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在得到了東南的市場和資本的加持之后,工商業一年才增長了一倍多,可算不上快,甚至都可以說是有些慢了。 當然了,這個數據統計的并不完全就是了! 大明的工商發展狀況的相關數據,是根據大明今年在工商上的稅收,以及那幾個沿海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狀況倒推出來的。 以現在大明的現狀,肯定不乏偷稅漏稅,或是將店鋪工廠開在開發區外的…… 所以,大明朝廷統計出來的這么一個數據,雖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但并不準確! 真實的數據只能更加的驚人! 溫召侖接著開口說道。 “除此之外,大明今年一年的稅收,較之去年增長了將近四倍?!?/br> “達到了兩萬萬塊銀元的規模!” 之所以會有這么夸張的增長幅度,同樣是因為大明剛收復了東南。 東南這個財稅重地,就是這么的驚人!…。當然了,這兩萬萬塊銀元中,有很大一批都是實物稅收。 比如糧食,茶葉,絲綢,瓷器等…… 可即便如此,這個數字也依舊是一個很夸張的天文數字。 差不多是崇禎年間大明一年歲入的兩三倍! 這還是在朱宏煜給底層百姓免除了一大批的苛捐雜稅,減免了很多稅賦的情況下。 有謠言說,崇禎年間大明一年歲入就幾百萬兩,這話沒錯,但不完整。 崇禎年間一年的歲入確實只有幾百萬兩,但這說的是銀子,大明朝廷稅收的大頭,其實是實物。 比如糧食什么的! 所以,崇禎年間的大明雖然窮,可也沒窮到一年只有幾百萬兩歲入的地步。 崇禎年間大明一年的歲入,折算一下雜七雜八的各種實物,大幾千萬兩還是有的。 不算少! 但當初大明朝廷所面臨的窟窿實在是太大了。 這么點歲入,根本不夠填窟窿的。 但是,和現在的大明比起來,這一年大幾千萬的歲入,卻又不算什么了。 現在的大明朝廷只有東南以及南洋在手,整個天下也就到手了四分之一。 可稅收卻是達到了崇禎年間的兩三倍! 當然,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的大明朝廷非但有錢,還沒窟窿要填。 朝廷的財政自然是健康的! 同理,歲入少,還有大窟窿要填,可見崇禎年間時候,大明的稅收狀況有多不健康。 要是崇禎年間大明朝廷的歲入能有現在的水準,哪怕是依舊有大窟窿要填,當年李闖估計也進不了京城,多爾袞也入不了關。 溫召侖又繼續說起了大明的財政支出情況。 “今年一年,大明的財政支同樣不少,大概花銷掉了一萬萬八千萬塊銀元?!?/br> “這其中,軍費,行政支出費用,以及對地方的基礎設施修建修繕,占據了大頭!” 軍費自然不必說,軍隊是大明能夠光復的根本。 不管是軍隊訓練,換裝,軍功賞賜,還是軍餉,軍服,糧草等可都是大花費。 甚至可以說,現在明軍的戰斗力,有一半是靠花錢堆出來的。 而行政費用主要是給上下各種等級的官員發工資,由于大明新政極大的擴大了官員的規模。 所以,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大明朝廷在基建方面的投入。 如修整官道,興修水利等。 在基建方面的花費同樣不少! 至于說如對大明皇家研究所的投入,對太醫院的投入,皇室的花費,對災民的賑濟等,其實只是小頭。 最起碼,比起大明朝廷在前三項中的投入來,對后面的這些的投入只能算是邊邊角角。 在聽到今年一年,大明的財政竟然還能有剩余之后,朱宏煜臉上露出了一個十分明顯的笑容來?!?。溫召侖接著開口說道。 “對于接下來大明的經濟發展狀況,財政部作出的預案是要繼續加大在工商上的投入?!?/br> “促進廣州,廈門,上海,大員,呂宋,巴達維亞等幾處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出具相關政策,用于扶持工商發展?!?/br> “當然,也要鼓勵技術的發展余進步,進一步的開闊市場,為工商發展打好基礎!” 說罷之后,溫召侖便對著朱宏煜欠身行禮,表示自己的講話完畢。 朱宏煜同樣是微微頷首,然后開口評價道。 “今年大明的財政發展狀況朕很滿意,稍后財政部將明年的發展規劃上交,朕要親自批閱!” 說罷這些之后,朱宏煜又說道。 “坐吧!” 溫召侖開口應喏。 “微臣明白!” 說罷,他便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朱宏煜將目光看向了大明的農林部部長。 農林部部長廖駿成站起來行禮道。 “啟稟陛下,去年一年大明在農業方面的發展同樣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說話間,他將去年一年大明的糧食產糧,耕地數量,平均畝產,人均擁有的糧食數量等各種數據都給匯報了一遍。 總的來說,朱宏煜還是很滿意的。 今年一年大明的糧食產糧較之去年同樣翻了好幾倍。 呂宋,大員,瓊州等地雖然能夠一年三熟,糧產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