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第207章 五年平遼變成一個笑話 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就這么屈服了,朱器圾這趟東番之行是簡直不要太順利,這個時候,袁崇煥在遼東卻難受的要死, 為什么呢? 因為他在崇禎面前夸下???,說什么五年能平遼,但是,一年多過去了,他就連近在咫尺的廣寧都沒收復。 廣寧可是個關鍵,因為錦州到遼陽一線,就一個重鎮廣寧,如果能收復廣寧,他就能一路打到遼陽,遼東大半領土就收復了。 問題,他就是拿不下廣寧,或者說,有人不愿配合他拿下廣寧。 這個人,就是毛文龍。 應該說,一開始的時候,袁崇煥對毛文龍還是寄予了厚望的,因為毛文龍手下的東江軍著實英勇善戰。 天啟朝,毛文龍自開鎮東江之后便四處出擊,不斷在建奴后方sao擾,一度曾拿下金州、復州、義州、旋城、寬甸等地,歸附他的遼東軍民最多的時候達到了百余萬,東江軍最為強盛之時,據說有十余萬之眾。 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遼東經略熊廷弼曾稱贊毛文龍:管鐵騎營加銜都司毛文龍,棄儒從戎,志期滅虜,設防寬叆,凡夷地山川險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無不精通,實武牟中之有心機,有識見,有膽略,有作為者,豈能多得! 內閣大學士,薊遼督師孫承宗也曾稱贊毛文龍:文龍以孤劍臨豺狼之xue,飄泊于風濤波浪之中,力能結屬國,總離人,且屯且戰,以屢挫梟酋。且其志欲從臣之請,牽其尾,搗其巢。世人巽軟觀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獨以為可擒與,真足以激發天下英雄之義膽,頓令縮項斂足者慚死無地。 可見,毛文龍是真有本事,東江軍是真的英勇善戰。 袁崇煥之所以敢夸下??谡f什么五年平遼也不是純吹牛逼,他認為,以關寧軍十余萬之眾再加上東江軍十余萬之眾,對付建奴,足矣。 畢竟,建奴這會兒能組織起來的人馬最多也就十萬之眾,雖說八旗精銳戰力強悍,關寧軍和東江軍也不是吃素的。 當初,他可是以一萬殘軍頂住了建奴五六萬大軍的猛攻,取得了寧遠大捷,現在,二十余萬關寧軍和東江軍聯合起來,能干不過建奴嗎? 他認為,能! 所以,抵達遼東之后,他便開始整軍備戰,準備合關寧軍和東江軍之力擊敗建奴,收復遼東。 他的戰略很簡單,那就是聲東擊西,讓建奴疲于奔命,然后借機收復失地。 也就是讓毛文龍率東江軍在建奴后方大造聲勢,頻頻出擊,不斷sao擾金州、復州、旋城、鎮江、義州、寬甸等地,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讓建奴疲于奔命。 這樣,他就可以趁建奴主力被牽制,一舉收復廣寧,再從廣寧一路打到遼陽,最后與毛文龍合兵一處,奪回遼陽和沈陽。 這個戰術按道理來說是沒問題的。 畢竟,毛文龍在天啟朝的時候曾率東江軍拿下金州、復州、義州、旋城、寬甸等地,這會兒只是讓人家虛張聲勢,吸引建奴主力,難度應該不大。 而且,他也曾率關寧軍與建奴主力大戰了兩回,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如果建奴主力都被毛文龍吸引過去了,他拿下廣寧然后一路殺到遼陽難度應該也不大。 問題,每當他命毛文龍出擊的時候,毛文龍卻總是以各種借口推脫,不肯出兵。 這下,他就相當的難受了,毛文龍不出兵,他就沒法出兵??! 因為毛文龍只是負責佯攻,無需真的跟建奴拼命,而且,毛文龍手下還有不少戰船,機動能力非常強,建奴主力一到,他們便可以溜之大吉。 而他就不一樣了,他如若出兵,那就是去跟建奴拼命,攻城拔寨啊,萬一被建奴主力伏擊,那可就完了,他可不是王化貞那種愣頭青,自以為光憑關寧軍就能干翻建奴。 他還是比較謹慎的,他相當清楚,只有靠東江軍牽制建奴主力,他才有可能收復廣寧、海州等地,要不然,他跑去攻打建奴駐守的城池就很有可能腹背受敵,一敗涂地。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他對毛文龍那是有求必應,只求毛文龍快點出兵。 毛文龍說歷年的軍功獎勵都沒發,士氣低迷,他便親自跑到皮島鼓舞士氣,并根據軍功獎賞了東江軍將士三千五百七十五名,軍官三兩到五兩,士卒一錢到一兩。 毛文龍說糧餉欠缺,無法出征,他便籌集了餉銀十余萬兩,發與東江。 這些銀子雖然與朝廷承諾的軍功獎勵和東江軍應得的糧餉出入甚大,但好歹也能維持一兩個月不是,這會兒遼東可是糧餉奇缺,他能摳出這么多銀子來給毛文龍已屬不易了,這一下,毛文龍總該出兵了吧? 沒想到,毛文龍收了銀子還是不出兵,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天啟朝如同猛虎一般逮著建奴一通狂咬的毛文龍為什么到了崇禎朝就變成一只病貓了呢? 難道真的是糧餉不夠,軍功獎勵沒發,軍心士氣低迷? 其實,壓根就不是這么回事,袁崇煥哪怕把糧餉和軍功獎勵給毛文龍補齊了,毛文龍還是不會出兵的。 因為,他們就不是一路的。 袁崇煥是東林黨侯恂提拔的,又是東林黨孫承宗培養的,復起又是東林黨錢龍錫力薦的,妥妥的東林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