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朱宏煜宣布了要建立軍政府的事宜,并提出了武分治的想法。 緊接著,朱宏煜有開口宣布了,內政及軍務兩處的主要官員的名單。 資歷深厚的陳濱被任命為了內政處處長,下轄各科室負責人分別由投效光復軍的華人擔任。 負責兵器作坊的老劉頭被任命為了工業科科長,劉同任教育科科長,劉禮任商業科科長,葉廣任農業科科長,劉戴華任稅務科科長 軍務處方面,處長由石勇信擔任,下設各科室分別抽調軍中能讀會寫的人才填充。 由于缺少足夠的人才,光復軍這樣的官員任命方式,是存在著極大的弊端的。 但是目前來看,也只能先這般安排下去! 弊端不弊端的先不管,最起碼要先把軍政府的架子給搭起來。 朱宏煜安排完官員任命,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軍政府的開府大典了。 朱宏煜的想法是,開府大典正好和自己的婚事一起辦了! 順帶,他還想要借此機會來搞一次大閱兵,把經過這段時間訓練的光復軍給拉出來cao練cao練。 事情很繁雜,估計還得一段時間才能全部準備好! 會議結束,光復軍軍政雙方的官員們,懷著各自不同的心情回了自己家。 劉同回家后,在自己兒子的攙扶下坐在了羅漢床上,摸了摸自己扎手的頭皮,笑呵呵的說道。 “唉,沒想到啊,老夫從中原逃到了南洋,這頭發還是沒能保??!” 劉禮卻是顯得不以為意。 “兒子倒是不覺得有什么!” “咱們這位大將軍是有大志向的,否則就不會玩割發明志這么一出!” “跟著這么一位有志于恢復中原的大將軍,將來打回中原去,總比在這南洋的蠻荒之地,蹉跎一生來得值?!?/br> 劉同嘆了口氣說道。 “老夫老了,今生怕是見不得中原光復,漢家再興的那一天了?!?/br> “將來老夫若是去了,你這猢猻要記得將老夫葬回中原才是!” 劉禮躬身說道。 “兒子領命!” “但父親何必這么說?父親現在身體還很硬朗,將來定能看到中原光復,漢家再興的一日的?!?/br> 劉同擺擺手說道。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吧!” 只是說這話的時候,劉同卻是忍不住心中的憂慮。 大明的內閣,五軍都督府,外加六部的政治結構,被朱宏煜毫無顧忌的拆分成了內政和軍務兩處。 兩處分別下轄不同的科室,擁有不同的權責! 現在光復軍的官制,可和大明沒有任何的關系,可謂是大變了! 作為一個傳統的人士大夫,劉同討厭一切不在他掌控中的變革。 只是,現在光復軍是朱宏煜的一言堂,所有動作都是在按照朱宏煜的意思走。 他一個剛剛投效的人,雖然被任命為教育科科長,司掌考試教育等國家大事的權柄。 卻也是沒資格對光復軍的大政策指手畫腳! 想著這些,劉同又想起了朱宏煜吩咐給他的,籌備招募官員考試的事情。 募官考試,說白了也就是科舉! 但光復軍的科舉不考四書五經,不考八股章,改為考經世致用之學,靠為官牧民之策 可以說是,除去考試制度本身之外,現在光復軍所推行的募官之法,和科舉可以說是毫無關系。 由此可見,對于祖宗留下的祖宗家法,朱宏煜是一點兒也沒帶在乎的。 說改也就改了! 不過,于此同時,劉同也是心中深思,如今天下板蕩,淪陷胡塵,萬里山河被胡虜鐵蹄踏遍。 或許也就只有這樣勇于求變,敢于創新的雄主,才能拯救天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吧? 現在的光復軍雖然掛著大明的名義,可在本質上和大明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 說白了,光復軍就只是一個打著大明旗號的,新鮮出爐的嶄新政權! 和明末時候黨爭不斷,只顧內斗不顧外敵,到處都充滿暮氣的弘光隆武永歷等政權比起來。 現在光復軍,從內而外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 或許也只有這樣一個從上到下,到處都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嶄新政權,才有能力北伐中原,光復大明吧? 想著這些,劉同嘆了口氣,開始忙碌起了朱宏煜交代給他的事情。 雖然劉同不贊同朱宏煜大刀闊斧的改革,但這并不代表他會給朱宏煜添亂子。 因為,他真的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王師北上,胡虜北遁,十二角日月旗重新飄揚在中原大地上的一幕??! 他希望自己咽氣時,能夠躺在家鄉村口的大柳樹下。 默默的看著遠處田野里的麥苗隨風飄揚,看著農人在田地里忙碌,看著垂髫小兒在村口嬉鬧,看著雞犬相聞阡陌連野。 耳中聽著郎朗讀書聲,聽著熟悉的鄉音,然后心滿意足的咽下自己的最后一口氣! 而不是躺在呂宋的病榻上,握著自己兒子的手,學著陸放翁說什么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他不想體會陸放翁咽氣時所體會到的絕望和悲苦! 第一百二十一章鄭成功 南宋君臣怯懦,只想偏安江南,無有北上收復故土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