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士卒的行動也因天寒比平時呆滯了許多。 即便是最羌人也有些頂不住。 這些都不是最壞的消息,后方的糧草開始緊張起來,因大雪動輒失期。 “不如暫時退回洛陽,以待明年春暖?”衛瓘進言道。 “今年缺糧,明年就不缺糧了么?將士若是退走,只怕明年心生倦怠,思念父母妻兒,更無斗志!打鐵就要趁熱,天不滅司馬家,朕必滅之!”楊崢斷然道。 眼下冰雪封路,洛陽是那么好退的嗎? 一去一來,不知又會凍傷多少將士,凍死多少戰馬,若這個時候晉軍反撲,趁勢掩殺,只怕兵敗如山倒…… 斥候傳回的消息,鮮卑三部已經南下清河,對鄴城虎視眈眈。 抗寒恰恰也是鮮卑人的優勢,遼東苦寒還在涼州之上。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窩在鄴城。 “然糧草有不支之象?!?/br> “殺牲畜給將士熬湯喝,牲畜殺完殺戰馬,我們艱難,司馬炎更艱難?!睏顛樤缬行睦頊蕚?。 大秦占據優勢,但司馬炎也有反擊之力。 以前打順風仗打習慣了,而衛瓘是謀士心態,總想占便宜,以小博大。 天下大勢到了如今,考驗雙方的韌性和意志。 晉軍縮回鄴城時,有一萬三千多人投誠。 這說明敵軍士氣已然松動,就差最后一口氣了,現在退走,下一次更難打。 發動這么一場大戰不簡單,四十萬的兵力,戰馬牲畜民夫,整個秦國都被動員起來。 百姓可以忍受第一次,但長此以往,肯定受不了。 衛瓘眼神閃了閃,“臣有一計,可將投降的晉軍放歸!” “放歸?”楊崢大概明白他的意思。 “正是,這些人留在營中,增加糧草負擔,不如放其歸鄉,宣揚陛下恩德,這些人既然投誠,說明心在大秦,必不愿在為司馬炎效力,司馬炎強征糧草、青壯,或能收奇效,其次,也可穿插細作其中,深入河北各城……” “可?!睏顛樤鞠腧屭s這些人攻城,當炮灰用。 不過看鄴城這架勢一時半會拿不下,沒必要白白犧牲這么多人的性命。 下令給每名晉軍二十斤干糧,讓他們回歸故里。 晉軍大喜,紛紛向楊崢的牙纛跪拜。 有三千余人不愿走,他們早就沒了家人,孑然一身,故鄉淪為廢墟,只愿為大秦效死。 其中不少人白發蒼蒼,臉上布滿傷痕,眼神都是灰色的,裹挾著死氣,也不知征戰了多少年,早已成為職業戰士,只會打仗,不會別的,離了軍營不知道干什么。 楊崢將他們編入敢死營,讓他們頓頓吃上rou,偶爾能喝上酒。 兩邊又陷入了對峙。 而冬天越來越寒冷。 有人晚上出去撒尿,第二天被找到時,人被凍成了冰雕。 有人的耳朵漏在外面,輕輕一捻,便掉了,而人絲毫不感覺疼痛。 牲畜和戰馬大量凍死。 這種天氣別說打仗,能活著就不錯了。 秦軍每天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會分出兩萬多人出去伐木、搜尋干草。 夜里燃起篝火,烤上整只的牛羊,就這么在架子上分食。 或者熬成rou湯,熱氣騰騰,一口下去,身心俱暖。 這種天氣吃到rou,更能抵御嚴寒。 宣義郎們火力全開,各種節目輪番上演。 不是司馬炎弒父,就是司馬昭弒君。 即便看了不下一百遍,每次司馬懿、司馬昭出場時,都會引起一陣憤怒的咆哮。 看到司馬師被文鴦嚇死時,又拍掌大笑。 楊崢每日巡視軍營,將士們苦中作樂,日子倒也不難捱。 不過四十萬人的取暖終究是個大問題。 鄴城周邊的樹林全都被晉軍砍伐了。 秦軍需要到后方的河內、上黨伐木,費時費力費工。 楊崢苦思冥想,還有什么能用來取暖的。 猛火油太少,能燒的只有不僅前掩埋的尸體…… 一想到地下,楊崢心中一動,地下能燒的還有煤! 附近哪里煤多?當然是山西! 不,是并州! 后世有煤都之稱,不就是現在的并州諸地嗎?楊崢記得長冶就有大煤礦,也就是上黨,就在鄴城的西北面,兩三百里地。 上黨果然是個好地方! 楊崢的腦瓜子飛快的轉動起來。 入鄉隨俗,他娘的都快忘記自己是穿越者了! 打天下不能蠻干,有時候還是要動動腦子…… “石墨、軍中可有石墨?”楊崢問衛瓘。 先秦時稱煤為石涅,魏晉時稱為石墨。 西漢時期,便大規模將煤制成餅,用以冶煉鋼鐵,鑄成漢軍刀劍,擊敗匈奴。 衛瓘除了出謀劃策,還負責后勤。 “石墨?陛下要此物作甚?”衛瓘眼珠子轉來轉去,忽然眼神一亮,“兩個月前,代郡太守王延送來一千斤石墨,就在左營之中?!?/br> 王延是馬隆副將。 當初代郡之戰后,馬隆便舉薦王延為上黨太守,說此人有勇有謀,深通兵略,上黨正缺此人坐鎮。 如今看來此人簡直是大秦的福星! 楊崢大喜,與衛瓘一起趕到左營。 從角落找到這批“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