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身邊百余騎兵護著他反沖入涼軍之中。 人皆高頭大馬,手挽長槊,鋒銳無匹。 涼軍一無陣列,二無長矛,倉促迎敵,攻勢為之一遏。 尤其是那員紅甲驍將,左右挑殺,長槊精準無比,十幾個呼吸間,又有幾名涼軍飲恨在他長槊之下。 戰場上其他蜀軍頓時受到激勵。 青壯顫顫巍巍的挺起長矛,蜀軍則跟著沖殺。 畢竟人多,涼軍抵擋不住。 田章、田續二將見狀,引著親兵上前迎戰。 紅甲將毫不畏懼,幾萬人的大戰,幾百人在瘋狂砍殺著。 付出十幾名親兵的代價后,紅甲將戰馬被長槍刺死,人掉落馬下。 田章、田續以為有機可乘,上前圍殺。 卻不料紅甲將下馬亦是勇悍,在親兵配合下,長槊揮動,銀光亂舞,血花飛濺,依舊無人能敵。 田章田續二人是短兵,已經吃虧,紅甲將視死如歸一往無前。 漫山遍野的蜀軍都跟著鼓噪而進。 二人抵擋不住,田續還被一槊刺中肩膀,被親兵護著返回。 “大漢諸葛尚在此,涼賊可決一死戰!”殺退二人,紅甲將一時風頭無二,在戰場上宛如戰神一般。 左右蜀軍皆嘶聲吶喊:“大漢、大漢!” 黃崇、張遵、李球諸將亦在后陣振臂而呼,激勵士卒。 蜀軍士氣大振。 仿佛一瞬間,幾百年前的那支漢軍又回來了。 不遠處杜預看到諸葛尚雄姿,忍不住贊嘆:“未想蜀中還有如此人物?!?/br> 爰邵嘆道:“諸葛瞻得其子,諸葛亮不得其兒,蜀軍至此,正可見其無詐,我軍可大進也?!?/br> 種種跡象表明,諸葛瞻根本就不通兵略。 連基本的陣列都沒有。 只靠著士卒的一腔熱血。 然而,涼軍士卒胸膛中亦有熱血。 比他們更熾烈、更狂暴…… 杜預然其言,令旗揮動,后陣涼軍三面出擊。 諸葛瞻不納黃崇之謀,所以綿竹關外險地皆為涼軍所得,蜀軍早已不知不覺進入半包圍之中。 四萬蜀軍被兩萬多梁軍包圍! 號角嗚咽,肅殺之氣拔地而起。 無數涼軍士卒被殺氣激紅了眼。 “前方就是成都,此戰有進無退!”宣義使們忠實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李特、許儀、禿發樹機能等將各引一支人馬圍殺而來。 蜀軍并非沒有一戰之力,而是不耐苦戰、久戰、血戰。 眼見涼軍三面殺來,頓時慌了手腳。 黃崇舉刀在陣中疾呼,“力戰、力戰!” 然而轉眼就被三支長槍刺入胸膛。 黃崇人被挑在半空,口吐鮮血,仍在大聲疾呼:“大、漢——” 張飛之孫張遵奮力向前,然而依舊不能力挽狂瀾,蜀國的人心早就散了,屬于他們的時代早已遠去,張遵力戰不降,死于亂軍之中。 李球護著諸葛瞻,淚流滿面,“大漢、亡矣——” 揮刀沖入敵陣之中,為亂軍所殺。 李球的話深深刺激到了諸葛瞻。 他最后的眼神,分明是將大漢滅亡的罪過歸咎在諸葛瞻身上。 諸葛瞻只覺得一座大山壓在自己的肩膀上,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眼前忽然浮現父親的音容相貌。 但轉眼就消散了。 此時他身邊還有兩千余虎步禁軍,卻只是兩眼直直的望著戰場,仿佛不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仿佛沉墜在噩夢中無法清醒。 大漢怎么會??? 諸葛家的名聲…… 就這么不戰不走,任由涼軍圍攏上來。 戰場上,還在堅持奮戰的只有諸葛尚。 但一人之力,終非萬人之敵,沒有戰馬,更是寸步難行。 諸葛尚身披十余創,血流不止,身邊的親兵也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仰天長嘆道:“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 揮動長槊,繼續朝涼軍殺去,歿于亂軍之中。 諸葛瞻被圍在垓心。 杜預與爰邵踩著鮮血走到陣前,“公乃名門之后,若能歸附涼州,必能延續武侯遺風?!?/br> 諸葛瞻若能投降,對整個蜀國的影響深遠。 “吾有三罪,未能除黃皓、制伯約、守國土,今當死也!”諸葛瞻棄矛拔劍,自刎于陣中。 左右親軍,或自刎,或投降,或挺矛沖向涼軍…… 綿竹關下,血流成河,蜀國一半的熱血流盡了。 杜預長嘆一聲,領著大軍進入綿竹關,休整一日,取其糧秣,立即兵發雒城,守軍早已逃散。 成都就在眼前。 諸葛瞻父子、黃崇、張遵、李球等人的陣亡,五萬大軍灰飛煙滅,對蜀國無疑是一次重擊。 此前蜀中將吏皆對涼軍不以為然,認為是孤軍深入。 但現在蜀中人心惶惶,附近百姓、官吏、守軍皆聞風避入山林之中。 安定了三四十年的蜀中倉促之間迎來腥風血雨。 大軍還未至成都,成都早已人心惶惶,有百姓士卒直接翻城出逃…… 杜預想過自己會勝利,但沒想到勝利來的如此輕松…… 第五百二十五章 駱谷 臨晉城拿下,關中就到手一半。 陳泰在蒲坂召集潰兵,深溝高壘,仿佛要把整個西岸都弄成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