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當然,如果誰敢死鴨子嘴硬,拒不配合,那還是得殺,而且連帶他們的家人都不能放過! 一眾宵小又陰晴不定的思索了一番,最后竟然是馬士英率先開口道:“史大人,我相信你的為人,你的確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罷了,罷了,是非成敗轉頭空,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利祿,終究轉眼成空,我追逐功名利祿半生,是該回去好好陪陪家人了?!?/br> 他這意思就是認栽了,屈服了,不爭了。 史可法聞言,毫不猶豫的下令道:“來人,松綁,筆墨伺候?!?/br> 馬士英也不啰嗦,松綁之后立馬就拿起茶幾上的毛筆刷刷刷寫起來。 方國安見狀,連忙認栽道:“史大人,我也想通了,爭來爭去實在太累了,我還是回去養老算了?!?/br> 史可法同樣毫不猶豫的下令道:“來人,松綁,筆墨伺候?!?/br> 很快,在場的一種宵小紛紛認栽,他們都根據史可法的要求或多或少寫了幾封信,命令手下又或是規勸同僚歸順新皇,聽候朝廷差遣。 有了這些信,接下來就好辦了。 史可法直接拿著馬士英的親筆信,帶著手下五萬人馬往安溪一壓,馬士英手下人馬果然沒做任何抵抗,乖乖上繳了兵器,接受整編。 黃得功則拿著方國安的親筆信,帶著手下五萬人馬往桐鄉一壓,浙黨聚集起來的人馬也沒做任何抵抗,全部乖乖接受了整編。 至此,浙江的問題差不多算是解決了。 沒了武力的支撐,浙江地方官員再冥頑不靈,對抗永盛朝廷,那就真是找死了。 他們都是人精,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再加上馬士英和方國安等人的親筆信,浙江地方官員幾乎是望風而降,納頭便拜,根本就不敢在新任巡撫史可法面前說半個“不”字。 一切貌似都相當順利,不過,有件事還是令史可法頭疼不已。 那就是,潞王朱常淓和魯王朱以海怎么處置。 這兩可都是藩王,他惹不起??! 他率軍收復杭州和臺州之后,甚至都不敢派人去抓人家。 他只能命人圍住人家居住之地,隨即上奏朝廷,請皇上定奪。 朱器圾其實也頗為頭疼,這倆藩王,殺肯定是不能殺的。 如果是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殺了也就殺了,現在誰都知道人家落他手里了,他再殺,絕對會留下惡名。 但是,這兩人也不能就此放過。 不說這兩人以后還有沒有勇氣靖難稱帝,光是兩人的藩屬就是個后患。 兩個藩王,那可是數百萬畝的封地,而且,他們還會不斷的繁衍生息,兼并土地,如果任他們這么搞下去,遲早會出問題。 現在的藩王已經沒幾個了,除了這潞王和魯王,好像就剩下桂王了,這個時候,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時機。 如果等天下太平,他再逮住這些藩王整,那又要落人口實了。 問題,到底怎么處置這兩個藩王呢? 朱器圾皺眉沉思了半天,終于想出個辦法來。 他親筆寫了封密旨,直接命密衛送到了史可法的手中。 史可法打開密旨一看,不由目瞪口呆。 皇上此舉,著實有點讓人無語。 不過,這樣也好。 他也知道藩王是禍害,留之不得。 正好,這會兒浙江也差不多全部收復了,是時候兌現承諾把馬士英和方國安等人放了。 他直接命人將馬士英和方國安等人請到巡撫衙門的書房之中,一番寒暄之后,便開門見山道:“你們的表現都不錯,浙江也差不多平定了,按理我現在就應該放你們回去養老了,不過,你們得給我個由頭才行?!?/br> ??! 由頭? 方國安忍不住問道:“史大人,請恕在下愚昧,不知這由頭是什么?” 史可法微微笑道:“你們如此這般,我便有由頭放你們歸去了?!?/br> 很快,馬士英和方國安等人紛紛上奏,潞王和魯王欲圖謀不軌,逼迫他們聽從號令,反抗朝廷。 他們的意思,我們是無辜的,我們都是被逼的,都是潞王和魯王想造反??! 朱器圾收到奏折,龍顏大怒。 他當即下旨,昭告天下,潞王和魯王意圖謀反,罪不可恕,但念及其皇室宗親的身份,赦其死罪,貶為庶民,送去鳳陽守陵! 潞王和魯王真是比竇娥還冤??! 他們可沒想過靖難,更沒想過造反,他們就是馬士英和浙黨手里的棋子而已。 沒辦法,誰叫他們是藩王呢! 第385章 奪兵權 揚州城外,當初建奴扎營之處此刻依舊是營帳連綿,瀚如煙海,一眼都望不到邊際。 當然,這些營帳并不是建奴大軍扎下的。 這會兒建奴多鐸軍團都被殲滅了,在此扎營的戚家軍、禁衛軍、左良玉手下投誠而來的十余萬正規明軍,劉良佐、劉澤清手下俘虜而來的人馬,以及馬士英、方國安等人手下投誠而來的人馬等等。 總之,這里就是個大型軍營,里面正在整編的各類人馬足有三十多萬。 朱器圾之所以把俘虜和投誠而來的人馬全部集中在這里,主要是因為這里水路交通方便。 這里不但瀕臨長江,而且還連接著京杭大運河,不管是從西面的江西、湖廣,乃至巴蜀調集人馬,還是北上攻打建奴都相當方便,而且糧草輜重等物資運過來也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