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但是,李定國對此事卻是一直耿耿于懷,心中滿是愧疚。 他覺得咒水之難之所以發生,完全就是因為他辜負了永歷的重托,沒能保護好圣駕。 如今朱宏煜重新提起咒水之難,李定國也是感覺相當的難受。 朱宏煜聞言,開口溫言安撫道。 “晉王何出此言?” “當年之事朕也是有所耳聞的,要怪也只能怪緬甸枉顧我大明二百多年之國恩,膽大包天敢對天子下手?!?/br> “晉王何必要替緬甸那些狼心狗肺之徒分擔罪責呢?” 李定國聽聞此言,感動的同時心中也是有了明悟。 如果他沒猜錯的話,皇帝這次估計是準備對緬甸動兵了。 他心中略微有些激動,若朝廷發兵伐緬,說不定就能為當初永歷所受到的屈辱報仇了。 當初雖然他也曾經數次攻伐緬甸,甚至輕松攻破緬甸國都。 但由于兵力有限,最多也就是劫掠一下緬甸地方,而無法形成有效統治,或是真的滅掉緬甸。 但若是朝廷發兵,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定國覺得,如果朱宏煜愿意,那即使徹底覆滅掉緬甸也不是什么難事?!?。想著這些,李定國開口試探道。 “陛下的意思是?” 朱宏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條斯理的開口說道。 “朕準備要發兵伐緬!” “以天子詔令,傳召天下,發王師十萬,征調藩國從征,以討不臣,雪咒水之恥辱,捍衛漢家威儀!” “不知晉王可愿為朕分憂,擔任此次伐緬之大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咒水之難便是永歷之死的導火索。 正是因為咒水之難的爆發,才會導致當時永歷政權的中樞被一網打盡,沐天波,馬吉祥等四十二名官員將領遇害。 隨后,永歷隨從隊伍近三百人宗室以及官員家卷遇害,更多的女卷慘遭蹂躪,慘死緬兵之手。 甚至就連永歷這個帝王都淪為俘虜,被羞辱之后轉交給了清軍…… 這對大明來說,完全就是不吝于當年北宋靖康之恥的恥辱。 而恥辱,只能由鮮血來償還! 大明朝廷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咒水之難之絕對不可能被翻篇的。 現在朱宏煜作出要伐緬的決定,屬于是李定國的預料之中。 但朱宏煜準備要讓他李定國為將,卻是李定國的意料之外。 “微臣老邁昏聵,且身患重病,實在不好帶兵出征了!” “還請陛下另選良將!” 李定國的身體不好是真的。 歷史上的他就是在咒水之難爆發后,沒多長時間便憂憤病逝了。 雖然有永歷之死而導致其憂憤至極,情緒變化劇烈的原因在里面,李定國的身體不好卻也是真的。 這些年來他一直都在調養,可即便如此,他也是時不時的就會病上一場。 對此,朱宏煜是知道的。 說來也是巧合,明末之時,大明的兩只擎天柱石,鄭成功和李定國皆是身體不好,壯年逝世。 歷史上,若兩人的身體能健康些,堅持到三藩之亂爆發,然后他們兩人再策應三藩起事,共擊清廷。 則天下局勢或許還會有變! 但是,李定國之所以拒絕朱宏煜的提議,卻并不只是因為他的身體問題。 而是擔心自己此次立下戰功之后,皇帝會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到時候,皇帝免不得會感到為難。 皇帝要是不痛快了,底下的臣子們自然也不會好過。 見李定國拒絕,朱宏煜也并沒有強求。 現在的大明是不缺領兵的將領的。 成體系的軍?;蛟S培養不出來衛霍那種超越一個時代的軍神,卻是能培養出大批大批能力在水準線以上的軍官。 這些基層軍官,才是一只軍隊的靈魂所在! 這些軍官在經歷過戰爭的考驗之后,其中有能力者很快便可以脫穎而出,成為能夠領軍一方的大將。 李定國不去,自己調其他人去也就是了,不礙事。 想著這些,朱宏煜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晉王便安心養病吧!”…?!盎仡^朝廷大軍發兵緬甸之時,讓世子去軍中歷練一下吧?!?/br> 朱宏煜現在所說的世子,正是李定國之子李嗣興。 李嗣興歷史上雖然在李定國病故之后降了清,但那時候鄭成功李定國兩人皆是病故,大明的擎天二柱均已坍塌,天下局勢任誰看來也是再無可挽回的可能。 他降清也無可厚非! 再說了,在此之前李嗣興也是隨軍征戰,數次身先士卒殺敵破陣,為大明立下過不少的功勞的。 朱宏煜對李嗣興為晉王世子并沒有什么意見。 李定國聞言,開口說道。 “微臣謝陛下恩典!” 說話間朱宏煜又向李定國咨詢起了緬甸的局勢,以及征緬之法。 雖然李定國為了自保,選擇了拒絕帶兵出征。 但對于皇帝的這些問題,他還是盡力回答的。 “啟稟陛下,要征緬甸最先需要克服的便是緬甸當地那毒蟲猛獸橫行,瘴痢遍地的自然環境……” 朱宏煜聽著李定國關于緬甸之戰的見解,不斷的頷首表示贊許。 …… 康熙在抵達南京之后,便被押送往了刑部的大牢關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