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一地的傷兵誰也不管。 郭淮與鄧艾連夜起兵,向麹山而去。 天亮的時候,百來個重傷的人死在晨光之中。 野狼山豹在林間露出貪婪的眼神。 楊崢分給傷兵一些水和干糧,便揮軍向西而去。 郭淮不待見自己,就不要往上湊了。 還是去找直屬領導陳泰。 西南山嶺上,魏軍的所有動向都傳到姜維面前。 “陳泰攻打牛頭山,郭淮、鄧艾圍麹山二城,王金虎已敗,我軍兵力太少,徒留在此無益,不如引軍而回?!倍侍嵝训?。 牛頭山背后就是沓中。 姜維多次屯兵于此,結交隴西羌人。 而以蜀軍現在的兵力,根本無法解開麹山二城的死局。 原本姜維召陰平太守廖化一起圍攻麹山。 然而廖化卻送來了一封急報,魏安西將軍司馬昭攻占長城,集結五萬大軍,南下駱谷,有直取漢中之意。 漢中都督王平已在去年病逝,新任都督胡濟剛剛上任不到半年。 “司馬昭必是疑兵?!苯S不想放棄麹山二城。 只是形勢已經越發對蜀軍不利。 “雖是疑兵,但牛頭山若被陳泰攻陷,我軍騰挪之地大受限制,再戰,就是硬仗、死戰了!陳泰、郭淮不好惹,沒想到這鄧艾也有如此兵略,北國人物何其多也?!倍蕠@道。 鄧艾以屯田而傳名,從未單獨領兵。 然而一出手,三下五除二便解決了王金虎。 王金虎不是尋常人物,與王飛梟兩人隨王凌在淮南,多與吳國大戰,洞口之戰,夾石之戰,皆領軍出擊。 芍陂之戰,隨王凌迎戰吳國大都督全琮七萬人馬,血戰數日,斬殺秦晃等吳將十三員。 兄弟四人才武之名動于江淮。 以雍涼的形勢,王金虎失敗是必然的,畢竟只有一個殘破的金城郡,但敗的這么快,就有些出乎姜維的意料之外了。 正因為王金虎快速被鄧艾擊破,導致麹山二城過早暴露在魏軍兵鋒之下。 司馬昭雖是疑兵,但若是漢中有機可乘,未必不會南下。 “若是舍棄麹山二城,我無顏回見蜀中父老?!苯S回望了一眼身后的虎步軍。 多日征戰,士卒皆有疲憊之色。 “麹山已成死局,伯約準備犧牲多少將士?今陳泰已經進兵牛頭山,斷回沓中之路,若郭淮鄧艾驅兵陰平道,則我軍后路被斷,此時不退,就沒機會再退了?!?/br> 姜維默然。 良久之后,艱難的吐出兩個字:退軍。 精銳如虎步軍士卒,也暗中松了一口氣。 第二百零八章 退軍 王凌決定起兵的時候,還是向荊州王昶、豫州毌丘儉、合肥諸葛誕都派出了使者。 但非常不巧的是,王昶在此時上書朝廷:“孫權流放良臣,二宮分爭,國事日衰,可乘釁而制吳、蜀;用兵白帝、夷陵之間,黔、巫、秭歸、房陵皆在江北,民夷與新城郡接,可襲取也?!?/br> 朝廷當即允準,啟用王基為荊州刺史。 王昶遂與新城太守州泰起兵攻江陵。 時吳國大將軍諸葛恪代前丞相陸遜鎮武昌,統領其部曲,探知淮南將變,奏請孫權興兵備戰,謀取淮南。 然此時的孫權已非赤壁大戰時的孫權,二宮之爭持續七年。 吳國朝野內外皆深陷其中。 陸遜、顧譚、吾粲、諸葛恪、滕胤、施績等支持太子。 步騭、呂岱、全琮、呂據等支持魯王。 孫權年老昏聵,為全公主孫魯班蠱惑,吳國雞犬不寧。 丞相陸遜被孫權辱罵致死。 吳國全部的精力都在二宮之爭上。 現王昶進攻江陵,吳國疲于應付,無暇顧及淮南之變。 而合肥也給了孫權巨大的心理陰影,遂不納諸葛恪之謀。 王昶進攻江陵,毌丘儉和諸葛誕都無動于衷。 王凌又請求朝廷虎符,調青徐兗揚兵馬,與王昶一東一西進攻吳國。 司馬懿窺破其謀,不允。 此時王凌已經預感到情況不妙。 但偏偏此時,兗州刺史令狐愚忽然病逝,讓王凌更加雪上加霜。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王凌只能傳檄四方,廢魏帝曹芳,立楚王曹彪,起壽春三萬本部人馬,征發屯田青壯五萬,西進許昌。 行軍才三日,便有部將楊弘引兵而去。 接著屯田青壯紛紛逃散。 王凌之不得人心,可見一斑。 洛陽城內。 司馬懿從病榻上站起,在柏夫人的伺候下穿上儒鎧。 司馬師侍立在側,“父親病體未愈,此戰由兒子代勞即可?!?/br> 司馬懿道:“王凌深有兵略,多有戰功,其麾下皆是江淮善戰之士,為父都沒有十成把握戰勝,你去能有幾成勝算?只有為父親去,淮南上下才會膽寒,王凌十成韜略發揮不出一成!此戰依舊是攻心?!?/br> 儒鎧輕便華麗,卻依舊讓司馬懿的身形佝僂起來。 司馬懿有四位夫人,正室張春華,生三子一女。 最得寵愛的卻是年輕貌美的柏夫人,生司馬倫。 糟糠之妻張春華漸被司馬懿厭惡,曾開口喝罵:“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張春華一怒之下,絕食自殺,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亦隨張春華絕食,司馬懿只能出來賠罪,事后卻向左右言:“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