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規模很隆重。 在朱瞻基決定去福建寧德之前,太子朱高熾已經著人提前通知沿途了——尤其是這一次是明天號的第一次客運,意義更大。 所以要確保安全。 否則以朱瞻基的尿性,哪會帶著兩百親衛隊,一個人單槍獨馬就走了。 浙江承宣布政司使,是一個黃昏想都沒想到的人。 大才子解縉! 這位恃才傲物的大才子,編修永樂大典后,前前后后得罪了不少人,尤其得罪了朱棣,不過朱棣念他有才華,所以解縉被貶到了交趾去。 在交趾那邊,和黎利打了不少交道,后來又和劉寧然于謙接觸交道——官場出世,這還真不分年齡的聞道有先后,反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劉寧然和于謙的年紀都比解縉小,但接觸多了,解縉悚然發現,在官場上,這兩人身上都有他需要學習的閃光點。 而才華上…… 解縉不得不承認,這兩個年輕人一點也不比他差。 所以解縉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許多,也漸漸擺脫了恃才傲物的毛病,沒辦法,由不得他傲氣,因為解縉倏然發現,才華重如劉寧然和于謙,在官場上也沒有盛氣凌人。 解縉圓滑了,可也泯然眾人矣了。 但是,大明卻因此多了個明臣——是明臣,而不是直臣,更不是顧獨坐顧佐那樣的剛烈臣子,所以顧獨坐顧佐一輩子呆在了督察院。 而解縉是不想去督察院的。 他現在的理想就是進入六部當一個尚書,而他一直恃才傲物不將天下人都放在眼里的話,別說尚書了,他恐怕得一輩子在交趾那邊。 所以解縉改變了,然后他就升華了。 永樂十五年,浙江承宣布政司使孫雋因病致仕,結果忽然薨在回老家的路上,讓朱棣很是感觸,厚恤孫雋家人,又給孫雋贈美謚,當然,配享太廟什么的,孫雋還沒資格。 孫雋死后,浙江承宣布政使的職位空缺,最后還是于謙和劉寧然兩人聯名舉薦解縉,朱棣一看,好家伙,我大明雙璧聯名舉薦解縉,這家伙是脫胎換骨了? 又想到解縉畢竟編修永樂大典有功,就把他從交趾調回來罷。 于是解縉回到浙江。 先當了副使,權兼浙江承宣布政司使的職權,過了一兩年,由太子朱高熾舉薦,朱棣當時還意外來著,解縉以前是支持朱高煦的,現在太子竟然舉薦他。 看來解縉是真的蛻變了。 于是解縉成了正兒八經的浙江承宣布政司使,不過朱棣也不完全放心,給解縉配了個副手,這個副手黃昏也認識。 胡廣。 就是朱棣入應天城之前,在吳溥家里和王艮、解縉秘密會談,口頭上要殉國建文的胡廣,也是吳溥的鄰居,不過當夜就喊妻子照看好豬圈的豬,說兵荒馬亂的免得豬跑了…… 當夜,王艮殉國。 而解縉馳謁朱棣,在方孝孺不肯寫詔書的情況下,解縉寫了一封。 胡廣么,也是各種舔朱棣。 可惜下場不好。 要不是后來大明擴張太快,人才需要太大,胡廣在朱棣朝內大概是怕不到四品,不過造化弄人,迫于人才壓力,朱棣不得不用胡廣,所以這么多年仕途磨礪下來,胡廣也到了三品。 人品且不說。 胡廣的才華和能力是有的,畢竟也是科舉一甲狀元。 第1383章 愛國主義教育 解縉和胡廣帶著一眾布政司官吏,將太孫和黃昏等人迎到城里,然后設宴洗風,期間,胡廣的態度自不必多說,連解縉都圓滑許多,知道拍朱瞻基的馬屁了。 當然,也沒漏了黃昏。 盡管胡廣心里和膈應——曾幾何時,黃昏住在吳溥家里的時候,還只是個屁股上長著青毛的小子,現在卻已是大明國公了。 甚至可以說是只手遮天的人物。 他做的一些事,換成其他人來做,殺頭都不過分,可這小子不僅活得好好的,還成了國公,又是大明首富,甚至還讓天子下旨,破例讓他雙正妻雙平妻。 不服不行。 反正胡廣拍馬屁是非常到位,不露痕跡的那種,黃昏都差點誤以為自己有胡廣的說那么牛逼——盡管老子確實很優秀。 但胡廣說的那什么凌絕臣子巔,管仲提鞋子牙掌鞭范蠡磨墨,說的黃昏還是有點臉紅。 倒是解縉。 雖然圓滑了,但還沒有到胡廣那么不要臉的地步。 說話還是比較含蓄。 但這種含蓄,恰好讓朱瞻基和黃昏兩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人都是這樣,有時候面對別人的太過殷勤,都會覺得別扭。 從這點來看,解縉現在的為官之道,猶在胡廣之上。 劉寧然和于謙對解縉的影響著實巨大。 黃昏和朱瞻基也不是那種迂腐的人,接風宴上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睡的……嗯,解縉和胡廣還是懂事,沒敢安排。 太孫殿下,哪能狎妓。 至于找什么清白的良家閨女來陪床,這種事也不敢做,被朱棣知道了,幾個腦袋都不夠砍——天室皇家未來太孫,豈能輕易和民間女子有染。 龍種外流,誰擔得起責任。 而黃昏么……誰都知道,咱們的鎮西公何須找女伎來解決生理問題。 而送錢這些,解縉和胡廣更是想都不想,朱瞻基是太孫,你給他送錢,不是把證據放別人手里,而黃昏又是大明首富,缺你那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