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接著惶恐不安的走來走去,“這、這如何是好?” “士季以為當如何?”陸凱快七十的年紀,現在他面前逢場作戲,難度頗大。 不過鐘會也是歷盡滄桑的過來人,聰明絕頂,兩人算是旗鼓相當。 “在下心已亂,無計可施,望陸公以社稷百姓為念,營救陛下!”鐘會不僅臉上驚惶,連眼神也是如此。 陸凱一時看不出端倪。 堂中忽然陷入沉默之中。 但這沉默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是兩只野獸在互相審視彼此。 上一次密談只是試探,這一次就是圖窮匕見了。 一陣清風從外間襲來,吹動簾幕。 鐘會眼角余光似乎瞥見簾幕后的一抹刀光,但他如同沒看到一般鎮定自若。 良久,陸凱咳嗽一聲,“江東人物,能與士季媲美者,唯吾弟陸幼節也!” 這句話無疑是搔到了鐘會癢處,瞬間,鐘會喜形于色,“在下亦傾慕陸都督久矣,只恨不能一見?!?/br> 陸凱卻話鋒一轉,“陛下此敗,江東元氣大傷,為了江東國祚,某準備另立新君,士季意下如何?” 第七百零八章 血勇 “丞相欲為司馬仲達乎,欲為諸葛孔明乎?”鐘會臉上的輕浮盡去,目光灼灼的盯著陸凱。 鐘會腰間有劍,陸凱腰間也有劍。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精明,也非常直接。 鐘會腰間長劍沒有出鞘,但言語間的長劍已經刺出! 陸家與孫家恩怨糾葛,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說清楚的。 當年孫策掃蕩江東,陸遜的祖父陸康抵擋兩年,城破之時,為孫策所殺。 陸氏宗族百余人,至少一半間接死在孫策手下。 后孫權為坐穩江東,不得不與江東士族妥協,啟用陸家之人,但晚年忌憚陸遜功高,一直打壓陸氏,陸遜也被孫權罵死,陸抗幾經輾轉,才在荊州崛起。 所以陸家是有這個動機的,更有這個能力。 司馬懿為天下做了個模范,年紀大不要緊,只要心不老、不要臉即可。 陸凱雖然快七十歲,陸抗卻剛剛四十,正是大有可為的年紀,陸凱的幾個子侄全都是文武雙全,領兵在外。 在鐘會如劍一般的目光下,陸凱的身體忽然搖晃了幾下,反問道:“那么士季欲為司馬仲達乎,欲為諸葛孔明乎?” 若有若無的殺氣席地而起。 兩人的交鋒沒有刀光劍影,卻比刀光劍影更為兇險。 只要說錯一句話,就是聲名俱滅的下場。 明明是陸凱的府邸,主動權卻漸漸轉到鐘會身上,鐘會笑道:“會在江東,一無家族,二無故舊,三無嫡子,如何學司馬仲達?” 這恰恰點出了陸凱的優勢所在。 陸家在江東樹大根深、盤根錯節,一如當年司馬懿。 而鐘會連個親生兒子都沒有,如水中浮萍,即便想學司馬懿,江東士族豈會答應? 必會群起而攻之! 陸凱額頭上滲出冷汗,長身而起,“陸氏一門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只求匡扶社稷!” “在下亦為匡扶江東社稷,若陛下在,則仍是江東之主,我等不可妄為,陸公豈不知當年王允之舊事乎?若陛下不在,再論此事,未為晚矣!”鐘會淡淡道。 王允匡扶大漢社稷不成,反而為天下人怨,一世英名全都葬送。 陸凱不是不想除掉鐘會,但后患無窮,后果也承擔不起。 柴桑的四萬部曲,不知鐘會用了什么辦法,忠心耿耿,簡直水潑不進。 還有鐘會在江東的地位和聲望,如果陸凱殺了他,會立即被千夫所指。 鐘會的每一句話,其實都在間接的提醒陸凱不要輕舉妄動。 否則幾十年的聲名,和陸家的前程就毀于一旦了。 司馬懿不是人人都能當的。 陸凱眼神變得極其復雜,這個念頭他不可能沒動過,只是這條路太難走,一個鐘會就讓他有些招架不住。 “那就請士季率部曲進駐濡須,保江東社稷!”陸凱拱手一禮。 把鐘會弄出去,是眼下最好的辦法。 至少建業在陸凱一人的掌控下。 這是雙贏,也是互相妥協,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鐘會眼中精光一閃,亦還禮,自信道:“陸公放心,有在下在,江東定可轉危為安!” 鐘會從容進府,又從容而出。 鐘毅在府外等候多時,見鐘會無恙,長松了一口氣,“父親必然心想事成?!?/br> 鐘會淡淡笑了一聲,沒有言語。 但舉手投足間的氣勢已經大不一樣。 淮南戰場上。 孫皓已經陷入重圍。 司馬駿、盧欽、王乂近十萬大軍從北面壓來。 司馬伷、司馬肜、司馬倫的數萬大軍從西面橫掃而來。 背后石苞已經牢牢占據合肥。 丁固建議孫皓留一部斷后,率領精銳向廣陵郡逃竄。 然而孫皓的血氣卻在此時爆發,“東面一馬平川,晉人步騎追殺,能有幾人生還?昔日霸王破釜沉舟,八千江東子弟血戰二十萬秦軍,朕有十數萬江東子弟,為何不能一戰?司馬家自司馬懿、司馬師以降,皆酒囊飯袋,何足懼之!且大司馬率水軍精銳自淝水馳援而來,朕憑淝水而戰,司馬炎能奈朕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