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趙正道瞬間石化。    其實,小孩子玩尿并不奇怪。    在鄉下,很多熊孩子無聊的時候都會撒泡尿撒地上和泥巴玩。    俗稱,和尿泥。    問題,王爺,您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您是王爺??!    王爺,和尿泥!    這話傳出去,會笑掉人大牙的。    他只能苦口婆心的勸道:“王爺,您已經長大了,不能再和尿泥玩了,萬一傳出去,人家會笑話你的?!?/br>    你才和尿泥玩呢!    朱器圾無奈的道:“你不會跟人家說是用來澆菜的嗎?”    這個,倒還說得過去。    趙正道也有些無奈的道:“王爺,真要買?”    朱器圾沒好氣的道:“當然要買?!?/br>    這尿,怎么買???    倒不是說這尿貴的王府都買不起,恰恰相反,這尿就不值錢,誰沒事賣尿??!    對了,有種尿還真有賣的。    趙正道小心的問道:“王爺,您是要買童子尿嗎?”    朱器圾翻白眼道:“什么童子尿,我要童子尿干嘛?只要是人拉的,什么尿都行!”    唉,行吧,只要你不發瘋,玩尿就玩尿吧。    趙正道無奈,只能帶著兩個兒子去買尿了。    這尿真不值什么錢,周圍的老百姓一聽說是王府用來澆菜的,都不肯收錢,白送。    還是趙正道每家硬塞了幾文錢這兩百斤尿才花去幾十文錢。    不過,這尿的味道就......。    不說也罷。    尿買回來之后,朱器圾又急吼吼的吩咐道:“趙伯,你再去買十斤熟石膏粉和一百斤骨頭回來?!?/br>    熟石膏粉,好說,問題這骨頭。    趙正道無奈的問道:“王爺,您要什么骨頭???”    朱器圾再次翻白眼道:“我沒說什么骨頭就是什么骨頭都行啊,雞骨頭、豬骨頭、牛骨頭、魚骨頭都行,只要是骨頭就行?!?/br>    好吧,那就去找找看有什么骨頭買吧。    這天,浙川縣城里的屠夫都笑開了花,因為平時搭給人家都不大想要的豬骨頭全賣光了。    郡王府的人全包了,不管什么骨頭都要!    骨頭買回來之后,朱器圾又讓王氏和劉氏幫忙,架了兩口大鍋,把買回來的骨頭全煮熟,刮干凈上面的rou筋,去掉浮油,又一股腦全敲碎,這才連帶湯水全倒進一個裝尿的壇子里面。    緊接著,他又讓王氏和劉氏燒了幾十斤熱水,把熟石膏粉倒里面攪和了一陣,這才倒進另一個裝尿的壇子里面。    直到兩個壇子都不冒熱氣了,他這才命趙正道把兩個壇子全封住。    話說,他這是干嘛呢?    他這個樣子,也不像是在玩尿??!    因為,尿他根本就沒去動過,豬骨頭什么的,他倒是折騰了半天。    其實,他并不是在玩尿,他是在造土化肥。    他這是在準備培育紅薯和土豆的種苗呢。    自從張能舉的家產全部張氏以唐王府的名義收回去之后,他就明白了,這錢糧,靠搶,貌似有點不靠譜,要想籌集足夠的錢糧培養自己的勢力,還得靠自己去掙,去種。    掙錢的法子他已經想到了,那就是販賣私鹽。    種糧食的法子他也想到了,那就是改良土豆和紅薯種苗,然后大規模種植。    這兩樣東西可不得了,畝產動不動就是幾千斤,而這會,大明境內,不管是大米小米,還是小麥什么的,畝產最多也就四五百斤。    也就是說,他只要把土豆和紅薯的種苗改良之后推廣開來,糧食畝產量瞬間就能翻十倍。    而土豆和紅薯對土質和水源的要求都不高,他那三千畝封地就能載種,甚至,就連山坡上都能載種。    這樣算下來,養活十來萬大軍,光憑他的封地和浙川四周的山地就足夠了。    這會兒已經到了秋紅薯的育苗時間,土豆的育苗時間也快到了,錯過這段時間,他又得等上半年左右。    所以,他才會急匆匆的造土化肥,準備改良土豆和紅薯的種苗。    至于土豆和紅薯的原種苗從哪里來,這個倒是不用他cao心。    他已經讓范榮去買了。    其實,土豆和紅薯早就已經被人從南洋引進到大明了,只是由于這個時候的農業科技比較落后,土豆和紅薯的產量一直上不來,所以才沒多少人載種。    至于怎么改良土豆和紅薯的種苗,提高產量。    這點,對于朱器圾來說并不難,因為前世他就是農業大學畢業的,育種、育苗、改良作物,他都懂,甚至,怎么制造土化肥來增產他也頗有研究。    骨粉其實就是磷肥的一種,加上尿之后,再密封儲存幾天,就是一種很不錯的復合肥了,這東西用來增加作物產量和改善作物品質效果都相當的好。    熟石膏粉和尿攪和在一起密封個十來天,肥效就相當于常用的氮肥硫酸銨,這東西能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增強作物對災害的抵抗能力。    有了這兩種肥料,土豆和紅薯的畝產達到四五千斤都不是問題。    這些,他都沒法和趙正道解釋,所以,他只能用老辦法,裝瘋,省得人家疑神疑鬼。    第12章 瘋出南陽    監軍,并非明朝所獨有,不過,太監監軍卻是明朝獨創,而且監軍太監權力之大也是歷朝歷代都罕見的,有些時候,監軍太監的權力甚至在主帥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