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緬軍占著本土行軍的優勢,率先抵達了仁安羌,并開始在仁安羌修建營盤,同仁安羌城相互呼應,互為犄角,準備同明軍之間的決戰。 此時的緬軍之中,不光是有緬軍的部隊,還有莽白花了大價錢,向西方各國雇傭的雇傭兵。 西方各國非但就近抽調了一批在印度殖民地的駐軍參戰,還利用自己在印度的影響力,向印度土邦王公借來了一只蒙古騎兵。 莫臥兒帝國其實只是一個翻譯問題,準確來說,應該是蒙古帝國才對。 莫臥兒帝國的高層以及統治階級,基本上都是印度本土化的蒙古人。 莫臥兒帝國的騎兵,自然也就是蒙古騎兵了。 雖然這個蒙古騎兵的水分大了點,有點阿三化,但依舊是蒙古騎兵。 邏輯通順,沒有問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戰局不斷的演變,聯軍的主力也是在向著仁安羌推進。 柳山泰騎在馬背上,身體隨著戰馬的動作而上下起伏。 他忍不住伸手擦拭自己額頭滲出的汗水。 緬甸的氣候濕熱,由于靠近熱帶,某種程度上來講四季不分。 冬季的氣候雖然相對而言要較為干燥,且不是那么的炎熱,但依舊不好熬。 柳山泰若非是曾經在呂宋生活過,估計已經有些熬不住緬甸的濕熱氣候了。 這段時間,自從入緬以來,聯軍中有著相當數量的非戰斗減員。 若非大明的后勤供應得當,為前線作戰的聯軍轉運了大量的藥材,以及綠豆等解暑的食物,聯軍的非戰斗減員情況,或許會更加嚴重。 “大帥,我們前鋒同緬軍遭遇,發生激戰!” 就在這時候,遠處奔來了一隊哨騎,向柳山泰匯報道。 …… 第八百一十七章聯軍的首敗 廣闊的戰場上,馬蹄聲陣陣! 一隊隊聯軍哨騎正在策馬狂奔,迅速遮蔽著戰場。 但rou眼可見的是,聯軍的哨騎在全程單方面吊打緬軍的哨騎。 明軍的騎兵騎術確實算不上非常優秀,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 明軍的騎兵的騎術,確實是比不過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比不過數十年征戰鍛煉出來的關寧鐵騎,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難道還能比不過一群連馬都沒怎么見過的緬甸人嗎? 與此同時,聯軍的前鋒,一只五百人的薩摩藩部隊和三百人的琉球王國部隊,正在和緬軍前鋒相向而行。 面對有些冒進,和己方主力脫節的聯軍前鋒,緬軍主動發起了進攻。 一隊隊緬軍火槍手排列著整齊的陣列,扛著火槍,邁著正步向前。 而在他們的陣列前方,還有著數門向英法等國購買的野戰火炮排列。 準備在野戰中給聯軍以殺傷! 只是,從火炮炮身上的方塊字銘文可知,英法等國所扮演的角色,也只是二道販子而已。 大明為征緬準備,在對外進行軍火貿易時,一直都是卡死了向緬甸出口軍火的。 但是,大明只是不賣緬甸而已。 對于其他國家,只要給錢了,大明還是賣的。 包括西方各國在內! 這么些年下來,大明的軍火出口量每年都在打著滾的上升,數額相當的龐大。 尤其是軍隊退換下來的二手落后軍械,基本上都賣出去收攏資金,準備用于研發和生產新武器了。 賣的多了,自然也就免不了會有人做二道販子,將大明的軍火流入緬甸。 察猜放下了手中的單筒望遠鏡,瞇著眼睛說道。 “很明顯就能看的出來,敵軍前鋒分為兩部分?!?/br> “從其行軍還要分成兩部分來看,這兩部兵馬之間的關系估計是很緊張的!” “我軍現在或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迅速摧破其中一部分,然后再各個擊破,打敗另一部?!?/br> 察猜能夠看的出來,聯軍的前鋒兩部兵馬一個在前,一個在后,明顯是脫節的。 如此一來,正好給了他們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看出來這一點之后,察猜迅速作出決定,軍令被不斷的下達。 “傳令下去,出兵!” 隨著軍令下達,緬軍的方陣將目標瞄向了明顯兵力更少的琉球王國的那一部分。 步兵按著鼓樂不斷的向前推進,與此同時,緬軍的野戰火炮也開始轟鳴。 轟隆隆的炮擊聲中,數枚鐵彈向著聯軍所在射去。 很明顯的是,即使有英法等國的教官幫著訓練,由于缺乏實彈練習的機會,緬軍的炮擊水分也是相當的大。 數枚實心炮彈射出,取得的戰果卻是寥寥。 要么是炮彈提前落地,還沒夠得著聯軍的陣列便失去了動能,炮彈滴熘熘的在地上旋轉,徹底失去了殺傷。 …。要么是炮彈從聯軍陣列上空掠過,發出呼呼的破空聲,十分的駭人。 但殺傷效果,同樣基本上約等于零! 緬軍的炮手迅速的調整著射擊諸元,炮彈飛過了的,減少裝藥量,炮彈沒打著的,加大裝藥量。 與此同時,聯軍的炮擊也是開始了。 轟!轟轟! 一陣陣轟鳴聲中,緬軍的步兵陣列終于遭受到了炮擊。 數枚炮彈自陣列之中犁過,留下的只有滿地的殘肢斷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