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虞氾猛然間醒悟,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先控制皇城,然后再平息城中的亂象。 三人率領本部三萬余眾直撲建業皇城。 不過,皇城卻大門緊閉。 外城一片混亂,城內卻一片寂靜,甚至有些沉悶。 虞氾一愣,“怎么回事?不是跟中領軍祖始說好了嗎?為何關閉城門?” 祖氏也是江東豪強,原本是山越人,涇縣大帥祖郎曾兩次擊敗南下的孫策,逼得孫策“幾至危殆”,不過最終還是孫策猛一些,百折不撓,大破祖郎,祖氏遂投降孫策。 顧穆已經預感情況不妙。 沒有陸凱的支持,無論是虞氾還是朱宣,名分上都差了不少。 加上大軍一入城便燒殺擄掠,建業軍民豈會歡迎他們? “開城!”虞氾全身冷汗直流,如果控制不了太后,他們就師出無名,成為貨真價實的亂賊! 而因為之前與祖始暗中勾結,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所以沒有準備攻城器械。 部曲們面面相覷,剛進城時熱血澎湃,在皇城根下吹了半天的涼風,熱血早就涼了。 別的豪強部曲都在大發橫財,他們卻傻愣愣的站在皇城之下,自然心中就不平衡了。 有人腳一滑,悄悄的退走,加入劫掠的大軍之中。 虞氾仍在城門大吼大叫,“祖始速開城門,事成之后,令汝為車騎將軍!” 這一次城上有反應了。 一聲長笑,城上迅速站起一排甲士。 刀矛并舉,旌旗林立。 當先一人鐵甲外罩著儒袍,正是鐘會養子鐘毅,“諸位何來遲也,奉家父之令恭候多時?!?/br> 第七百六十一章 英雄 鐘會的水軍在叛亂之初,便已經趕到石頭城。 從石頭城向東望去,隱約之間,可見黑煙與大火。 但鐘會并不急著進軍。 他不急,陸凱卻急了,“丞相為何按兵不動?若遲疑下去,只恐建業毀于一旦!”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會為百姓誅滅豪族,大司馬以為如何?”鐘會眼神中洋溢著一層若有若無的殺氣。 陸凱全身一顫。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只飛蟲,在鐘會的蛛網中越裹越深,無從掙扎。 如果沒有這場叛亂,鐘會殺士族豪強,會被千夫所指。 但有了這場叛亂,鐘會就是江東百姓的救命恩人,名正言順的吊民伐罪,會被萬民擁戴,屆時,恐怕連皇權都無法比擬其人望! 整個江東都在鐘會的算計當中,包括陸家! 此時的陸凱還能有選擇的余地? 鐘會輕笑一聲,揮揮手,親隨呈上一份軍令,是鐘會親自寫的,每個字都劍拔弩張,“大司馬,請!” 這份軍令要生效,只需鐘會和皇帝的印璽就行了。 不過陸凱是大司馬,掌管全國武事,有他的印璽或者簽名,就更有約束力。 建業城中有不少陸家部曲,而江東很多士族豪強,唯陸家馬首是瞻。 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簽字,而是一種屈服的象征。 代表陸氏向鐘會屈服。 有一就有二,屈服也會漸漸變成臣服! 陸凱接過毛筆,手和身體一起輕輕顫抖著,眼神越發蒼老,忽然他大笑兩聲,“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鐘士季,你以全城百姓性命要挾,老夫豈能不服軟,然則,誰能笑到最后,猶未可知!” 說完,利索的在軍令上寫下他的名諱。 鐘會搖搖頭,“大司馬多慮了,江東空有四州之地,二十萬甲士,數百萬之民,卻一直偏安江東,可知其中緣由?” 陸凱發現自己還是小看鐘會了。 他要的不僅是江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整個天下! 不待陸凱回答,鐘會自顧自道:“君非君,臣非臣,士卒勇于私,將吏怯于公,既然江東士族無進取之志,不妨由某代勞!” 時至今日,鐘會邁出結結實實的一步。 陸凱長嘆一聲,“自古英雄成事,皆順天應命,爾逆天而行焉能成事?依某之見,不如效仿諸葛武侯,兢兢業業,青史留名,豈不快哉?!?/br> 鐘會伸開雙手,沐浴著徐徐春風,人生得意須盡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順天應命算什么英雄?滄海橫流方為英雄,傳令,進軍建業,討平賊軍,還江東以安寧!” “唯!”將領們大喜。 大軍黑壓壓奔向建業。 而建業城中,叛軍絲毫不知道危險的降臨,還沉浸在擄掠之中。 “情況不對,不如速回會稽?!鳖櫮卤灸艿挠X察到了危險。 這太像一個陷阱了。 如今江東三大姓得罪了所有人。 百姓、士卒、皇帝…… 虞氾擦了擦臉上的冷汗,看了看皇城,他的野心只差這最后一步了。 只要控制太后,發出懿旨,說皇帝是被鐘會挾持的,就可以廢了鐘會,甚至是皇帝! 洛陽城中,這種戲碼已經上演過三次了。 虞氾當然知道如何照本宣科。 “成敗在此一舉,今日若退,死無葬身之地,城內守軍不過千余人,諸軍聽令,攻破皇城者,為上將軍,賞錢三千萬!” 造反之前,他們打聽的清清楚楚。 護衛皇城的羽林、虎騎,只有八百人,東吳兵制比蜀魏還要復雜,兵有解煩、敢死兩部,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及健兒、武射之名非一,調度亦最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