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第八百零一章小日子的舔工 一旁的參謀部部長徐斌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既然羅剎人侵占我大明的奴兒干都司,且在奴兒干都司筑城,那便不可能只有雅克薩一座!” “更北方應該還有更多的堡壘和據點!” “朝廷在對雅克薩城動兵之前,最好還是要先派人將奴兒干都司方面的情況給摸清楚才是!” 朱宏煜聞言,十分贊許的點頭說道。 “卿家所言甚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先將敵人的情況摸清楚,然后再發兵,確實是最正確的選擇?!?/br> 朱宏煜雖然迫切的想要將老毛子伸到遠東來的爪子給剁掉,但在剁爪子前磨刀的耐性,他還是有的。 因為他知道,沙俄對于西伯利亞的侵略和滲透,其實早就開始了。 趁著明清交替,中原王朝無暇北顧的這些年,老毛子在西伯利亞修建了一連串的堡壘和定居點。 比如161不定大明這邊打完雅克薩,沙俄就會從其余地方增兵過來。 那來來回回的就太折騰了! 歷史上康麻子在打贏雅克薩之戰后,反而是割地后撤,向沙俄讓步,準確來說,其實那并不是在賣國。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尼布楚條約》反而是清廷在外交上的一場罕見的勝利。 因為,當時清廷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并不是西伯利亞大荒原中的那幾百幾千個羅剎人。 而是就在眼皮子底下的準格爾汗國! 當年準格爾汗國最強盛之時,可是曾經一度和滿清分庭抗禮,甚至兵鋒逼近京城數百里的。 這才是滿清的心腹大患! 而康麻子之所以向羅剎讓步,說白了也就是想要先安撫住羅剎,然后好集中精力對付西邊的準格爾汗國。 甚至,隨后的沙俄和準格爾汗國在中亞的沖突,也有滿清在里邊的拱火的原因。 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完全可以說是清廷用一片不毛之地,換取了自己可以全力對付準格爾汗國的戰略空窗期。 是賺是賠,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是,從這么一件事情中,也可見,滿清在決定對雅克薩動手之前,也是廢了番心思謀劃了解當時的局勢的。 滿清都知道謀而后動,大明當然不能冒進了。 …。至于說有人說雅克薩之戰其實是滿清戰敗了,所以才要割地的,白人就是比黃種人能打。 理由便是滿清幾千人圍攻人家幾百人據守的城堡打不下來,最后只能用圍困來解決問題。 這特么才是扯淡! 老毛子在雅克薩修建的是棱堡。 而滿清幾千人遠征雅克薩,由于深山老林的道路阻隔,根本無法將攻城的重炮運到戰場上去。 不圍困還能怎么辦? 關鍵是棱堡這玩意用人命也填不下來了??! 再說了,那可是棱堡啊。 別說滿清了,同時期的歐洲人他們自己拿棱堡也沒辦法。 歐洲本土的戰爭一但遇到棱堡了,都是只能圍困,圍到城內彈盡糧絕才能破城。 怎么,歐洲人自己用圍困破城就是有勇有謀。 中國人用圍城就是黃種人天生打不過白種人了? 扯犢子不是?! 雖然朱宏煜也看滿清不順眼,但他看某些黃皮白心的香蕉人更惡心。 朱宏煜開口吩咐道。 “著令五軍都督府方面,在全軍范圍內甄選軍事技能出眾,野外生存經驗豐富者,組建斥候部隊?!?/br> “讓斥候部隊即刻北上,給朕將羅剎人在大明北邊的布置都給摸清楚?!?/br> 這里指的北邊,目前只是奴兒干都司。 至于說漠北那邊,現在還屬于是蒙古人,大明還插手不進去。 暫時不著急! 朱宏煜接著吩咐道。 “再讓軍方籌建一只專用于高寒地區作戰的精銳部隊,為隨后朝廷收復奴兒干都司,以及在北邊駐軍做好相應的準備?!?/br> 雖然朱宏煜的謀劃是來年開春之后便發兵收復奴兒干都司。 具體作戰計劃為,開春之后發兵,走海路向奴兒干都司挺進。 然后自廟街轉走黑龍江的航道,逆流而上殺至雅克薩。 算上路上所需的時間,等入夏天氣暖和過來的時候,明軍差不多正好能投入戰斗。 然后大明正好趁著天氣暖和,將羅剎人在黑龍江流域的據點都給拔掉,然后等到天氣入秋,便立刻撤回。 等待來年夏天,天氣轉暖,再繼續推進。 西伯利亞那見鬼的天氣,冬天真的沒辦法打仗。 非要在冬天的西伯利亞和老毛子死磕,那是腦殘才會做的事情。 不信邪的基本都翻車了。 最出名的兩個例子便是拿皇和小胡子了。 要知道的是拿皇和小胡子翻車的地方還是歐洲呢,那邊的氣候可遠沒有遠東這邊的西伯利亞苦寒。 反正朱宏煜肯定是不會在冬天進軍西伯利亞的! 別說冬天了,他特么連秋天,春天都不想派兵往西伯利亞跑。 大明如果想要拔掉羅剎人在西伯利亞的據點,必須得抓住夏天的窗口期才行。 …。至于說這樣為什么要訓練一只高寒作戰部隊? 那其實是為了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