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大膽!”林森呵斥道。    都快死了,楊崢也想聽聽他有什么心愿,“說吧?!?/br>    “罪人沒臉見陛下,懇請蒙面受刑!”孫昭乞求道。    “好!”楊崢答應了。    “時辰已到!”監斬官高聲道。    一排劊子手扛著大刀走上木臺,臺下百姓們咬牙切齒的看著一切。    楊崢看著蒙面的孫昭,緩緩拔出劍,此人是自己任命的,就該由自己了結!    “罔顧國法者,以此人為戒!”楊崢怒吼道。    長劍奮力揮下,一顆人頭滾落。    臺上臺下全都寂靜無聲。    沒有什么比皇帝親自行刑有震撼力。    “萬歲!陛下萬歲!”    終于,此舉還是贏得了百姓的瘋狂響應。    “斬!”    楊崢大手一揮,劊子手大刀落下,人頭紛紛滾落。    氣氛也被推到了頂點。    天下一統,內部的戰爭卻沒有結束,只不過換了一個戰場。    這個戰場比真實戰場更兇險、艱難,因為有時候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很可能是自己忠心的部下,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家人……    如果不聞不問,大秦不用五十年,就會被蛀的千瘡百孔,然后別人輕輕一推,就轟然倒塌了。    歷史上這種教訓無處不在。    回到許昌宮中,宣義司、鎮撫司、御史臺的主管被召集起來。    楊崢要他們的詳細匯報。    為何沒有查到這些人,是制度的漏洞,還是人的問題。    楊崢刨根問底。    一個地方老鼠猖獗,肯定是貓出了問題。    趙阿七、李璟等人忙的滿頭是汗。    三司從上到下梳理了一遍。    鎮撫司的精力鋪在地方豪強上,宣義司的精力放在地方府兵和百姓上,御史臺忙著審核地方積壓的訟獄上。    三司對官吏的腐壞始料未及,也沒想到會這么快。    “這一次,朕當作是你們準備不足,下一次,若是再有這么大的疏忽,地方監察之人同罪!”其實楊崢自己也疏忽大意了,若沒有此次東巡,自己還沉浸在大秦太平盛世的假象當中。    “唯!”官員們松了一口氣。    “封禪之后,你們三司不要閑著,全國上下都給朕篩一遍,另外,文學館的算士俸祿增加二十石?!?/br>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此番也讓楊崢意識到審計部門的重要。    第 九百零三章 襄平    到了三月,遼東不再那么苦寒了。    天地萬物都在蘇醒當中,秦軍自然也蘇醒了。    經過一個冬天的訓練,新軍頗有精銳之象,這些人能在遼東生存下來,本身就是強者。    鮮卑人也準備好了。    慕容鮮卑、段氏鮮卑,加上支援的高句麗、濊貊蠻軍,襄平城足有六萬軍之多。    慕容鮮卑的腰桿子又直了起來。    四萬秦軍攻打六萬人防守的堅城,守軍還龜縮不出。    也算是一大奇景。    但沒人覺得不對,秦軍兩個字就能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當然,只要馬隆振臂一呼,瞬間招募十萬大軍也不是什么難事,不過他的用兵方略跟楊崢類似,兵貴精而不貴多。    人多了,糧草壓力會增大,戰力反而會下降。    馬隆沒調集豪強軍,卻把進入遼東的豪強頭領們都召集起來,以及傾心大秦的部族,一同觀摩此戰。    “襄平城如此堅固,敵軍固守,至少需要半年方可攻破?!焙缽妭兏`竊私語。    有人正在慶幸馬隆沒讓他們當先鋒,“半年怕是也難,馬都督如此托大,只怕難以收場……”    眾人幸災樂禍的神色中帶著些惋惜。    馬隆兵敗對他們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大家出來發財的,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不過馬隆的心思永遠不是他們能揣摩的,一整個冬天,除了訓練士卒,馬隆還令軍中工匠打造了兩百多輛改良的投石車,可拆卸再拼裝。    襄平城下,各種攻城器械一字排開。    百多名騎兵沖到城墻兩百步外齊聲大吼:“遼東自古便是華夏土地,鮮卑亦為中原臣妾,今華夏一統,大秦如日中天,爾等早降,猶不失封侯之位,負隅頑抗,城破之時,皆斬!”    聲音氣勢恢宏,殺氣騰騰,百多人喊出了幾千人的效果。    城上守軍,城下觀摩的豪強與部族,都驚心不已。    當然,氣勢再恢弘,襄平城也不可能投降,鮮卑人和高句麗人退無可退。    不到最后一刻,永遠會抱著僥幸心思。    馬隆搖搖頭,向前揮下手臂。    傳令兵飛騎而去,戰鼓聲轟鳴而起。    甲胄鏗鏘聲和密集的腳步聲猶如暴雨一般響起,一片黑色向襄平城涌動。    只是經過了馬隆三個多月的訓練,新軍便脫胎換骨。    士卒目光堅定,進退有序,三萬余人如臂使指,不見絲毫雜亂。    豪強們對馬隆的敬畏更深了。    這年頭會打仗的將領不少,但練兵能力如此強悍者,少之又少。    令旗揮動,投石車開始咆哮,一顆顆黑乎乎的油罐劃過干凈的天空,砸向城池,黑色的汁液緩緩流淌。    鮮卑人沒見過這種東西,只以為是尋?;鹩?。    接著一排火箭尖銳呼嘯而來,城墻聲“轟”的一聲,烈焰沖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