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在絕地,自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而現在通往關中的缺口打開,看到一絲希望,沒人愿意死戰了。 羽箭再次如暴雨一般潑下,比剛才更為猛烈。 后方甚至還有騎兵踐踏地面的聲音。 人群更加慌亂,盔甲、兵器丟了一地。 剛剛還眾志成城,轉眼間就變成了潰敗。 如此形勢,恐怕孫吳復生,也無能為力。 四人被亂軍裹挾,身不由己的被推向山口。 忽然之間,聽見亂軍中有人呼喊,“不要亂、不要亂!” 是曹爽的聲音! 楊崢遠遠望了一眼,只見曹爽、夏侯玄等一干人被幾百親衛簇擁著,狼狽的向北逃竄。 周圍亂軍,哪還管什么大將軍大都督,胡亂沖撞。 就連曹爽身邊的親衛,也有人悄悄逃散了。 大將軍的威嚴早已掃地。 后方鐵蹄滾滾,東西兩側俱有蜀軍殺來。 人群更加慌亂。 危急時刻,楊崢見東面山丘上一桿龐字大旗立起,西面也有一將揮軍抵擋。 勉強阻遏住蜀軍。 然而曹爽的情況更加惡劣,數股蜀軍精銳望著他的那桿牙旗殺來。 這檔口楊崢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自己的命要緊。 跟著亂軍向北逃竄。 還沒跑兩步,就聽見后面曹爽的呼喊:“興云助我!” 楊崢一口老血差點當場噴出來。 這么多人,曹爽怎么就看見自己了? 第九章 讖語 “大將軍乃國家柱石,皇室宗親,不可落入蜀人之手!”令狐盛低聲道。 皇室宗親楊崢承認,國家柱石就有些名不副實了。 不過令狐盛的話說的沒錯,曹爽若是折在此地,恐怕他這個“親信”回去也沒好果子吃。 “楊崢在此,大將軍勿驚!”楊崢拔出長刀,走向中軍。 當然,曹爽不止喊了楊崢一個,還有其他的將領校尉,身邊總算聚集了兩三千人。 不過楊崢總感覺這些人的神色有些難看,宛如上墳一般沉重,如喪考妣。 夏侯玄哀嘆一聲,“遭逢此敗,我等有何面目見天下人?” 楊崢以為他要拔劍自刎,誰知只是哀嘆,就沒下文。 “若非前鋒郭淮退出戰場,我等何以遭逢此???必是司馬懿教唆!”那尖嘴猴腮的文士滿臉怨毒。 其實出征的幾人,也就郭淮一人可稱良將。 可惜這員良將跟曹爽不是一條心。 “玄茂休要再言,司馬太傅一再來信,讓我等退軍,如今又豈能怪他?”夏侯玄一臉正色。 原來這個尖嘴猴腮就是大名鼎鼎的鄧飏、鄧玄茂。 此人為名將鄧禹之后,與何晏、丁謐一起輔佐曹爽。 曹爽輔政之初,克己復禮,低調行事,對司馬懿恭敬有加,事之如子侄,每有大事,必與其協商,二人曾有過一段蜜月期。 后,何晏、丁謐、鄧飏黨附曹爽,風向就逐漸變了。 三人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或浮華,或貪贓,或陰險,逐漸把曹爽帶歪了,時人稱之為臺中三狗。 名將臧霸之子臧艾為求官,以其父侍妾賄賂,一個敢送,一個敢收,鬧得滿城風雨,洛陽人戲稱:以官易婦鄧玄茂。 曹爽爭權,排擠司馬懿,便是出自三人策劃。 這些事情洛陽人盡皆知,楊崢略一回想,腦海中的記憶碎片逐漸匯聚成一個整體。 “此事暫且不論,渡過眼前為妙!”曹爽到底有幾分大將軍的見識,不糾結于眼前。 幾萬人爭過一個山口,擁擠可想而知,很多人都沒擠過去,就被踐踏致死。 后方,蜀軍的騎兵已經趕到,肆意沖殺。 士卒慘叫連連,卻沒有一人回身抵擋。 由此可見軍心亂到什么地步。 “事已至此,不可再拖延,你等護著大將軍速速北還?!编囷r發號施令。 然而周圍士卒看向他的目光里充滿了不屑和憤怒。 做人能混到這個地步,也算是不容易。 想其先祖鄧禹為云臺二十八將之首,輔佐光武中興漢室,沒想到后代退化至此。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此言非虛。 不屑也罷,憤怒也罷,周圍士卒都照做了。 一群人在亂軍中蝸牛一般向前涌動。 而三面蜀軍都望著牙旗殺來。 鄧飏似乎發現了端倪,勸道:“大將軍,此乃非常之時,可棄牙纛儀仗,輕兵向前?!?/br> 曹爽斷然道:“牙纛儀仗乃三軍威儀,旗在,三軍才知本將在,旗不在,軍心立時崩潰,忠勇之士亦不能持!” 楊崢忍不住刮目相看,暗想曹爽還是有幾分膽色的。 誰知鄧飏眼珠子一轉,目光在眾人間掃來掃去,落在楊崢身上,嘴角勾起一絲詭笑。 楊崢身上頓時升起陣陣涼意,仿佛被毒蛇盯上。 “大將軍果然智勇,然大將軍乃國之干城,大魏不可一日無大將軍,旗號可留于此,著一勇將穿大將軍盔甲,守護牙纛,大將軍先行出沈嶺!”鄧飏拱手道。 “此言不錯,昭伯乃先帝托孤重臣,不可立于險地?!毕暮钚哺胶偷?。 曹爽屬于典型的耳朵軟,剛才的一絲主見迅速消退。 還沒說話,鄧飏就搶先道:“楊將軍忠勇可嘉,青木峽一戰神勇無敵,傷而不死,必有蒼天護持,此重任非楊將軍莫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