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這時候,荷蘭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懼色,他們真沒見過這么不要命的“土著”,很多人明明被子彈擊中,鮮血狂飆,臉上竟然沒有絲毫痛楚之色,有的只是無上的榮光,好像被打死了能進入天堂一般。 通譯都被人家給扣了,他們哪里知道,俞咨皋喊得是什么。 大丈夫報國,就在今日! 為國捐軀,人家提起來都會豎起大拇指,敬畏他們是條漢子。 如果在紅毛番面前都畏畏縮縮,臨陣脫逃,就算能活著回去,也會被人指著背皮罵??! 明軍將士那是相當的有血性,一旦被激發出來,那著實嚇死個人。 數十條小船數千將士這么不要命的沖鋒,幾百桿火繩槍如何能抵擋,很多荷蘭士兵都只放出了一槍,還在裝填彈藥呢,明軍的小船便如同蟻群般圍上來了。 緊接著便是一陣火雨,什么火箭、火把、火油布,甚至是點著的柴火,那是雨點般的砸向荷蘭人的戰艦。 這個時候的船可都是木制的,一旦著火,那就是干柴烈火??! 很快,五艘戰艦相繼被點著,荷蘭人嚇得,連忙調轉船頭往九龍江入??诜较虺啡?。 數十艘小船依舊如同蟻群般死咬著不放,不斷的圍在四周,射火箭,丟火把、火油布和柴火。 結果,荷蘭是憑借龐大的船身擠出了狹窄的河道,來到了九龍江入???,借著水流和風勢逃了出去,不過,五艘戰艦全部被點著了,什么桅桿、風帆、船艙全部被燒得一塌糊涂,就算最終撲滅了大火,也沒什么用了。 這一下,荷蘭人嚇得再也不敢圍堵九龍江的入??诹?,要是明軍再不要命的來燒一回,他們剩下的兩艘戰艦和八艘武裝商船估計都要被燒成沒用的舢板了。 荷蘭人是退了,但是,他們并沒有退回巴達維亞。 他們只是退回了澎湖,在那里,他們早已修筑了無數的工事和堡壘,自然要用來負隅頑抗一番。 南居益收到消息之后,又犯難了。 荷蘭人不退出東南海域,大明的堪合貿易就沒法展開啊。 這幫家伙,說白了就是海盜,只要大明的商船敢出海,他們絕對會沖上去搶,而這時候大明水師根本就無力與之在海上對陣??! 怎么辦呢? 第156章 神瘋顛倒(下) 明朝是實施海禁,不過海禁的意思并不是代表斷絕一切海外的生意往來,海禁是對于普通老百姓或者普通商戶來說的,朝廷或者說官方其實一直都在做海外的生意。 比如江南織造的絲綢,景德鎮官窯的瓷器,官營的茶葉等,都是出了名的大明特產,世界各國貴族都趨之若鶩,而且這些東西利潤都很高,大明朝廷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放著這錢不賺呢。 大明朝廷其實一直都在從事海外貿易,而且每年都能從東瀛、南洋諸國,甚至是歐陸列強那里賺取不少白銀。 特別隆慶開海以后,大明朝廷還特許了一批商戶申請堪合,從事海外貿易,從而增加朝廷稅賦,東南沿海諸省也因此受益,變得日益富足。 可以說,海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就是萬歷初期中興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說到了天啟朝,由于監管太監和官員的貪腐,海外貿易已然大不如前,但是,每年還是能給大明朝廷帶來幾十萬兩的收益。 也就是說,如果任由荷蘭人占據澎湖,如同海盜般肆無忌憚的劫掠大明商船,大明朝廷每年最少要損失幾十萬兩。 這會兒大明朝廷到處都需要用錢,自然不能讓荷蘭人把海外貿易給攪黃了。 南居益無奈之下只能調集福建沿海都司衛所所有的戰船,準備跨海遠征了。 最終,他足足調集了兩百多艘戰船,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船隊,將萬余精銳一股腦全部運送到了澎湖。 當然,這些戰船都是類似車輪舸和蜈蚣船的小型海船,上面也沒裝備火炮。 如果大明水師還是全盛時期,火槍火炮裝備齊全,荷蘭人就憑七艘戰艦和八艘武裝商船入侵東南沿海,那簡直就是找虐。 問題,現在大明水師的家底都被敗完了,火槍和火炮也被敗光了,人家荷蘭人卻躲在堅固的工事甚至是城堡里面,憑借現有的冷兵器,明軍怎么跟人家打呢? 這個問題,如果參照螨清末期清軍的表現,那的確是沒得打了。 幾百洋人,火槍火炮裝備齊全,躲堅固的工事和城堡里面,你手持冷兵器去進攻,這不找死嗎? 其實,這是無能的螨清給人造成的錯覺。 這年頭的火槍和火炮威力并沒有那么夸張,就算手持冷兵器也是有辦法戰而勝之的。 明軍這會兒雖然沒有火槍和火炮,但是,對火槍和火炮的性能卻相當的了解,就算手持冷兵器,他們也有辦法對付火槍火炮裝備齊全的荷蘭人。 比如,將冬天的厚棉衣或者棉被用水浸濕披在身上,火槍子彈基本就打不透了,基本上只要不被火槍子彈打臉上就不用擔心受傷。 又比如,幾個人合力推著裝滿沙土的槽車往前沖,基本就不用害怕被炮彈傷到了,因為這會兒的炮彈差不多都是生鐵實心彈,砸到厚厚的沙土上,最多砸出個坑來,根本就傷不到后面的人。 俞咨皋率上萬明軍精銳就用這些土辦法與敵人展開了生死搏斗,將荷蘭人修筑的工事一個個拿下,慢慢將所有荷蘭人逼進了唯一的城堡,風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