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延平王所部海戰犀利,可陸戰方面的話,除去延平王直屬的親衛隊以及鐵人軍等寥寥幾只精銳,其他部分的兵馬不用將他們考慮其中!” 第三百五十四章戰略 鄭軍的海戰實力沒的說,哪怕是現在,在大明的水師中,鄭軍的艦隊都是絕對的主力。 光復軍直屬的艦隊雖然實力不差,可依舊比不得鄭軍的底蘊! 鄭氏兩代人積攢下來的底蘊,可不是朱宏煜輕松就能超過的。 但要說起陸戰來 鄭軍的戰斗力是真的沒眼看。 與其到了戰場上,被鄭軍拉胯的陸戰實力坑,倒不如在開戰前,直接將鄭軍陸戰拉胯的因素考慮在其中。 徐斌點頭說道。 “如果是這樣的算的話,那此戰我軍的兵力,就更是處于劣勢了!” 朱宏煜微微點頭說道。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力的多寡并不能決戰戰爭的勝負!” “我軍雖然兵力處于劣勢,但不論是武備,士氣,訓練度,體力,后勤等方面,全部占優?!?/br> 哪怕是不說火槍火炮等熱兵器! 光是冷兵器方面的武備,光復軍就要遠超廣東方面的清軍。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冷兵器時代,衡量一只軍隊的戰斗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軍隊的披甲率。 清軍的披甲率不低,八旗兵幾乎人人有甲,甚至其中的精銳重甲兵,都是雙層甲,三層甲。 可綠營的披甲率可就沒那么好看了! 雖然從理論上來講,綠營也是有披甲的。 但是我大清自有國情在,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 理論上來說,綠營兵的披甲率大概有三到四成,但多是棉甲,布面甲之類的玩意。 但棉甲和布面甲都屬于那種,偷工減料起來相當方便的產品! 要是制造軍械的那些人黑心一點,棉甲和布面甲和大棉襖沒區別。 而我大清的吏治 只能說懂的都懂! 所以,就可見清軍的真實披甲率有是什么樣子的了。 清軍綠營中真正能夠算得上甲兵的,也就只有各級將領的家丁。 加起來估計不足一成! 而明軍這邊,卻是幾乎人人有甲。 兩萬五千光復軍,哪怕是其中的火槍手,也有一塊胸甲。 重步兵更是不必說,全套的鐵甲,甚至里面還有一層鎖子甲。 光是在披甲率,以及甲兵數量方面,明軍就完勝清軍! 而在更加重要的火器方面,雙方的差距更是大到無法計數。 所以,別看清軍明面上兵力比較多。 但說起軍隊的戰斗力來,明軍卻是妥妥的占據上風的。 否則的話,以朱宏煜的性格,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壓根不會發動此次廣東之戰。 明軍開始商討具體的作戰計劃。 徐斌接著開口說道。 “首先,我軍預計會在雷州半島登陸,然后對雷州高州等地發起進攻,甚至殺入廣西境內,逼迫尚可喜馳援雷州半島?!?/br> “等到尚可喜率兵撲向雷州,我軍則是避實擊虛,由水路轉進,殺向珠江口?!?/br> “然后從珠江口順江而上,直撲廣州城下!” “趕在清軍回援之前,圍困廣州城,截斷清軍糧道,圍點打援,逼迫其與我軍決戰!” 徐斌說出了粗略的作戰計劃,一旁的李廣遠開口詢問道。 “若我軍突襲雷州半島之后,尚可喜選擇避而不戰,據守廣州城如何?” 徐斌開口說道。 “那我軍便停止在雷州半島的戰事,全軍壓上,順珠江而上,利用水師艦炮,炮擊廣州城!” 聽著 但他不覺得清軍會避而不戰! 畢竟這個時代的清軍對明軍可不會有畏懼心理,非但沒有畏懼心理,反而是充滿了優越感。 再加上朱宏煜連殺尚之信,尚之孝之后,和尚可喜結下的仇恨。 估計明軍這邊剛從雷州半島登陸,尚可喜就要忍不住主動發兵來攻了! 徐斌也是表達出了相同的觀點。 “按照參謀部的推算,尚可喜大概率會選擇主動出擊!” “估算一下清軍的行軍速度,以及我軍攻克廣州所需時間,我軍同清軍交戰的主戰場,大概會在新會一帶!” 明軍有水路作為依靠,行軍速度會很快。 可清軍也中多騎兵,掌握大草原的清廷自然不會缺馱馬。 清軍的行軍速度就算是比不過走水路的明軍,也不會慢到哪里去。 再者新會是廣州的門戶! 要從西向東殺至廣州,新會就是避不開的一個點。 否則,當年李定國自廣西出兵,謀圖廣州,也就沒必要在新會死磕了。 然后師老兵疲,等清軍援兵殺至,敗北于新會城下,主力損失慘重了。 說話間,幾名參謀將新會一帶的地形圖給拿了出來,鋪開在了桌面上。 徐斌開始指著新會的地圖,向所有人介紹此戰的戰場環境。 并向所有人講述參謀部開大會之后,得出的關于此戰的作戰計劃。 包括出現各種意外之后的備選方案等! 可以說,參謀部幾乎將所有的變數,以及發生變數之后的應對方法,都給列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