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孫皓年輕氣盛,要找司馬炎決一死戰,但司馬炎卻不愿輕易出戰。 尤其還有鐘會在一旁虎視眈眈。 萬一戰敗,司馬炎就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與皇位無緣。 所以這一戰并不是為了破敵,而是為了登基稱帝。 一切以穩為主。 羊祜之言正合司馬炎之心。 十五萬大軍背后就是中原,潁水可將中原人力物力源源不斷送來,完全沒必要去跟孫皓狗咬狗。 更何況司馬炎還有石苞這顆暗子。 “不愧是羊叔子!”司馬炎感慨不已,“昔日劉備遇孔明,如魚得水,今日孤得遇叔子,亦是如此,加衛將軍羊祜為鉅平侯!” “謝大王,然臣唯有尺寸之功,升賞過重,恐傷將士之意,臣領一參軍足以,請大王收回成命?!币蝗罩畠冗B升數級,別人高興還來不及,羊祜卻推辭不就。 司馬炎嘴角卷起一抹輕笑,眼角余光卻在賈充、荀勖、何劭等人臉上晃動,“公乃大才也,若慢待之,恐傷天下士人之心!” 第六百七十三章 懈怠 關中的蝗災只是被遏制住了,卻并沒有完全解決。 偌大的河南地,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蝗蟲,隨著西北風,浩浩蕩蕩南下關中。 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杜寬的那一套,是上天降下警示。 地方上勸諫的奏表越來越多,勸楊崢偃武休兵,與民休息,不可再妄動刀兵,否則上天降下的災禍就會越來越大。 這時代玄學興起,這一套相信的人實在太多。 想要改變他們絕非一朝一夕。 楊崢只能順應人心,在長安城外筑壇,祭拜天地,還讓李密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祭文。 大意是上天若真要降下災殃,就沖我楊崢來,楊崢愿待百姓受天罰,別殃及池魚,禍害百姓…… 祭文還被送到各郡各縣張貼。 最先感動的永遠是百姓,士人們也感動不已,認為楊崢虛懷納諫,有仁君之相。 然后各地又投入轟轟烈烈的滅蝗行動之中。 河南地沒有農田,牧民們白日放養雞鴨鵝,人力捕捉,晚上到處燃起篝火,吸引飛蝗投火。 蝗災斷斷續續,對關中的威脅卻在漸漸降低。 魯芝、索靖、李密接手之后,楊崢也能喘口氣。 與民休息可以,但偃武休兵絕不可能。 楊崢這邊放下屠刀,別人的屠刀就來了。 不過秦國這幾年連續征伐,沒有什么積蓄倒是真的。 這種狀態當然不能持久,此次天災也是一個提醒。 楊崢對杜寬的恨意也就沒那么深了,明知現在的自己殺伐果斷,還敢犯言直諫,也算是有幾分諍臣本色了。 關中指望不上,楊崢把目光放在河湟、蜀中、漢中。 這些地方沒有什么旱災蝗災。 尤其是河湟,畜牧業大發展,為關中提供大量rou食,減輕了對糧食的依賴。 去年漢中、蜀中都是豐收,今年年景也不錯,張輔坐鎮蜀中,主抓田賦,打壓豪強,與杜預、令狐盛配合,蜀中大治,人心安穩,張輔轉為擴寬蜀中至關中的道路,為秋收之后的糧食輸送作準備。 只要人心穩定,一場蝗災,動搖不了秦國的根基。 百姓則完全被動員起來。 一整個春夏都在與蝗蟲作斗爭。 只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楊崢好不容易找到機會,與姜阿憐、彭青蟬小聚。 身為一個穿越者,生活總要有點情趣,燈都吹了,女官卻慌慌張張在殿外喊:“大王,龐司丞有大事啟奏……” 一聽是大事,楊崢趕緊從床上跳了起來。 以為是弋陽或者荊襄分出勝負,不是司馬炎死了就是孫皓、鐘會掛了。 女官明知楊崢在忙正事,還來打擾,說明真的有大事。 龐青也不是不知道輕重之人。 兩女幽怨的為楊崢穿好衣服。 楊崢笑道:“孤去去就回?!?/br> 姜阿憐溫柔如水,“大王當以國事為重?!?/br> 彭青蟬卻嬌羞不已,臉紅如霞。 看的楊崢又有些激動起來。 不過這么多年,抗拒誘惑的定力還是有的,自古溫柔鄉是英雄?!?/br> 趕到議事閣,龐青等候多時,“大王,關中出現疫??!” “什么?”楊崢抬頭望著漆黑的天空,祭也祭了,拜也拜了,怎么還來? 旱災、蝗災都不是事,瘟疫才是天大的事。 漢末至今,死在瘟疫之上的絕對上了千萬。 張角、于吉都是賣符水治病。 漢末大瘟疫到如今都沒有完全斷絕。 關中才有點人口,難道又要百里無雞鳴千里無人煙? “發在何地?” “扶風、馮翊、京兆都有,尤以武功為多,玄晏先生三日前率領門下弟子趕赴武功?!?/br> 武功? 這不是當年自己與令狐盛投毒,謊稱爆發瘟疫之地嗎? 楊崢再次望了望夜空,難道真的是報應來了? 看來缺德事不能干…… 玄晏先生是皇甫謐的自稱,皇甫謐不喜官場,獨喜鉆研醫術,治學著述,因此秦國皆敬稱其為玄晏先生。 楊崢望了望后宮的方向,撓了撓后腦勺,看來今夜主動無法兌現承諾了,“速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