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然而精銳如虎步軍不可能給楊崢這樣的機會。 幾員驍將列陣在各自步陣之前,指揮步陣轉向,讓楊崢始終無從下口。 連擊潰一個小步陣的機會也沒有。 輕騎的sao擾還是起到了作用,讓蜀軍無法全力圍攻鄧忠的兩千步卒。 不過這也只能延緩鄧忠被吃掉的時間。 戰場的優勢依然在蜀軍手中。 而且那一千精騎始終不發動,讓楊崢有些忌憚。 環視戰場,步軍的廝殺依舊慘烈。 兩軍陣前血rou早已模糊,尸體堆積成了一個高坡,雙方甲士各踩著尸體沖上去廝殺。 殷紅的血水從尸體下緩緩流淌而出,染紅了青草,染紅了大地。 焦臭與血腥氣混雜在一起,直沖云霄。 風中飄散灰色絮狀灰燼,仿佛夏末時節下起了大雪。 到了這個狀態,人已經不會恐懼,也不會疲倦,紅著眼、咬著牙,用盡所有力氣,刺出手中的長矛。 要么撕裂敵人的rou體,要么被敵人撕裂。 很多人血rou翻卷,臟器掛在盔甲上…… 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挺起長矛向前…… 自黃巾之亂起,天下已經風云激蕩了六十一年。 無數勇士變成了白骨,無數血rou被永無止境的戰爭吞噬。 一年年的征戰,一年年的殺戮,讓每個人都從內到外的強悍。 今日之戰,雖然兵力遠遠不如駱谷大戰,但慘烈程度不遑多讓。 楊崢心中不禁對鄧忠升起了敬意,兩千兵力死死擋住了幾倍虎步軍的猛攻,其強悍程度令人咋舌。 姜維繼承諸葛遺志,九伐中原難以成功,原因或許在此。 王朝上層雖然日漸腐朽,但它的戰士、它的底層并沒有腐朽。 烈日已緩緩西沉,烈焰亦漸漸熄滅。 但濃煙依舊遮蔽天空,讓整個戰場偏向灰暗。 灰色的灰燼仿佛飛雪般落在頭上,楊崢抓下一片,在手中化為虛無。 近一個半時辰的激烈廝殺,雙方都已經有了疲態。 楊崢胯下的戰馬速度也在減弱。 而鄧忠軍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邊緣,被蜀軍逐漸從尸上趕了下來。 大火雖然快熄滅,但青翠的松柏雜草灌木都燃著暗火,濃煙越來越大。 望著蜀軍堅實的陣列,長矛如蘆葦一般林立,雖然沒有弩箭,但輕騎的作用實在有限。 戰場上的有生力量只剩下南面的姜伐野。 楊崢固然可以抽身離去,但鄧忠和姜伐野必然覆滅。 然后蜀軍從容打掃北面脫離禍害的殘軍。 再然后楊崢別想在魏國混了。 想到姜伐野,楊崢心念一動,戰場的有生力量只剩下姜伐野了。 這場大戰,他們一直游離在外圍。 現在到了出力的時候。 楊崢向東面放出兩三百匹戰馬,騎兵跟在馬后大聲呼喊,借著煙霧,營造出要猛攻蜀軍前營的假象,遲滯蜀軍猛攻鄧忠。 半途之上,忽然調轉馬頭,折返向南。 煙霧之中影影綽綽。 一開始戰場上所有蜀軍都在警戒楊崢的騎兵,但這么長時間,人的注意力終究會分散,精神也會疲憊、松懈。 蜀軍大營有姜維坐鎮,自然無懈可擊。 但南面的蜀軍小陣,沒料到楊崢的突然一擊。 此前騎兵多次從他們背后掠過,秋毫無犯。 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逐漸轉向姜伐野的兩千余羌眾。 馬蹄聲陣陣,借著滾滾濃煙,居高臨下,仿佛利劍刺入措手不及的蜀軍步陣中。 楊崢一馬當先,華鋌劍隨意揮砍,就能帶起一蓬血rou。 三百余武衛營心意相通,被壓抑許久的怒氣終于在這一刻釋放。 “殺!” 聲如雷震,血rou橫飛。 這或許是楊崢唯一的機會。 也是最后的機會。 借助濃煙,在姜維看不清南面局勢時,雷霆一擊,擊潰這支步陣,然后與姜伐野的羌眾回合。 而一旦姜維反應過來,那一千多余精騎就會如跗骨之蛆一般殺來。 到時候腹背受敵,楊崢插翅難飛。 機會只有一次,稍縱即逝。 楊崢感覺自己上半身置于烈焰之中,下半身猶如在冰水中行走。 “殺!”情不自禁的怒吼一聲,華鋌劍揮下,一顆人頭飛起。 快一些,再快一些! 楊崢的心在怒吼,每一秒都度日如年。 從騎兵沖入步陣的那一刻起,蜀軍小陣的防御已經無效,長矛調轉不靈,環首刀來不及拔出,便被騎兵無情砍殺。 任蜀軍多么悍勇,已經被鑿穿的陣列,無法形成有效防御。 三百余老卒緊緊團結在楊崢身側,負責切割。 而其他的羌人則興奮的宰殺。 兩炷香的功夫,蜀軍小陣終于在騎兵的雷霆一擊下崩潰了,殘兵四散奔逃。 楊崢心中長長松了一口氣。 率領騎兵南下與姜伐野會合。 蜀軍沒有攻打姜伐野,姜伐野也沒有主動進攻蜀軍。 一直在隔岸觀火。 見楊崢從北面殺出,都吃了一驚。 楊崢目光一掃,羌人似乎見勢不妙,又跑了一些。 只剩兩千人不到。 楊崢來不及多說什么,大聲吼道:“諸位當隨我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