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長安的所有布局都是由孟觀完成。 青龍七宿也極為佩服眼前的年輕人,“統制可在后督戰,此戰若不能生擒王氏,我等自刎于馬前!” “善!”孟觀舉起了環首刀。 青龍七宿率先沖出,三百余騎兵緊隨其后。 煙塵滾滾。 中軍步騎初見騎兵,先是一驚,在看清裝扮之后,又很快不以為然。 羌人而已。 沖到近前,弩箭齊發,才發覺大事不妙。 羌人怎會有弩機?而且還是能在馬上射擊的弩機。 五十步的距離,能扎進筒袖鎧之中。 戰馬更是直接倒地。 “他們不是羌人!”中軍一陣惶恐。 旋即迎接他們的是騎兵森冷的眼神,以及層層的刀光。 誰能想到,在長安附近有這樣一支精銳騎兵? 有備突襲無備,有心算無心。 這一戰沒有太多懸念。 吁—— 孟觀戰馬人立而起,帶領剩下的百余騎沖出,擊潰了中軍最后的抵抗意志。 有些人預感不妙,準備脫離戰場,但很快就被如風一般的騎兵追上。 三百二十七名步騎,一人都未走脫,也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馬車安靜的停在官道上。 里面傳來鎮定的聲音,“你們不是郭都督的人!” 孟觀提著刀,一步步走向馬車。 馬車中的人又是一聲悠長的嘆息。 而她嘆息的不是自己的命運。 隨著她的這一聲嘆息,大雪從天而降。 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燭 洛陽派來的三百步騎在鄭縣被劫殺,一個活口都沒有。 消息傳到長安,郭淮一向古井無波的臉終于起了波瀾。 “人呢?夫人呢?”低沉的聲音如野獸一般低吼。 并非是他關心自己的夫人。 在送出王氏的時候,他已經想的很清楚,以一個婦人換整個郭家的繼續榮華富貴。 捫心自問,他也沒有對抗司馬懿的勇氣。 斥候戰戰兢兢的半跪在地上,“夫、夫人……不見了……” “一個大活人,怎么可能消失不見?”郭淮的聲音又鎮定下來,不過鎮定之中帶著沉沉殺機。 一個大活人在偌大的關中消失不見,豈不是再尋常不過之事? 斥候低著頭,身體在顫抖,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而郭淮的手在刀柄上摩挲了幾次,終究還是放下了,“傳令,長安各營騎兵盡數出動,給某一寸寸的翻,也要把人找出來!” “唯!”斥候如蒙大赦,抱頭而去。 郭統喜道:“沒見到尸體,豈不是說母親大人還活著?” 漢魏重孝道,郭淮可以放棄他的結發之妻,但郭統不可能不管自己的母親。 其實人不見了,問題更大。 郭淮沉吟片刻后道:“速與我去見司馬子上?!?/br> “郭都督,昭不請自來矣!”門外,司馬昭的聲音響起。 郭淮有郭淮的渠道,司馬昭也有司馬昭的耳目。 “子上快快請進?!惫词沽藗€眼色,郭統打開門。 司馬昭正似笑非笑的站在門前,“朝廷以都督為西面棟梁,卻未想指掌之地,竟發生此事!昭一向聽聞都督與夫人鸞鳳和鳴,今日方知是實?!?/br> 郭淮巖石般的臉終于沉了下來,“子上快請,外間天寒?!?/br> 司馬昭嘆息一聲,“就不叨擾都督了,昭此來是為告辭,朝廷有調令,命我回京述職,不知都督有何言進于家父?” 外間寒風呼嘯,大雪紛飛。 郭統的臉上卻全是冷汗。 司馬昭寥寥數語,卻全是劍拔弩張的意味。 “司馬公知我心意,何須多言?”郭淮淡淡道。 司馬昭微微一笑,拱手道:“后會有期?!?/br> 郭淮與郭統同時還禮。 司馬昭轉身與六七名護衛一起離去。 郭統的眼神逐漸變得陰沉起來,低聲道:“父親就這么放他走了?不妨扣留他,以為人質!” “你想作甚?” “司馬昭若回返洛陽,必引大軍前來,再與鄧艾、胡家東西夾擊,我父子死無葬身之地,郭家亦會被夷三族!”郭統痛心疾首。 郭淮卻沉吟起來。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嘉平元年十一月,魏帝下詔,司馬懿平定淮南王凌之叛,功勛卓著,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參拜不名,司馬懿固辭之,奏請升司馬師為撫軍大將軍。 帝許之。 又因司馬懿多病,于洛陽立廟,增司馬懿食邑五萬戶,司馬氏子侄封侯者十九人,皆掌曹魏機要,四方權柄。 每有大事,天子親至司馬府中征詢意見。 長安之事很快就傳至洛陽。 洛陽雖未下雪,但天沉的厲害,寒風終日呼嘯。 司馬懿自壽春回京之后,時常夢見賈逵與王凌披發浴血站在面前,病體不覺沉重,幸有宮中御醫為其療治,倒也能支撐下去。 “父親派去的步騎被人截殺,未留活口?!彼抉R師幫司馬懿蓋上一層錦裘,又把炭火拉近了些。 南陽進奉的銀炭點燃后,沒有絲毫煙氣。 火焰持久而溫和,正適合司馬懿養病。 “你、意下如何?”司馬懿的話中帶著沉重的鼻音,像是爐中的銀炭,隨時要熄滅,但就是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