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第513章棉甲的實用性 湯阿仁擺擺手說道。 “你回去休息吧!這邊我盯著就好?!?/br> “營中的炊事班熬了姜湯,你回去之后喝些姜湯,暖暖身子?!?/br> 湯阿仁是新上任的連長,雖然立有軍功,還是從禁衛師外放出來的軍官。 但想要服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為了服眾,各人有各人的辦法! 有人會選擇體罰下屬,用強硬手段,讓下屬徹底聽話。 有人會選擇拉一派打一派,往 而湯阿仁采取的方法,卻是事事爭先,關心下屬,為所有人起到表率作用,想要借此方法來服眾。 總的來說,效果還不錯! 最起碼,現在許山就對湯阿仁充滿感激,也很服氣。 誰又能不想要一個事事爭先,且關心下屬的上官呢?。 明軍的明哨暗哨布滿了天津城外,以及天津通往京城的官道上。 嚴密監視著清廷的一舉一動。 畢竟天津就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清廷隨時有可能調集重兵殺來,明軍就算是再如何謹慎,也是不為過的。 …… 大明永歷十九年,臘月十五,年關將近! 在明軍自大沽口登陸的十余日之后,清廷終于向天津派來了征剿大軍。 三千滿蒙騎兵,以及萬余綠營馬步兵,順著通惠河,一路從京城殺至了天津。 領兵的辰泰登上了天津城頭,眺望大沽口的方向,眼神深沉。 瑟瑟寒風之中,他攏了攏身上的衣袍,只是開口說道。 “傳令大軍即刻發兵!” “年節之前,本將軍定要將捷報送到皇上的案頭!” 他辰泰,要將擊潰進犯天津之明賊的大功,當做年節的獻禮,獻給大清的皇上。 獻給……他的父親! 費揚古要運作他繼承正藍旗旗主之位了,對于此時的他來說,軍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辰泰麾下諸將聞言,紛紛抱拳領命,然后開始準備出兵事宜。 大量的士兵,戰馬,以及民夫,從天津城內開出,順著官道,向著大沽口而去。 在清軍的行軍隊伍中,那一門門由駑馬拉動的火炮,最為顯眼。 這些火炮的炮身黝黑,散發著金屬的光澤。 沉重的炮身為了轉運方便,以及可以在戰場上快速調整射擊諸元,還搭配有清廷模仿大明的炮架,炮車等配套設施。 這些火炮的炮尾部位,銘刻著一行文字,表明了這些火炮的出處。 大清景山造辦廠督造! 沒錯,這就是清廷景山鑄炮廠鑄造出來的火炮。 形制上,基本上就是模仿的明軍的火炮! 雖然由于清廷和大明相比,在材料,以及鑄炮工藝等方面的差距,清廷的火炮在性能方面,比不上明軍的火炮。 但和清廷以往所慣用的各種大小火炮比起來,這些新鑄火炮的威力,那也是相當可觀的。 清軍浩浩蕩蕩的向著大沽口壓去,明軍布置在天津城四周的明哨暗哨,不斷的向大沽口發出告急警報。 正在繼續修建大沽口要塞的明軍,迅速開始做起了戰斗準備! 士兵們開始披甲,然后準備進入防線布防。 基層軍官開始給底下的將士們做動員,高層的將領們聚在一起商討軍略。 停泊在大沽口外的明軍艦隊也是做好了戰斗準備。 船身上,面向陸地這一側的炮窗全部打,一只只黝黑的炮口從炮窗內伸出,散發著攝人的光澤。 明軍在岸上的火炮力量不算強,多是些布置在戰場一線的小口徑輕型火炮,或是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的野戰炮。 數量也就只有大幾十門! 雖然,這個數字放在這個時代,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算少。 但對大明來說,真的就只是馬馬虎虎而已! 對明軍來說,真正為此戰提供火力支援的,其實不是這大幾十門小口徑火炮,而是停泊在大沽口外的,明軍戰船上的艦炮。 那數百門的大口徑艦炮,才是此戰的關鍵所在! 湯阿仁縮在壕溝中,整理好自己身上的盔甲之后,開口吩咐自己的下屬們。 “都把刺刀給擦亮了!” “現在多廢些力氣,待會兒廝殺起來,說不得就能救自己一命!” “對于我們當兵的來說,手中的兵器,上了戰場就是我們的第二條生命,再怎么仔細都不為過?!?/br> 他的手下的聞言紛紛點頭,然后一絲不茍的磨著手中的刺刀。 湯阿仁身邊的許山縮了縮脖子,拿衣袖擦了擦凍出來的清鼻涕,忍不住開口說道。 “這見鬼的天氣,可真他娘的冷??!” 湯阿仁嘆了口氣說道。 “我等久處南方,一下子來到北方,確實有些無法適應這邊的氣候?!?/br> “本來我還吐槽,和我大明光復軍的鐵甲比起來,清虜的棉甲是真的丑,但等到了北方,才知道賊幾把丑的棉甲究竟有多實用了?!?/br> “媽的,老子現在特么的不想穿這好看的鐵甲,想要一身棉甲了!” “那玩意丑歸丑,但保暖也是真的保暖!” 說著這些,湯阿仁下意識縮了縮脖子,防止寒風灌入他的脖子。 這是第一次,光復軍對清軍的裝備感到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