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畢竟,大明如果不夠強大與富饒的話,也無法組織一只那么龐大的艦隊遠航萬里。 但是,只有當他抵達大明,見識到大明的廣闊與繁華之后,才能對大明的強大有一個具體的認知。 大海上一望無際的帆影,長江航道內密密麻麻的船只,平整的水泥路,繁華的城市,數不清的行人…… 在野牛勃利眼中,大明和天堂沒有任何的區別。 而眼前的南京城,更是他無法想象的繁華。 現在的南京城足足有二百多萬,將近三百萬的人口,以南京為中心的偌大的江南地區城市群,正在虹吸著來自整個大明,乃至于全世界的財富。 市井繁華,城市建設規劃整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干凈,來往的行人穿著體面,彬彬有禮…… 完全看不到衣衫襤褸的乞丐和吃不飽飯的流民。 饑餓,混亂,搶劫,偷盜等一切的不好,仿佛都和這一座偉大的城市絕緣了。 別說是在一群來自新大陸,生活處于原始部落狀態的土著眼中了。 哪怕是在同時期的歐洲人眼中,現在的大明,尤其是南京城,也和傳說中的天堂沒有任何的區別。 “親愛的杜,這里是天堂嗎?” 野牛勃利看著南京的繁華,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杜文海聞言,只是微微一笑說道。 “南京是大明的京城,是天下首善之地,是世界的中心,說是天堂也是不為過的?!?/br> 在說到南京是世界的中心之時,杜文海臉上滿是驕傲之色。 “勃利,我們走快些吧,不要讓陛下久等了!” 語罷,他便加快了腳步。 一向野慣了的野牛勃利少見的感受到了拘束,但他還是加速跟上了杜文海的腳步。 負責給他們帶路的是朱宏煜的貼身太監,名叫趙長安,朱宏煜習慣叫他小安子。 但外人卻是不敢這么叫他的,哪怕是朝中的大臣,見了他也得叫一聲趙中官,或者趙大監。 只要有腦子,就沒人會去得罪皇帝的身邊人。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這些和皇帝關系很近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代表了一部分的皇權。 如果得罪了這些人,他們成事可能不足,但敗事那一定是綽綽有余的。 杜文海作為一個外臣,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敢問中官,陛下準備在何處召見末將?” 趙長安聞言,瞇著眼睛笑呵呵的說道。 “陛下現在正在玄武湖畔等待將軍覲見?!?/br> …?!皩④婋S我來便是!” 趙長安知道皇帝對杜文海的重視,自然不會給杜文海擺臉色。 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趙長安別的可能不會,但有關照顧人的人情世故,那絕對是拿捏的。 杜文海緊緊跟隨,繼續開口詢問道。 “不知陛下現在心情如何?” 趙長安臉上表情不變,呵呵一笑開口說道。 “在聽聞將軍從新大陸歸來之后,陛下的心情一直不錯,臉上的笑容也沒有斷過?!?/br> “咱們這些在御駕身邊伺候的奴婢,這些日子也是沾了將軍的光的?!?/br> 杜文海聞言,也是松了口氣,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明媚。 “如此便好!” “……” 一行人迅速向著玄武湖而去。 穿過南京城,寬闊的街道兩旁不時有百姓路過,對著穿著獸皮裙,腦袋上插著顏色鮮艷的鳥毛的野牛勃利等人指指點點。 很顯然,他們是在看熱鬧! “這些土著長的倒是不丑,比那些紅頭發綠眼睛的洋人好看的多,但他們這穿著打扮就有些不敢恭維了?!?/br> “誰說不是,嘖,看那獸皮裙,夏商時候怕就沒人這么穿了吧?” “據說這新大陸上的土著是曾經的殷商遺民,當初周室代商而立,他們遷徙去了新大陸,看著這些土著的面貌,倒是有幾分可信度?!?/br> “……” 關于新大陸上的印第安人是殷商遺民的事情,說白了是一個湖涂賬。 誰也不能證實,可也沒人能證偽。 從某種程度來講,殷商遺民確實有通過白令海峽向新大陸移民的可能性。 但要是較真點來講,可能性其實不大。 西周前期,中國已經有了記載歷史的習慣,如果是大規模移民,后世不可能沒記載。 但如果是不配被史書記載的小規模移民,就憑殷商時代的世界環境以及技術條件,如果只是小規模移民的話,很大概率路上人就死光了。 那時候可謂是只要出了中原,便到處都是蠻荒。 死在遷徙路上的可能性那是相當之大。 并且要知道的是,印第安人這個名字,其實是來自于西方人的誤會。 西方人在第一次登上新大陸之后,把新大陸當成了印度,是故有了印第安這個名字,才有了印第安人的稱呼。 和殷商沒有半分的關系。 但是這重要嗎? 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不是印第安人到底是不是殷商遺民,而是朱宏煜想不想他們是殷商遺民。 如果朱宏煜想,那他們就必須得是。 很顯然,朱宏煜是想他們是的。 現在大明之所以宣揚新大陸上的印第安人是曾經的殷商遺民,目的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