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一場小小的不利,居然掀起了這么大的風浪,地方和朝堂上同時有人彈劾馬隆。    不得不引起楊崢的警覺,似乎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并州刺史正是孟觀。    這么一想,事情頓時就明朗多了。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內斗。    不過事情還在掌控之內,孟觀還沒踩過界,只是彈劾,暗中挑唆而已,沒有進行人身攻擊和誣蔑等等手段。    這也是楊崢的底線。    競爭也罷,內斗也罷,不能失控。    “臣保舉馬都督必能大破鮮卑?!倍蓬A站出來拱手道。    他出面,朝堂上三分之一的聲音低了下去。    “那么諸位就拭目以待!”楊崢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    今時今日,總算理解為何司馬昭、司馬炎總是做出錯誤的決斷。    歸根結底,內部派系太多,各種勢力互相拉扯,人在局中,很難看清局勢。    如果楊崢不是穿越者,會這么信任馬隆、王濬?    會直到誰能用,誰不能用?    以前地盤小,實力弱,大家齊心協力,心往一處去,勁往一處使,現在家大業大,想法也就多了。    馬隆的確沒讓楊崢失望,半個月后,捷報就傳回了。    鮮卑人虜獲甚多,得意忘形,馬隆再讓牧騎敗了幾陣,吸引鮮卑騎兵深入內地,馬隆親領三千精騎接戰,鮮卑人以為有機可趁,一頭扎入埋伏圈。    秦軍、豪強軍諸軍合擊,陣斬三千余,俘虜兩千,繳獲戰馬牛羊近萬。    幽州士氣一戰而達到頂峰。    趁此良機,豪強軍聯軍殺入遼東。    遼東之戰正式開打。    鮮卑人經營遼東多年,又吸收不少流亡的漢人,協助守城,倒也有些實力。    在正規秦軍沒有介入的情況下,與豪強打的有來有回。    兩邊誰也奈何不了誰。    不過,戰火推向了遼東,無論勝敗,都會對鮮卑人造成重大打擊。    豪強們沒什么軍紀,鮮卑人在幽州怎么干的,他們加倍奉還。    所有草場全被踐踏,樹木被砍伐,田地被踐踏,鮮卑人的村落則被焚毀,男女老少全都成了奴隸……    又在平地之上修建塢堡。    一口一口蠶食遼東大地。    鮮卑人很快發現事情超過了他們的預計。    豪強軍如潮水一般從中原洶涌而來。    城池還是鮮卑人的,但城外全都被豪強們占領了……    這里插上一個“盧”字,那邊插上一個“田”字,后面豎著“崔”、“劉”……    一座座塢堡拔地而起,城外遍地都是防止騎兵沖鋒的溝壑。    鮮卑人也曾集中兵力,摧毀過一兩個塢堡,但于事無補,只要鮮卑人不在此駐兵,過不了幾天,一面新的旗幟會重新豎起。    而這種策略也是馬隆為豪強們量身定做的。    雖然緩慢,卻非常有效,鮮卑玩的是以攻為守,馬隆的對策是以守為攻,發揮豪強們的優勢。    以鮮卑人的實力,豪強們的蠶食基本無解。    “城上的漢人兄弟聽著,不要再為鮮卑人賣命了,大秦圣君在位,爾等翻身做主人的日子到了!”    “城上的人聽著,爾等已經被包圍,速速投降,尤可活命!”    豪強們每日令人在城下呼喊。    一開始守軍還有些火氣,放兩箭意思意思,后來連看一眼的心情都沒了。    第八百九十六章 西攻    遼東這么大,短時間內一口吞下不可能。    鮮卑人似乎也在拖時間。    楊崢知道他們是在等冬天到來,把中原豪強凍死。    不過這次顯然要讓他們失望了。    鮮卑人能想到的,大秦的兵部早就想到了,豪強們也想到了,馬隆更是早有準備,一車又一車的煤餅送往遼東。    河北什么都缺,唯獨煤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還是炎炎夏日,豪強們已經在為過冬做準備。    關中的羊皮襖、棉襖瘋狂向幽州輸送,官府百姓直接賺了一大筆,直接刺激了一波關中的經濟。    豪族們的財力超過了楊崢的想象。    就算有些小豪強錢不夠,楊崢也非常體貼的提供了貸款服務,可以十年分期、五年分期還。    遼東別的沒有,資源極其豐富。    木材、藥材、獸皮、戰馬、鐵礦等等,應有盡有。    以豪強們刮地皮的能力,不怕將來還不上。    只要運營得當,戰爭就不是單純的消耗。    此次大戰,只要能站住腳,大秦就贏了一半。    鮮卑人有些實力,但這種實力在一個統一的中原帝國面前不值一提。    東面戰事趨于穩定,楊崢便不再投入精力,馬隆的以守為攻之策基本無解,鮮卑人的命運只能是被活生生耗死。    大秦帝國的目光轉向西域。    諸國已經被動員起來,目光轉向叢嶺以西。    西域最富庶的地方,也就那么幾塊,高昌、七河流域、河中地區。    一起大家各自為政,互相攻伐,現在都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有了共同的敵人。    就算沒有共同的敵人,河中、天竺的富裕,也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    七萬聯軍集結在疏勒,以高昌都督尹春為主將,三萬大軍集結在碎葉,以夏王楊毅為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