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丁奉眉頭一皺,知道他說的是實話。    江東想弄掉他這個大將軍的大有人在。    “國家之弊在內而不在外,區區一座襄陽,亦不能挽回……”    丁奉盯著張悌,讓他后半截話說不出口。    “若巨先為丞相,能振作江東否?”丁奉忽然道。    張悌呆了呆,卻不肯言語,望著江水。    江水向東而去,戰船在江面上搖晃。    良久之后,張悌不忍拒絕丁奉,拱手一禮,“謝大將軍垂愛,然今日之江東,豈是一二人能力挽狂瀾乎?以諸葛孔明之才,尚且不能挽回蜀國,何況在下?”    丁奉大手一揮,朗聲大笑:“巨先誠不我欺,然孔明雖未興復漢室,卻能延續漢家江山三十余載,天下代有人才出,江東人物鼎盛,你我不能匡扶國家,未必他人不能,若江東能延續三十年,安知天下形勢如何勝負為誰?你們這些儒生總是想的太多,天下之事,無非刀兵而已,秦王楊興云能從西平殺伐而起,十數年便有偌大的江山,江東有四州四十三郡,甲兵三十萬,人口三百萬,難道還不如當年之西平?”    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從交州析置廣州。    荊、揚、交、廣,吳國剛好是四個州。    原本有些低沉的氣氛,瞬間變得激昂起來。    以如今形勢看,東西魏之爭至少二十年。    偌大的江東不可能沒有機會。    丁奉出身草莽,戎馬一生,精神和意志都遠非張悌這個儒生可比。    張悌欽佩的看著丁奉,“大將軍……”    “巨先當勉力也!”丁奉鼓勵道。    張悌身上的頹意頓時消散,“悌必粉身碎骨以報國家!”    “大將軍,大喜,秦軍周旨部出新城,連下筑陽、陰縣、穰縣,逼進宛城!”部將沈瑩乘著小舟從江北驚喜來報。    周旨挺進南陽,則有利的牽制了宛城的司馬昭十萬中軍。    丁奉戎馬一生,當然知道秦軍這是在馳援荊襄戰場。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自助者,天助之,不棄者,天亦不棄。    秦軍的勇猛讓丁奉嘆為觀止。    穰縣東南百里是新野,東北一百五十多里是宛城,兩城各有重兵,秦軍居然還敢挺進!    這樣的盟友實在太給力了。    丁奉覺得現在退兵,實在有些對不住秦軍的厚意,“傳令全軍,攻打襄陽!我江東子弟不遜他秦人!”    他有大將軍的雄心,也有大將軍的氣量。    江面之上,戰鼓轟鳴,旌旗飄動。    吳軍戰船如魚群般動了起來。    吶喊聲震天而起。    江面仿佛沸騰了一樣,并且逐漸蔓延至襄陽北城。    丁奉親自坐在船首,指揮士卒登陸、攻城。    雙方箭雨遮蔽江面,血水從南岸緩緩流入江中。    戰鼓聲不絕,吳軍的吶喊聲依舊高昂。    精銳就是精銳,在驍將沈瑩的率領下,一個時辰不到就攻上了城頭,慘烈的廝殺隨之展開,無數士卒從城墻上墜落,連城墻都被染紅了。    襄陽城終于開始搖晃起來。    東吳距離這座重鎮,也僅有一步之遙。    只要施績、步協、吾彥等吳將能精誠合作……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失望    周旨拿下筑陽、陰縣、穰縣并沒有耗費多少心思。    現在的晉軍畏秦軍如虎,一見到秦軍旗號,百姓和守軍全都一哄而散。    這也是拜司馬昭和士族豪強們的宣傳所至。    秦國是暴秦,秦軍是虎狼,但凡城破,雞犬不留……    筑陽、陰縣、穰縣這些地方本就沒有多少精兵強將。    周旨在上庸勢如破竹,自然要順勢而下,讓柳隱防守新城,自己領五千精步騎繼續西進。    拿下筑陽,司馬昭按兵不動,拿下陰縣,還是不動。    直到拿下穰縣,晉軍才有了動靜,駐扎在新野的荊州都督司馬亮,派部將劉旂、騎督敬琰慢吞吞的領一萬大軍前來反攻。    宛城司馬倫也領兩萬人前來夾擊。    此時周旨已經休整完畢,當即舍棄穰縣,五千步騎憑借戰馬優勢直撲劉旂部。    劉旂一見秦軍來勢洶洶,令騎督敬琰為前鋒,領三千步卒迎戰秦軍,自己躲在后方靜觀其變。    周旨抓住戰機,發動猛攻。    敬琰三千步卒當場被擊潰,敗軍沖擊劉旂本陣,劉旂掉頭就跑,被亂軍所殺。    周旨長驅直入,發揮步騎優勢,驅趕敗軍直撲新野。    司馬亮大驚,連忙向宛城求援。    而司馬倫拿下空虛的穰縣后,立即向宛城報捷,聲稱擊敗秦軍,奪回城池……    宛城中,司馬昭臉色陰沉。    事實上,秦軍有多少人馬,他一清二楚。    更清楚秦軍只是襲擾和牽制。    所以才派他兩個弟弟去刷刷軍功,為司馬家的江山再添兩根柱子。    只是從司馬伷到司馬干、司馬亮、司馬肜、司馬倫全都是酒囊飯袋,就連族中子弟司馬班、司馬鏈也都是庸碌之人……    唯一能用的也就鎮守許昌司馬駿。    司馬家的靈氣到了司馬昭之后,急轉直下。    至于司馬炎,其野心顯然超過了他的能力,跟士族門閥走的比自己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