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沒有人能拒絕這種萬眾朝拜的感覺! 御駕一路向著觀禮臺行去,觀禮臺上的朝廷大臣勛貴,藩國以及外國使節也是紛紛下拜,山呼萬歲。 這里面也包括來自西方各國的使者! 很明顯,在朱宏煜面前,他們并沒有膝蓋不能彎下去的毛病。 該跪的時候,他們跪的比誰都利索! 這個時代的大明不是滿清,可不會慣著這些西方的使者。 如果來使拒絕將大明天子行禮,將人下獄然后殺了雖然不至于。 但把人驅逐出境,外帶隨后的貿易制裁,那是肯定的,沒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天子的威嚴不容觸犯! 看著那聲勢龐大,前后數千人的御駕隊伍。 看著整座城市二三百萬人一起朝拜山呼的盛況,眼前的這一幕壯觀的景象,令無數外國和藩國使者深深的感到無比的震撼。 要知道的是,對于一些小國家來說,他們全國上下的人口都不一定有這個數字。 直到此時,他們才對東方的帝王的權勢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 整個國家都在皇帝的意志下運轉,無數的臣民都將皇帝視為上天在人間的化身。 和眼前的東方的帝王比起來,西方的那些在神權面前瑟瑟發抖君主,簡直和小丑沒什么區別。 在西方,君主需要得到教皇加冕才能名正言順的統治國家! 而在東方,卻是神靈需要得到皇帝的冊封,才能被信仰,否則就是邪神yin祠。 宗教也需要得到皇帝的允許,才能去傳播! 否則就是要被剿滅的邪教! 最令這些西方國家感到震撼的便是這一點。 在這個偉大的國家,宗教信仰的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 隨著御駕不斷的接近觀禮臺,所有人皆是底下了頭,將腦袋磕在地上,表示著自己的馴服。 朱宏煜也是在兩名小太監的簇擁下,從步攆上走下來。 目光環視一圈,他的眼神溫和但卻充滿威嚴。 其實在大明,臣子和百姓們對皇帝一般是不用行跪拜大禮的,拱手作揖便可以。 朱宏煜一般在召集群臣議事時,也都會給臣子們賜座,君臣坐而論道,而非是像滿清一樣動不動就是跪拜。 朱宏煜沒滿清統治者那么自卑敏感,需要讓所有人跪拜來體現自己的尊崇。 …。但那說的是一般情況,像是今日這樣的大場面,跪拜禮是免不了的。 朱宏煜看著觀禮臺上下,南京城內外跪著的這么多人,溫聲說道。 “臣民免禮!” 隨著朱宏煜話音落下,他身邊的護衛也開始開口說道。 “陛下有旨,臣民免禮!” “陛下有旨,臣民免禮!” “……” 禁衛軍的將士們一個接一個大喊道。 聲音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南京城,一名名百姓士紳聞言,紛紛從地上爬起來,然后向著皇城的方向拱手謝恩。 朱宏煜微微頷首,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大步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前坐下。 隨著朱宏煜落座,觀禮臺上的其余人等也是紛紛落座。 這座閱兵的觀禮臺就坐落于皇城的午門之外,正對著的便是午門外的巨大廣場。 這座廣場被朱宏煜賜名為天安,是為天下安定之意。 好吧,朱宏煜承認,他就是想蹭一蹭后世的那座廣場的名字。 而這座廣場,也將是閱兵的地點。 伴隨著皇帝入座,南京城內響起一陣號角聲。 號角聲如同波浪般涌動擴散,很快便響徹了整個南京城。 受閱部隊接到了指令,開始向著受閱廣場開拔。 與此同時,廣場上觀禮臺四周的那一個個電喇叭也開始放出了奏樂,以做閱兵的背景樂。 正是當年元末紅巾軍起義時所使用的戰歌,紅巾軍戰歌! 當然了,電喇叭放出來的只是背景樂,而不是歌聲。 但是隨著背景樂響起,觀禮臺四周,無數大明百姓自發的唱起了紅巾軍戰歌。 “云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做馬?!?/br> “……” 就連朱宏煜也是從座椅上起身,隨著滿城百姓一起唱起了紅巾軍戰歌。 歌聲逐漸響徹了整個南京城,數百萬人一起高歌的動靜,足以載入史冊。 等到歌聲結束之后,閱兵正式開始了。 在洪亮,莊嚴,肅穆,滿是鐵血和殺伐意味的背景樂中。 一個個明軍的步兵,騎兵,炮兵方陣開始整隊,然后入場。 最先入場的是一個個明軍的步兵方陣! 一名名明軍士卒身上穿著赤色的軍服,盔甲也是被染成了紅色,他們站在一起,組成陣列。 仿佛是燃燒的火焰在聚集! 一面面旗幟招展,無比的醒目。 “所有人都有,齊步走!” 伴隨著口令下達,明軍的步兵陣列開始踏著鼓點向前。 …。一整個方陣,無數人一起邁步,擺臂,踢腿,動作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