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這還是魯芝第一次如此明確的反對。    令狐盛臉上神情一黯。    楊崢沖魯芝拱手一禮,“伯父所言甚是?!?/br>    秦國與中原有差距,但這個差距已經不大了。    若是舉傾國之力拿下河東不難,甚至打下潼關也不是沒可能。    但秦軍的銳氣一定會消耗在潼關、河東,后期會陷入疲軟狀態,無法攻入中原。    而司馬炎會調整國策,與秦國反復拉鋸。    魯芝的意思要么不打,要么就打大的,減少百姓的負擔。    令狐盛則有些短視了。    當然,楊崢也知道他的心思,無非是想找司馬家報仇雪恨。    但有些cao之過急。    落在魯芝、衛瓘、龐青這些近臣眼中就有些不知深淺。    令狐盛當年若是沒走,現在至少也是張特級別的。    楊崢不介意以前的事,調回長安后,信重一如從前,但其他人卻不這么想。    憑什么?    令狐盛不屬于元從系,也不屬于降將系,跟青營系也搭不上邊,所以在政治上就陷入孤立了。    “且看晉吳之戰勝負如何?!睏顛樛詈⑿Φ?。    心中有種直覺,孫皓這次要栽一個大跟頭……    鐘會回到建業時,江東士人出城二十里迎接。    “丞相一片赤誠,惜乎,陛下不察也!”    “若是丞相領兵,必能掃平司馬炎,攻陷壽春!”    在眾人的言語中,鐘會的右丞相直接變成了丞相。    沒人覺得不妥。    鐘會的一系列表現已經贏得了江東士人的認同。    連丁奉、陸凱都對他刮目相看。    “會只是盡臣子之本分,諸位謬贊?!辩姇е鴮O皓的詔令而回,形同于托孤大臣,悄然之間,他的地位已經超過丁奉、陸凱。    不過鐘會沒有絲毫驕矜之色,與私下里的放蕩簡直判若兩人。    風度翩翩、虛懷若谷、忠心耿耿、學富五車……    鐘會為自己打造了一系列的牌坊。    從目前來看,簡直是人臣的典范。    更何況他還是帶著嫁妝加入江東的。    “有丞相輔佐太子,江東必能欣欣向榮!”鐘會的弟子們又吹捧起來。    鐘會正色道:“會何德何能?輔佐太子,匡扶大吳,亦諸位之責也!”    迎入建業,鐘會先拜見了太子孫瑾,后與丁奉、陸凱密談。    “司馬炎數十萬大軍圍攻,陛下孤軍深入,大不利,會愿帥部曲北上馳援,大司馬、左丞相意下如何?”    丁奉與陸凱對視一眼。    “右丞相既然有輔佐太子之重任,不可輕動,支援陛下,某引麾下部曲前去即可,不勞右丞相?!倍》钜桓碑斎什蛔尩募軇?。    無論鐘會怎么表演,丁奉、陸凱、陸抗這些江東俊杰永遠不會放下戒心。    如果當初鐘會不與部曲分離,也根本走不到現在。    “大司馬名震天下,此次領兵馳援,陛下無憂矣!”鐘會一臉欣然之色。    陸凱眼角余光一直在觀察鐘會,卻沒有找到絲毫破綻,“大司馬身體一直不適,此戰……”    丁奉臉色的確不太好,這段時日一直在跟孫皓鬧別扭,但為了東吳國祚,不得不抱病前去,“無妨,吾吞并東關,前方不利,某引軍接應而已,前方無事,某按兵不動?!?/br>    鐘會拱手一禮,“大司馬真乃江東之柱石也!”    一個個馬屁送上,丁奉也有些飄飄然了,長笑一聲,“司馬炎黃口孺子爾!”    西陵大戰,不僅給孫皓帶來信心,也讓江東其他君臣信心大增。    鐘會嘴角勾起一抹淺笑,然后迅速恢復常態。    第七百零六章 密談    吳孫皓寶鼎元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陰不雨,將有陰謀。孫皓驚懼。時陸凱等謀因其謁廟廢之。及出,留平領兵前驅,凱先語平,平不許,是以不果。皓既肆虐,群下多懷異圖,終至降亡。    ——晉書五行下。    丁奉走后,陸凱卻單獨留了下來,與鐘會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著。    鐘會在洛陽時便是玄學領袖,清談的功力無人能及。    陸凱當然也不是對手。    不過兩人密談,自然不是為了清談。    孫皓十幾萬大軍北上,身為左右丞相,難免會有些其他想法。    陸凱始終試探不出鐘會的心思,干脆挑明:“士季以為陛下此戰勝負如何?”    鐘會滴水不漏,“以陛下之英明神武,當大勝而歸也!”    孫皓北伐,國中大權落在陸凱、鐘會、丁奉三人手中。    “士季何欺我哉?陛下此去必敗無疑!兵法有云,未慮勝先慮敗。此戰若敗,司馬炎數十萬大軍一揮而下,江東可無虞乎?”陸凱目光一閃,盯著鐘會道。    鐘會一臉憂慮,“誠如陸公所言!”    話說到這個份上,鐘會還是不肯松口,陸凱又道:“不知士季有何策可保江東?”    鐘會也盯著陸凱,“壽春兵敗,合肥必失,江東之安危皆系于東關?!?/br>    “倘若東關不可守,亦當如何?”陸凱身體微微前傾,抓著案幾的手因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    兩人已經在商議孫皓兵敗后的江東格局。    東關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當年也曾易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