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坐天下卻千頭萬緒,要平衡各種利益派系……    “太原兵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濒斨サ?。    早在情報送來之前,便有中原商賈帶來的小道消息在長安傳的沸沸揚揚。    楊崢都能聽到,魯芝自然也會聽到一些。    見到楊崢陰郁的臉色,心中也就有數了。    “這是為何?”    “大王一戰而得關中、蜀中,五萬兵力大破司馬昭十六萬大軍,驕兵悍將不知凡幾,視中原如無物,經此一戰,可消軍中驕狂之氣,雖然代價大了些,但并州兵敗,總比關中兵敗要好!”敢這么直接的也只有魯芝了。    話雖如此,但楊崢還是郁悶不已,“伯父所言極是?!?/br>    魯芝繼續寬慰道:“臣此番大病忽然明白一個道理?!?/br>    楊崢好奇起來。    “此番大病,臣體內沉疴皆暴露出來,藥石除去之后,頓覺全身舒泰不少,臣敢夸口,至少能有十年壽數,若沉疴聚在體內,不出兩年,藥石乏力,臣必撒手人寰!”魯芝娓娓道來。    他今年七十一,這世道能活到八十幾歲也是長壽。    “譬如大秦,若無此敗,軍中驕狂日盛,他日關中大戰,若是沉疴爆發,只恐大王十幾年血戰之功一去不返!”    “多謝伯父教誨!”楊崢拱手一禮。    這種例子太多了。    霸王破釜沉舟,八千江東子弟大戰二十萬秦軍,橫掃天下,未嘗一敗,然而垓下一敗,便再也爬不起來。    百年之后的苻堅、慕容垂也是如此。    司馬昭廢除屯田制,頒行占田制,關東人心大悅。    尤其是在中原采取守勢的時候,關東到處都是雄關大城,人口是關西的四五倍,錢糧廣盛,司馬家的幾個頭面人物都不傻,楊崢憑什么能一直贏下去?    所以有病就要早些治,不能諱疾忌醫。    第五百七十一章 豪杰    “將軍……”    王延渾身是血的拜在馬隆面前。    城中紛亂已經停歇。    遠遠可以望見街巷上觸目驚心的血色,仿佛一條條流動的血溪。    民夫們正在搬運尸體,一車又一車,送上城墻,被當成滾石擂木用。    “城中作亂豪強,共十三家,被屠四千七百人,抄掠一百多萬緡錢,五十萬石糧!”王延張了張嘴唇。    真正被屠的數字根本無從計算。    王延也只是按最少的估算。    城墻上安靜的可怕。    并不是因為死了四千七百人,而是這么多的錢糧。    兩百萬錢,五十萬石糧,幾乎是太原府庫的三倍……    士族豪強之富可想而知。    馬隆面色不變,“你做的很好?!?/br>    王延聲音都有些發抖,“將軍……此番王氏、郭氏、溫氏等家被屠戮,天下士族皆欲啖我等之rou!”    士族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太大了。    太原王氏、太原郭氏,都是響當當的大士族。    當然,留在晉陽城的不是士族的全部,他們早已開枝散葉,從并州到洛陽,都有他們的土地。    王昶一脈就被遷往洛陽。    郭淮一脈遷往陽曲。    “今日我非此即彼,難道只允他們殺我們,不允我們殺他們?”馬隆的話很多。    王延卻雙膝跪下:“將軍難道就不想想后路?屠戮士族,即便在楊秦也無立足之地?!?/br>    秦國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沒有軍功,沒有根基,處處都遭人冷落。    馬隆目光深邃起來,“你錯了,我們本來就無立足之地!秦王欲用我,當有用我之魄力!”    一個人的機會,一輩子很可能就那么一兩次。    能抓住的人極少。    馬隆不是真的心灰意冷,而是被現實逼的走投無路。    他年紀輕輕,就在魏、吳、司馬、秦四大勢力轉了一圈。    在這個普遍重視名節的地方,循規蹈矩,在猛將如云的秦國根本沒有出頭之日。    不過太原之戰讓他重新看到希望,一個降將獨領一軍的機會原本就不多。    屠戮士族正是投名狀,是馬隆對秦王做出的預判。    秦王是不是雄主,很快就能知曉。    王延自然想不到這么深的一層,怔怔的望著馬隆。    “凡守城之人,每人三緡錢,殺敵一人一緡錢,陣亡者撫恤十石糧,擊退賊眾之后,每人再賞三石糧!”馬隆大聲號令。    士卒人人大喜,曹魏一直奉行五銖錢體系,所以錢非常值錢,而三石糧食,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守軍沒有后顧之憂,士氣大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消息傳入城中,城中青壯也畏畏縮縮的前來協助。    馬隆當場發錢。    整個太原城都陷入狂熱之中。    哪怕拿著菜刀的壯婦都兩眼發光的看著涌上來的魏軍。    魏軍爬上城,迎接的不是刀矛,而是十幾雙熱情的手臂,爭先恐后的將他們拉上來,然后在雉碟之后發出一聲聲慘叫。    魏軍本來就對秦軍有畏懼之心。    見了城上發生的一幕幕,頓時面如土色。    馬隆與他的兩百親兵根本沒有出手的機會。    并州當年跟涼州差不多,漢夷混雜,民風彪悍,有的是愿意賣命的人。    而很多時候,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窮困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