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既然都收拾好了,那便準備啟程吧!” 說罷,他便在弟子的攙扶下,登上了一旁的一輛馬車。 等朱之瑜坐好之后,車夫一甩鞭子,發出啪的一聲脆響,馬車開始緩緩前行。 行走在江戶的街道上! 四周的行人見到是朱之瑜的馬車,紛紛停步,并向馬車作揖行禮。 敬拜師長! 朱之瑜掀開車簾,向著道路上向他行禮的人一一頷首回禮。 就在這時候,朱之瑜的車隊卻是被人攔住了去路。 倭國德川幕府當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綱一路縱馬來到了馬車旁,然后翻身下馬,向朱之瑜行弟子禮。 朱之瑜并沒有托大,從馬車上走了下來,將德川家綱扶起,開口說道。 “將軍不必多禮!” …。德川家綱卻是堅持行完了禮,開口說道。 “先生傳道授業,為我日本國上下講學,是為賢達師者也!” “我等受先生之傳授,便為學生,自該向先生行禮!” 當年,朱之瑜初抵長崎,正準備購地躬耕之際。 倭國副將軍,大將軍德川家綱之叔父,德川光國聽聞天朝大儒抵達倭國,欲興庠序之教。 便派遣儒臣小宅生順到長崎禮聘朱舜水為國師,要請朱之瑜到江戶去講學。 等朱之瑜初抵江戶,便受到了極大的禮遇和推崇。 大量的日本朝野人士,都蜂擁抵達朱之瑜居住的寒舍,向朱舜水求學。 就連當代將軍德川家綱,也是開始跟著朱之瑜學習儒學! 這便是古代中國對四周國家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萬歷抗倭戰爭中,倭國慘敗之后,便對大明之文化愈發推崇。 一位大儒抵達倭國,是可以在倭國國內引起很大的轟動的。 所以,現在德川家綱對朱之瑜執的是弟子禮。 德川家綱將朱之瑜一幅要出遠門的模樣,忍不住開口說道。 “先生這是要歸國嗎?” 他便是接到了朱之瑜要返回大明的消息,這才親自前來阻攔的。 朱舜水聞言,只是點頭說道。 “當年故國傾覆,天下陷于胡塵,老夫怯弱而無有赴湯蹈刃之血勇,可也不甘剃發易服,在建奴治下做那亡國之人?!?/br> “是故遠避海外,以求片刻安心!” “如今大明光復,衣冠正朔重為華夏,老夫便也該啟程回家了!” 朱之瑜為儒學東傳日本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他卻是始終不愿意承認自己東渡是為了傳儒,對外口徑一直都是為了避難。 他身上的文人風骨是很正的! 德川家綱聞言,知道朱之瑜的態度堅決,但他還是想要爭取挽留一下。 “先生在我日本可是有哪里住的不舒心嗎?” “只要先生有所求,我日本上下定然竭力滿足,先生非走不可嗎?” 朱之瑜聞言,臉上掛著笑容,微微搖頭說道。 “非是在日本住的不舒心!” “而是老夫老了,黃土已經埋半截兒了!” “人啊,總得落葉歸根的!” “老夫不想閉眼之后,也流落異鄉!” 說話時,朱之瑜的眼神中,滿是對故國的卷戀。 中國人的鄉土情結是很重的,落葉歸根,幾乎是所有中國人的執念。 德川家綱見此,也知道自己無法再阻攔。 他即使強行將朱之瑜留下,也肯定無法再從他這里得到學問了,那還不如不留。 于是,德川家綱開口說道。 “既然先生執意要走,學生也不好阻攔?!?/br> “但今日便讓學生送一送先生吧!” 說話間,德川家綱將朱之瑜攙上了馬車,然后他也縱馬隨行。 一路向著江戶城外的港口而去。 一路上,德川家綱都在不斷的向朱之瑜請教著學問,而朱之瑜也沒有藏私,盡量的回答著德川家綱的問題。 一行人來到了江戶城外的碼頭出,碼頭上,停泊著一艘商船。 商船掛著田川氏的旗號。 這條商船的主人,正是鄭成功一母同胞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 隨著大明光復,鄭氏在東亞這一畝三分地上的威風較之當年鄭芝龍最威風的時候還要更甚幾分。 當年鄭芝龍雖為東亞地區海上的霸主,但其也不過是一個福建總兵。 而現在的鄭成功卻是大明的國姓爺,外加異姓王。 何其尊崇? 有了大明做靠山,搭上了大明發展工商的順風車,現在鄭氏和日本的貿易額正在以一個很快的速度節節攀升。 田川七左衛門作為鄭氏在日本的代表,這次便是準備要在這年節前后去往南京,拜會一下自己的兄長的。 而朱之瑜在聽說有鄭氏的船只要前往大明的時候,便主動開口要求搭乘順風船。 田川七左衛門自然也不會拒絕! 第七百五十八章遣明使 朱之瑜憑借自己大儒的身份,在整個東亞都是很能吃得開的。 即使是安南,緬甸這樣的天朝逆子,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去為難一位當世大儒! 因為,在這個時代,儒學便是整個東方的顯學! 德川家綱將朱之瑜送到了碼頭,朱之瑜馬上就要上船了,可他卻是依舊拉著朱之瑜的手,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