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黃昏笑道:“也許是忠,也許是職責,又也許是愚蠢,誰知道呢,不去評判,不論怎么說,不從立場看,有些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br> 朱允炆低聲念了一句我佛慈悲。 黃昏緊緊的盯著朱允炆,“我佛慈悲?也對,也不對,該慈悲的天子君王,是遠在順天的永樂陛下,是近在咱們身邊的太孫殿下,只要他們慈悲,則天下太平,然而,大師,你既修佛,也應慈悲為懷才是?!?/br> 頓了一下,“佛家有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無數人為了大師而無畏赴死,那么大師你呢,可曾愿意為了那無數人,以身伺鷹?” 朱瞻基頓時緊張起來。 胡濙也面色凝重,福建寧德這邊的事情能不能完美落幕,就看朱允炆接下來如何決定。 他一個人,牽涉的卻是數萬人的性命。 朱允炆定定的看著黃昏,又看了一眼朱瞻基,朱瞻基微微頷首,“是皇爺爺授權,此事由鎮西公全權處理,戶部工部和兵部,都要全力配合?!?/br> 朱允炆略有意外,看向黃昏,“鎮西公好氣魄!” 黃昏淡然一笑,“談不上,只是覺得此事沒有外人想的那么復雜,我也不相信陛下會因為這么一件事來殺我滅口而已?!?/br> 朱允炆說黃昏有氣魄,其實就是指這件事確實太過重要,朱棣作為一個天子,絕對不允許這件事流傳到民間去,那么經手的人必然是朱棣絕對信任的心腹。 朱瞻基就不說了,朱家人。 胡濙也為了此事奔跑了十余年,對朱棣的忠心是用十多年時間檢驗出來的,也不用擔心,那么黃昏就是唯一朱棣不能完全信任的人。 何況黃昏如今勢大,將來若是有反心,也能用此事作文章。 那么朱棣滅口也是情理中事。 朱允炆忍不住嘆道:“大明妖臣,果然名不虛傳,千年之后,世人說起這永樂盛世,必然繞不開大明妖臣四個字?!?/br> 黃昏笑而不語。 當然繞不開了。 實際上,數百年后的后人再看明初這段歷史,大概黃昏兩個字比永樂兩個字還要重要,連國之瑰寶《永樂大典》上都有我黃某人的大名。 朱允炆也不再和黃昏兜圈子,直接道:“鎮西公說的以身伺鷹,貧僧其實早已謀定此心思,只是此事牽扯到四叔想要的東西,而貧僧縱然慨然赴九泉,四叔也絕然不會就此放心,那么在寧德已經整個福建境內追隨貧僧的上萬忠義之士,他們勢必遭受四叔的清洗,加上他們的家眷,這就是數萬人的性命,貧僧每念及此,便心有不平,是以便以四叔想要的那件東西作為條件,然鎮西公忙碌,此事一拖再拖,但愿此次能解決此俗事?!?/br> 朱棣想要的東西? 牌坊。 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也是朱允炆唯一敢和朱棣談判的底牌,但恰好是這底牌,拿捏住了朱棣,讓他不得不選擇讓黃昏來處理這事。 否則…… 福建這邊早就是一場大清洗了。 黃昏聞言頻頻點頭,待朱允炆說完,作沉吟狀,“其實大師的想法我知道,陛下的想法——”看了一眼朱瞻基和胡濙,道:“其實我也知道?!?/br> 揣摩圣意可不是小罪。 朱瞻基和胡濙假裝沒有聽見,傻子才在這個時候給黃昏下套。 黃昏繼續道:“此事其實無解?!?/br> 第1351章 妥協 朱允炆沉默不語,個種緣由,其實大家都清楚,所以朱瞻基來了福建寧德大半年了,此事依然還是得等鎮西公從中南半島回來。 簡單點說,朱棣有點投鼠忌器,怕朱允炆真的一不做二不休,讓追隨他的人大肆宣揚“永樂弒侄奪位”,這樣靖難就立不住根腳。 也就是說,是忌憚大清洗不徹底。 若是有人敢對朱棣保證能徹底清洗福建的建文勢力,那這邊就血流成河了,哪會把大明的堂堂太孫困頓在這邊。 另一邊的朱允炆,則是害怕朱棣言而無信,他自戕之后,朱棣依然進行一場大清洗,那追隨他的數萬人之眾,將無一幸免。 朱棣不相信朱允炆。 朱允炆不相信朱棣。 所以此事無解。 朱瞻基和胡濙見狀,知道黃昏還在氣勢上拿捏建文,倒也沒敢吱聲,就看黃昏接下來怎么cao作——反正只要此事能解決,兩人就要燒高香了。 在朱棣眼中,解決此事后,朱瞻基當然更被寵愛。 胡濙也是大功一件。 現在已經是侍郎,回到京畿,只要機會合適,那就穩妥的六部尚書。 黃昏見朱允炆沉默,也不再言辭。 許久,朱允炆才道:“既然此事無解,鎮西公此來何意?” 黃昏笑瞇瞇的,“就是路過?!?/br> 就欲起身告辭。 朱瞻基和胡濙都懵了,我擦,你不是來解決問題的么,怎么才三五句話就要告辭了,這毫無誠意嘛,不過朱允炆畢竟是當過幾年天子的人,豈能猜不透黃昏這點小心思,道:“鎮西公也不用拿捏貧僧了,貧僧說過,愿意以身伺鷹,所以鎮西公有什么話,不妨直說罷,沒必要兜兜轉轉浪費時間?!?/br> 黃昏有些尷尬。 他確實沒想到,朱瞻基和胡濙都看出自己的意圖,被朱允炆看出來了,果然,當過天子的人就是不一樣。 咳嗽一聲,“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說了,此事要解決很簡單,首先我們要明白此事的癥結之處:心結,是陛下的心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