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二日,大明光復軍在修整了一夜之后兵分三路。 一路由朱宏煜和胡定高帶隊,兩人領著大隊人馬,向著探明的定居點而去。 一路由李廣遠,王有財帶隊,前往澗內方向,準備接回光復軍的家卷。 最后一路由石勇信和柳山泰帶隊,帶著斯科奇家的父子兩人去斯科奇家的莊園勒索金銀錢財。 為光復軍募集資金! 在后兩路人手抵達定居點之前,朱宏煜要帶人做好迎接準備。 全部用石頭木頭來蓋房子不敢想,因為所需時間太長了,西班牙人不會給他們那么長時間慢慢經營。 但簡單搭設幾個能夠作為容身之所的窩棚,卻也是最基礎的要求。 除去搭設容身之所之外,朱宏煜最主要的事情,是提前營建防御工事,為西班牙人可能的來犯做好準備。 礦場一戰,西班牙人被他一口氣打掉一百多人,甚至里面還有個總督府的大官,光復軍起事的事情鐵定是瞞不住了。 將馬尼拉視為自己的禁臠的西班牙人,不可能容忍馬尼拉有大明光復軍這么一只華人起義軍存在的。 圍剿是肯定的! 形式將會無比的嚴峻! 礦場這一戰,光復軍一口氣打掉了西班牙一百多人,這一百多人大多都還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西班牙陸軍。 西班牙人的馬尼拉總督只要不傻,就肯定能意識到光復軍的實力不弱。 此次派來圍剿光復軍的兵力,最起碼也會有千人的規模。 面對千人規模的西班牙陸軍,光復軍野戰肯定不是對手。 只能提前營造工事,準備據守。 等西班牙人意識到吃不下光復軍之后,他們自己退去。 經過一路跋涉,朱宏煜一行人終于抵達了那處河谷。 河谷很寬闊,目測最寬處有三四百米,河谷中間流經的河流水量充沛,水質清澈見底。 不時的就有幾尾魚兒躍出水面,魚尾拍打河面,濺射起晶瑩透亮的水花。 河谷一側是極其高聳的懸崖,另一側是坡度逐漸放緩的丘陵。 緊挨著水源的是一大片草木茂盛,可以開墾為良田的空地。 整個河谷的布局都是中間寬,兩邊收窄,最窄的地方只有四五十米的樣子。 從地形上來說,將會十分的易守難攻。 只要能將河谷兩側的出入口堵住,再小心丘陵一側被敵人架設上大炮,這個河谷基本上不存在被攻破的可能。 “好地方,屬實是個好地方!” 朱宏煜面露贊嘆的說道。 “大將軍,接下來我等先做什么?” 胡定高開口詢問道。 朱宏煜沉吟了一下,然后開口說道。 “先用火油把整個河谷都給燒一遍吧,然后將那些都是死水腐水的小水洼也都給清理掉,土地都給翻一遍?!?/br> “先整理出一塊落腳的地方來!” 朱宏煜如此安排是有原因的。 南洋的氣候炎熱潮濕,瘴痢橫行,瘧疾等疾病是開擴者最大的敵人。 不管是華人,還是西方的殖民者,都沒少被瘧疾殺死! 雖然金雞納樹的藥用效果早已被發現,西班牙人也早已將金雞納樹帶來了南洋,種植培育了一定的數量。 但這些金雞納樹都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上,西班牙人對金雞納樹看的緊,朱宏煜可沒地方搞。 雖然朱宏煜還知道黃花蒿蘊含的青蒿素也能用來治瘧疾,但沒奈何黃花蒿在南洋無法生存。 所以,他也只能用笨辦法來預防瘧疾了。 瘧疾是由蚊蟲叮咬傳播的,既然他搞定不了瘧疾,那就只有搞定蚊蟲了。 一把火把定居點四周草木都給燒掉,清理一下容易滋生蚊蟲的死水水塘之類的地方,能夠最大程度上消滅蚊蟲,減少發生瘧疾的可能性。 朱宏煜開始指揮著光復軍的士兵們干活,隨著火油被潑灑,濃煙滾滾,大片茂密的草木被點燃。 等到火勢熄滅,河谷被燒成了一片白地。 一部分光復軍士兵開始扛著鋤頭鐵鍬等在河谷里的空地上翻土,準備開墾田地。 另一部分光復軍士兵則是準備搭設窩棚,修建房屋。 朱宏煜也沒歇著,同光復軍的士兵一起干活,扛著鋤頭鋤地。 第三十五章小高爐煉鐵 朱宏煜一邊安排人收拾河谷,一邊命人去偵查河谷四周的情況。 他要將四周的地形,水源,礦產等東西都給摸清楚。 呂宋島氣候炎熱潮濕,但卻自然資源豐富,擁有著大量的銅,鐵,金,銀,鉻,鎳等各種金屬礦產。 還有為數不少的石灰,石英等非金屬性礦石。 而河谷這種地形,附近指不定就有金礦,或是銅鐵礦,就算是沒有這些金屬礦產。 能有些石灰石,有些粘土也是好的。 石灰石能用來制作水泥,粘土能用來制作耐火磚。 水泥能用來修筑城防,確保河谷的城防安全。 有了耐火磚,朱宏煜才能玩煉鐵煉鋼,然后造槍造炮那一套。 很快,隨著光復軍士兵對河谷四周的探索,朱宏煜的期盼有了結果。 光復軍士兵都是礦工出身,對他們來說尋找和辨別礦石自然不是難題。 尤其是光復軍從礦場上解救出來的那些華人工匠,很多都對探礦尋礦有著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