刺激了大明的工商發展?!?/br> “除此之外,也為朝廷的大明皇家研究所培養了足夠的研究人員?!?/br> “為朝廷的科舉選拔提供了足夠的人才儲備?!?/br> “之所以義務教育的規模一直未曾擴大,無非也就是朝廷的財政壓力過大,無法繼續投入?!?/br> “可現在朝廷不是有錢了嗎?籌備一下義務教育規模擴大的事情吧?!?/br> “首先便是在各省的省府,以及重要城市進行政策推行,教育部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br> “嗯,也要做好接受社會各界捐款的準備!” “如果有人為教育捐款達到了一定的數額,那就在當地為其立牌坊,公開宣揚,以做鼓勵?!?/br> 大明的士紳們確實挺扣的,但要說起在自己家鄉進行修橋鋪路,熱心助學,他們還是能舍得出錢的。 而對朱宏煜來說,既然他們出錢了,那他也不介意給他們想要的榮譽和名聲。 立牌坊這樣的惠而不費的事情,朱宏煜是不介意去做的。 朱宏煜微微沉吟一陣,然后又接著吩咐道。 “除此之外,朕準備要在大明各地都興建一批圖書館?!?/br> “圖書館內放置著古今中外各種書籍,可以任由我大明百姓隨意借閱,借此來提高我大明的文化率?!?/br> 一個國家要發展,光有識字的普通工人是不夠的。 還需要更多的掌握高級知識的人才! 在朝廷暫時無力將義務教育向全國范圍鋪開之前,在大明各地開設圖書館,為想要自學的大明百姓提供書籍以及自學的機會,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手段。 比起辦教育來,開設圖書館所需的花費就要少很多。 無非就是修一幢房子,再放些書進去。 對現在的大明來說,這都不算什么大投入。 在活字印刷術已經成為主流,造紙術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現在,書本的價格早就被打下來了,不想以前那么高昂。 尤其是在蒸汽機和印刷術相結合之后,印刷的成本降低,速度大增,書本的價格就更低了。 現在的大明知識雖然依舊是無價的,但書本的價格卻是已經到了一個合理的區間。 聽聞朱宏煜此言,教育部部長劉同文開口說道。 “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