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其實他們受了也無所謂。 有宣義司在,楊崢對軍隊的掌控絕無僅有。 只是不希望因此事,而跟生死與共的兄弟起了隔閡。 而且幾乎可以猜到,朝廷還有下一步。 杜預當即上書回絕了西羌護軍之職,以自己資歷能力不足為由推辭。 張特在金城,周煜在伏羅川,暫須時日。 黃吉前腳走,后腳南面的使者也來了。 楊崢心中咯噔一下。 去年那么好的機會干掉鄧艾,姜維卻錯過了。 這說明蜀國內部也不是一團和氣。 費祎遇刺身亡,姜維頭上的緊箍咒被撬開。 蟄伏了這么久,看來蜀軍又按捺不住了。 北伐—— 第二百八十五章 來使 蜀大將軍費祎遇刺,嫌疑最大的姜維非但沒有被蜀主治罪,反而越發被重用,假節、都督內外諸軍事。 魯芝和杜預曾分析過蜀國局勢。 荊州蔣琬、費祎、董允、呂乂相繼離世之后,荊州士人日漸凋零。 而本土益州士人實力不斷增長。 原因很簡單,隨著歲月的流逝,元老派系和荊州派系都在不斷凋零之中,死一個少一個,而益州系卻能不斷補充新鮮血液。 劉禪父子也是外來勢力,與益州士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吻合。 所以一直重用荊州士人,壓制東州與益州。 蜀國若是不北伐,則蜀主的正當性都會受到質疑。 而只有北伐,才能整合各派,不至于內部分裂。 用后世的話說,北伐就是蜀國的政、治正確。 這便是蜀主重用姜維的內在邏輯。 而姜維天水降將的身份,剛好附和所有要求,不是荊州系,不是益州系,在蜀國沒有根基,還忠心耿耿,文武雙全。 蜀主不用他用誰? 當然,這些都是魯芝杜預的揣測,不是定論。 任何一個集團的內部都是無比復雜的。 “在下傅僉,奉大將軍之令,特來拜會楊太守!”一年紀與楊崢差不多的蜀將拱手道。 “你便是傅僉?” 黃初三年,劉備猇亭戰敗,傅僉之父傅肜自請斷后,為吳軍圍攻,血戰不止,部下死盡,吳人壯之,乃勸降,傅肜大罵:“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力戰而死,忠義之名傳動天下。 “楊太守何以知我名?”傅僉詫異道。 “令尊之忠勇,天下知名?!?/br> 一句話就贏得了傅僉的好感。 “不知道大將軍派閣下前來,所為何事?” “鄧艾得司馬孚支持,實力恢復,厲兵秣馬,必有報仇雪恨之心,太守難道聽之任之?”傅僉直奔主題。 “不知姜將軍何以教我?”楊崢以為蜀人會勸自己聯手共擊鄧艾。 卻不料傅僉笑道:“不敢,大將軍說了,他日鄧艾必會攻打金城,大漢不會視而不見?!?/br> 楊崢一愣,天下有這么好的事?不過眼下局勢,西平的盟友只有蜀國了。 一旦鄧艾、胡奮動手,兩面夾擊,西平就非常難受了。 雖然楊崢對府兵有信心,但鄧艾、胡奮、衛瓘三人都不是簡單人物。 西平處于初生階段,任何一個漏洞都是致命的。 “你們有何條件?” 這才是高明的說客,既不危言聳聽,也不威逼利誘,更沒有把別人當傻子。 可以說給足了楊崢尊重。 當然,這份尊重也是楊崢打出來的,以實力說話。 西平需要蜀軍,蜀軍同樣需要西平。 蜀國搞了這么多年的吳蜀同盟,比曹魏熟練多了。 傅僉的話再次令楊崢刮目相看,“楊太守若是聰明人,自然知道怎么做,而無論楊太守做什么,最好提前告知我們一聲?!?/br> 這就是攻守同盟了? 現在的西平與蜀國,在利益上幾乎是一致的。 打斷司馬家的狗腿,削弱司馬師的威信。 旁聽的杜預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向楊崢點點頭。 楊崢會意,“可以,不過你們要做什么,也最好提前告知我們?!?/br> 傅僉眼角余光從杜預臉上劃過,拱手道:“為表誠意,我軍將擊南安!” 隴西已經被打爛了,沒什么油水。 西平金城有楊崢。 天水是郭淮的基本盤,而且有祁山堡要塞擋著,易守難攻。 只有南安最適合下嘴。 “某知道了!”楊崢點點頭。 傅僉極為爽快,也沒問楊崢怎么協助。 楊崢也沒問蜀軍何時出兵、怎么出兵。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备祪L極為干練。 “那就后會有期?!睏顛樒鹕硐嗨?。 鄧艾現在的情況跟楊崢差不多,將起未起,破羌之戰,鄧艾的家當消耗一空,數萬大軍潰敗,糧草軍械損失無算。 士卒還可以再招,軍械可以重新打造,糧草可以從長安輸送,但士氣不是一年半載能恢復的。 也就是說,鄧艾還在虛弱期。 蜀軍大有勝算。 事實上,楊崢哪怕杵在金城不動,不做什么事情,對鄧艾也會造成重大影響。 神州大地,魏蜀吳三國博弈。 雍涼之地更為復雜,楊崢、姜維、鄧艾胡奮、郭淮各有私心,互相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