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路上所需的路費,到地方安置所需的糧食,種子,農具,耕牛,藥材,衣服,食鹽……等,這些可都是花費。 并且,最重要的問題是,哪怕是這三千人剛遷移過去就開始干活,沒個半年時間,糧食種不出來,他們就沒辦法自給自足。 王家最起碼得養著三千人大半年的時間! 王文仲卻是搖頭說道。 “為父的想法是,從我王氏宗族,我王家的佃戶,仆役中遷三千人過去?!?/br> “只要他們人過去了,我王家就給他們分田,但代價是他們在抵達川蜀之后,在種他們自家的地的同時,也得把我王家的地種上?!?/br> “他們想要得到一畝地,就得為我王家種五畝,等他們種地種夠五年了,那一畝地才能歸他們了?!?/br> “在這期間,我王家的租子只收三成,結余的糧食也都歸他們自己!” “遷移路上所需的路費我王家可以借給他們,到達川蜀之后到糧食收獲之前的這段時間的花費,我王家也可以借給他們,可他們需要還?!?/br> “畢竟是自家人,利息就別太高了,兩成得了!” 王文仲現場給自己兒子表演了一個,什么叫做黑心資本家本家。 現在的川蜀地價不值錢,他用不值錢的地價,換了那些宗族里的佃戶仆役的勞動力。 利用這些仆役的勞動力,來為他王家拿下十萬畝良田。 甚至在這個過程中,王家還能收租子,收利息! 說不定能把買地的錢都給賺回來! 而之所以王家收的租子,借錢的利息不是那么的夸張,沒搞出來動輒七八成的租子,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 并不是王家不想,而是大明朝廷不讓! 朱宏煜在抵達南京之后,便向全天下頒布了減租減息的政令。 要求全天下的地主士紳見租子給降下來,佃租不得超過田地總產出的三成。 借貸的利息也不得超過本金的兩成! 用于緩解社會矛盾! 一但超過朝廷所定的限額,那便是違法行為。 是要被拉到衙門里打板子的! 所以,才有了如今王文仲所說的三成租子兩成利。 否則的話,王文仲作為一個合格的封建時代地主,祖宗十八代精通剝削的傳統藝能的商人,可不會這么“仁慈”。 哪怕那些人算是他王家的自己人! 面對朝廷的政令,那些窮鄉僻壤可能會有人并不當回事。 但是,在南京城四周,在這天子腳下,還真就沒人敢不把朱宏煜的話當回事。 王霍聞言點頭說道。 “父親所言有理,兒子這就命人去準備!” 說著,王霍就準備轉身離去,叫人去籌備購買債券所需的金銀。 只是,王霍才剛轉身,王文仲便開口說道。 “著什么急,回來!” “為父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王霍腳步一頓,轉身回到了自己父親的身邊,開口說道。 …?!罢埜赣H吩咐!” 王文仲微微頷首,繼續開口說道。 “還有就是,除去購買一百萬土地債券之外,我王家還要再購入一百萬的北伐債券?!?/br> 對王文仲來說,一百萬土地債券,是為了川蜀土地。 那一百萬北伐債券,就是為了站隊! 不為別的,就為了“北伐”這兩個大字! 甚至,即便是土地債券不買,王文仲也是會購買北伐債券的。 因為,這是在站隊??! 有的時候,站隊其實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他王家想要在大明立足,必須得旗幟鮮明的站好隊才行。 畢竟,要是北伐都不積極,你也敢自稱是大明的人? 見自己的兒子點頭,王文仲接著開口說道。 “除此之外,還有投資的事情!” “聽你的意思,你是想要辦一座成衣廠的對嗎?” 王霍聽出了自己父親的意思,點頭說道。 “是的父親,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試一試!” 王文仲瞇著眼睛,開口說道。 “那就試一試吧,咱們王家以往都是靠收租和販鹽過日子的!” “如今朝廷擺明車馬要扶持工商,推動海貿發展,我王家也得跟上朝廷的腳步??!” “為父會給你十萬塊銀元的資金支持,但這事究竟要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看你自己!” 王文仲是個傳統的地主士紳沒錯,但傳統,不代表他的思維就保守。 現在的中國人的思想還沒經歷過滿清二百多年的閹割,進取心還是很強的。 尤其是在明末這個思想混亂,各種新思維萌發的時代,那種真正的保守派是極少的。 該思變的時候,也是會想著去改變的! 就比如說現在,王文仲在意識到朝廷要鼓勵工商發展的意圖之后,就已經開始謀求家族轉型了。 但為了保險起見,他沒讓整個家族立即開始轉型,而是給了自己兒子一筆資金,讓他去探探路。 思維很清晰! 王霍用力的點頭說道。 “父親放心,兒子一定會作出成績來,不會讓您失望的!” “……” …… 隨著年節一點點的臨近,南京城內外也是充滿了歡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