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他忽然想起在漢中的時日,鐘會背后有整個中原的加持,是那么的耀眼,而現在,他卻如落水犬一般窘迫,紀律灰發貼著臉上,白衣上沾著血跡、污穢。    “叛徒!”    劍光乍起,雨幕之中爆出一團團血霧,鐘會身邊的親衛接連慘叫著倒下。    他徹底瘋了,肆意劈砍著身邊所有人。    蔣斌撿起地上的一支長矛,“鐘會,你敗了!”    鐘會被他的聲音吸引,兩眼血紅的盯著蔣斌,提著兩柄長劍就沖了過來,“你也是叛徒!”    長矛刺中,但鐘會毫不停歇,一劍斬斷長矛,另一把長劍繼續刺向蔣斌,“死!”    避無可避。    利劍毫無阻隔的刺穿蔣斌腰腹。    鐘會猙獰的大笑著。    蔣斌無比憐憫的看著鐘會,忽然也痛苦的笑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然后用盡所有力氣,將斷矛柄刺入鐘會的脖頸中……    兩個人就這么互相支撐著,死在城墻之上。    但很快尸體就被前來搶功的吳軍撕碎……    第八百七十二章 功    “拜、拜見太子殿下?!睂O瑾與一眾吳國將吏跪在楊旭面前。    周圍秦軍持刀虎視眈眈。    秋雨寒涼,孫瑾單薄的身子微微顫抖,雙手捧著印綬,臉上別無多少故國滅亡的悲戚,只有恐懼。    畢竟只是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被鐘會養在深宮,猶如金絲雀一般。    “免禮?!痹谟H衛的保護下,楊旭接過印綬,遞給身旁的張軌,然后扶起孫瑾,一臉溫和的笑容,“國主無需多慮,今后天下一統,江東再無刀兵,百姓可安居樂業,國主亦能安享富貴?!?/br>    舉止、言語,都體現出大秦太子的雍容。    加上楊旭繼承了一半夏侯玄的儒雅和儀表,更是風度翩翩。    令在場的吳國將吏心生敬慕。    心中都暗暗嘆服,大秦皇帝常有暴虐之名,未想太子這般仁德,大秦的江山穩了……    楊旭為孫瑾披上了一件錦裘,孫瑾身子不再顫抖了,望著楊旭脆生生道:“太子,朕可以留在建業,不去關中否?”    場面頓時安靜下來。    這個問題本不該在此時提起。    作為亡國之君,肯定不可能留在故國。    楊旭身邊的東宮將吏紛紛蹙眉。    吳國君臣則面色緊張起來。    小皇帝常年養在深宮,長于婦人之手,鐘會對他自然嚴加看管,所以孫瑾雖然快十歲了,卻還是宛如孩童般單純。    “哦?國主為何不去大興?”楊旭溫和道。    “那里太冷了,還有很多蠻夷……”    周圍人的臉色都不好看起來。    吳國群臣當然沒少在孫瑾面前稱秦人為蠻夷。    張軌正要出口打個圓場,卻被杜預眼神制止了。    楊旭道:“大興城有三個建業大,每年冬天都會下大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若是冷了,還有暖室,熱情騰騰的,國主見過西域人沒有?”    孫瑾逐漸被吸引,連連搖頭。    “西域男人生著栗色的頭發和胡須,女人會跳胡舞?!?/br>    “真的?”    “當然是真的?!?/br>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關系快速拉近。    幾句話后,孫瑾一臉喜色,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大興了。    周圍吳國將吏神色卻逐漸黯淡,跟大秦太子相比,吳國的小皇帝真的就是孩童了。    杜預微微點頭,“太子與吳主關系和睦,江東人心皆歸大秦,荊州陸抗、嶺南陶璜可以降了?!?/br>    張軌拱手,“杜公遠見,軌不及也?!?/br>    在濡須休整兩日,安頓俘虜之后,楊旭與杜預率軍渡江,入建業。    江東文武百官,還殘存的士族豪強紛紛前來拜見。    不數日,荊州陸抗歸降,與幾個兒子正在趕回建業的途中。    嶺南陶璜亦上表請降。    唯一讓楊旭頭疼的是,王濬和周旨的官司……    “臣力戰敵軍,眼看就要攻入建業,周將軍卻率騎兵前來搶功,還望殿下還臣一個公道!”王濬這些時日氣的不輕,也知道太子和杜預有些不待見他,但此時不爭,后面的機會就更小了。    “啟稟殿下,當時王刺史陷入苦戰,眼看就要全軍覆沒,末將一片好心,為其解圍……”周旨也一寸不讓。    滅國首功足以名留青史。    即便王濬、周旨不爭,他們的部下也會爭的死去活來。    先秦之時,為了軍功,連自己人的腦袋也割下拿去請功。    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半個月來,兩邊怨氣越來越大,雖然沒有出現嘩變之事,但兩邊將士私下群毆,卻時常發生,弄得建業雞飛狗跳。    楊旭一時也不好裁斷。    杜預道:“王刺史一舉打破秦吳對峙之局,當居首功!”    王濬本以為杜預會偏袒周旨,卻沒想到他為自己說話,大為感動,“謝杜都督……”    周旨、管定、伍巢等將急忙拱手,“杜公——”    杜預揮手打斷,“王刺史率大軍順流而下,突破夏口、武昌、柴桑,攻破濡須洲,斷鐘會之后,引誘鐘毅出戰,千里迢迢,爾等些許小功安能與王刺史相提并論?”    王濬敢突破重兵封鎖的長江,這份膽氣和決斷就已經是此戰最亮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