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如果陸機能入太子麾下,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有可能將來陸氏的興旺,就寄托在這個兒子身上。    陸抗當然知道其中深意,依依不舍道:“去吧?!?/br>    陸機磕了幾個響頭,帶著兩名護衛,策馬向建業狂奔而去……    與此同時,鄱陽縣衙中,一青年衣服上打著補丁,面有菜色,正在為抄抄寫寫。    正好看到了大秦太子的求賢令,呆了呆。    被一旁的主薄范逵看到,“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士行乃人中之鳳,安能久伏于枳棘之中?”    寒門庶族,在江東想要爬上去也不是不可能,要么提著刀上戰場玩命,勉強混個將軍,就像他的父親陶丹一樣。    但更多的人只會慘死。    陶丹早年征戰,落下傷病,早逝,留下陶侃母子艱難度日。    范逵略通易理,欣賞其才華,常言其必非凡器。    拜訪其家,陶家家貧,陶母湛氏剪發換錢置宴招待范逵。    陶侃沉默不語,范逵體貼道:“若缺盤纏,某可以相送?!?/br>    “父母在不遠游,母親年事已高……”    范逵勉勵道:“大丈夫當志在天下,豈可蹉跎歲月?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何不與令堂同去建業?”    “多謝!”陶侃終于下定決心……    太子求賢,江東豪族聞著味就上來了。    顧、張、朱、賀、藤、陳、周等大姓蠢蠢而動,能攀上楊旭這根高枝,以后富貴就有保障了。    楊旭來者不拒。    動了人家的土地利益,就要在其他方面上給予一定的補償。    這些大姓的子弟往往文武雙全,的確有不少可用之才。    其中有五人脫穎而出,正是周處、陸機、陶侃、顧榮、閔鴻。    楊旭委以太子洗馬、舍人、詹事、掾吏等職。    尤其是陶侃,年紀不大,見識非凡,楊旭身邊的張軌、文濟等人皆有不如,逐漸受到器重。    太子身邊聚集的人才越來越多。    度田、均田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    豪族經歷一場暴亂,實力大不如前,即便有心反抗,一想到殺氣騰騰的秦軍,頓時打起了退堂鼓。    不過,在度田時,有幾名東宮幕僚徇私舞弊,協助豪強隱瞞土地,被楊旭斬首示眾。    江東士民這才知道大秦太子不只是仁德,也有鐵血的一面。    畢竟他身體里一半流著的是楊崢的血。    “先恩后威,人必生怨,先威后恩,人必敬而畏之。殿下仁德過之,需立之以威,如此方可收江東人心?!睔㈦u給猴看,正是陶侃向楊旭獻的第一策。    東宮掾吏中有不少人出身豪族,自己度自己的田,當然貓膩多。    有了人頭祭旗,加上無孔不入的錦衣衛,沒人再敢徇私舞弊,度田逐漸走上正軌。    當然,問題永遠會一個接一個的出現。    楊旭面對的難題越來越多,但他背后有杜預坐鎮,查漏補缺,難題一個一個被解決。    豪族釋放的人口越來越多,戶籍上又增加了五十多萬人口,一半是漢民,一半是山越等蠻族。    這些蠻族被奴役幾十年,成了東吳的軍奴和農奴,早就與漢民無異。    楊旭將諸族打亂,混雜分成三部,一部填充江淮,一部填嶺南,一部填荊州。    蠻族感激涕零,望建業而拜,“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太子也!”    第八百七十四章 父子    大興早已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    到處都張燈結彩,百姓在街頭奔走歡笑,胡人們抱著胡笳、胡笛歡快的舞動著。    “來來來,今日的胡餅免費,每人三個!”一滿身油膩的胖掌柜端出一屜胡餅,烤的焦黃酥脆,上面灑了一層胡麻,香氣噴噴。    漢靈帝尤好此物,京師貴戚皆競食之。    大秦輕徭薄賦,幾年下來,百姓手中有了些閑錢,百業俱興。    各種曾經絕跡的東西重新出現在大興街頭。    “今日酒錢全免了,隨意吃喝!”酒肆老板也大聲吆喝起來。    天下一統,意味著不再有內亂,百姓比官府更激動。    大媳婦小姑娘也紛紛走上街頭,孩童滿街亂跑。    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群。    楊崢站在最靠近街市的天元閣上,能清晰看見沸騰了一般的人。    漢末大亂至今近一百年了,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這種日子終于結束了。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不生在戰亂年代,很難體會這個時代的殘酷與艱辛。    很多時候,人不在是人,而是一封封縑帛上的數字,是戰場上枯骨,是田地里的農奴,是狂風暴雨下草芥……    尤其對普通人更為殘酷。    如果可以選擇,楊崢絕不希望自己降生在這樣一個時代。    “恭喜陛下!”衛瓘滿臉紅光。    “恭喜陛下!”周圍侍衛全都單膝跪下。    “免禮,天下雖然一統,然四方仍舊擾亂不休,諸位不可懈怠?!痹跅顛樞哪恐?,天下可不僅僅是中原。    遼東孤懸在外,西域諸國貌合神離,北海區域又重新崛起一股鮮卑部落。    夏國在西域屹立多年,已經引起薩珊王朝的注意,暗中支援康居、大月氏等國與大秦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