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當然,那一場耗時兩年左右的戰爭,我軍也讓敵軍指揮官一臉懵:原來戰爭還能這么打? 反正是雙方都受到了教訓。 然后,我國軍界就有了火力不足恐懼癥,以至于后期是火器研發,都是盡可能的提升火力——所以才有窮則精準轟炸,富則火力覆蓋的說法。 想到這里黃昏補充了一句:“我中華神州要想得到千年的安寧,閹割日本勢在必行,也必須將日本和朝鮮半島掌控在手,所以二殿下,你去日本是重中之重啊?!?/br> 朱高煦無暇回應,他在看太孫沖鋒。 朱瞻基確實準備沖鋒了。 因為騎軍的八千騎軍,已經徹底被己方的火器給打崩了,前赴后繼的赴死,戰損達到了四成左右后,陣型就崩潰了。 已經沒人沖鋒,都在向后面逃。 而后面的兩萬多步卒還沒反應過來,就發現前面的騎軍怎么在向后面撤退了,但士卒也沒幾個傻子,一見這狀況,就知道前面崩了。 哪還會繼續去沖鋒陷陣。 送死也不是這樣送的。 于是乎也開始扯呼——步卒的那些將領面對大軍的全線崩潰,根本沒有一點辦法,甚至有的將領比士卒跑的很快。 兵敗如山倒,就是這么來的。 朱瞻基目睹此狀,知道再不沖鋒,就要放跑大量敵軍了,雖然大勝,但就這么讓敵軍殘部安全退走,戰略威脅意義沒有達到。 果斷下令。 五十門機槍停止射擊,機槍手拱衛著機槍,在原地集合修整。 而剩下的九千多士卒,開始追擊。 朱瞻基身先士卒。 他沒有拿火銃,直接提了一桿長槍,一馬當先一襲白盔甲,帥氣的一批,如一根離弦之箭,徑直向著前方射出。 后面,九千多大明騎軍亦如浪潮一般洶涌而出。 追擊! 騎軍追擊,是最容易殺敵的時候,不管對面的是騎軍還是步卒,一旦潰敗,被騎軍從后面追擊,幾乎都是待宰的羔羊。 何況還有火銃這種遠程殺傷武器。 戰事立即呈一邊倒。 在朱瞻基的指揮下,大明九千多兒郎分成三股,一股三千人左右,由朱瞻基親自率領去追擊科兒失的騎軍——這比較麻煩,因為對方也是騎軍,而且雙方還有一段距離。 但并非沒有戰功可撿。 敵軍的戰馬已經沖鋒了一次,體力上劣勢于大明戰馬,只要這么追下去,遲早是會被攆上,不說全殲這八千騎軍,加上之前的殺傷,這八千能有三千人活下來,就是僥幸。 另外一邊,朱瞻基指定的兩名指揮,各率領三千人左右,一左一右去追擊敵軍的步卒——這也有點難度,因為敵軍步卒根本沒來得及投入戰場,撤退的時候還呈完整陣型。 不過隨著撤退的距離增加,加上大明騎軍進逼帶來的威脅,這兩萬多騎軍的陣型很快就亂了。 行軍保持陣型很考驗主官的能力。 而撤退更考驗領兵者的能力。 什么前軍變后軍,在這種潰敗的撤退下,都只是紙上談兵——士卒的軍事素養沒有那么高,也沒那么整齊。 只要有一撥人亂跑,很快就會帶動所有人亂跑。 所以兩萬多人,很快變成了兩萬多遍野的豬,沒了章法,自顧著不要命的逃竄,而他們這樣的撤退,注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從邁騰到后方中軍,尚有三四十來里路,而這三四十來里路,全是平原。 步卒要跑這三四十來里…… 很難。 但對于騎軍而言,簡直就是殺豬場。 所以兩名指揮各自帶著三千人,在抵近敵軍的腹背之后,也不急于去沖撞,而是慢慢的跟隨在后面,不斷的用火銃射擊。 這就是戰術。 盡可能的降低己方的戰損,利用火器的威力減少敵軍的兵力,在敵軍將要逃到中軍的支援距離前,進行一次撞陣收割敵軍,最大化追擊的優勢擴大戰果。 然而戰爭很難呈現最完美的局勢。 在被大明騎軍撕咬在屁股后面,短短一兩里路,用火器收割了兩三千人的性命后,科兒失麾下的一個千戶終于反應過來。 這樣下去,搞不好在中軍支援之前,會死傷過半。 必須阻擊。 而且就算是這樣逃回去,也可能會被軍法處置,橫豎不過一死,不如一搏,這位千戶立即停下,轉身拔刀,一番鼓舞,竟然讓他身邊的人不斷的停下,然后準備迎擊大明的騎軍。 這是準備以死來給袍澤爭取撤退的時間和空間。 不得不承認,這位千戶是明智的。 第1293章 不平衡戰爭 羊群效應下,停下來殊死一搏來阻攔大明雄師追擊的人不少。 但是沒什么卵用。 六千騎軍一左一右,因為是追擊,所以戰線切面拉得寬,并駕齊驅下,火銃的密集射擊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依然是一面倒。 殊死一搏的人死了,卻沒能給袍澤爭取到多少時間。 這場戰事來得快,結束得也快。 敵人的中軍根本沒來支援科兒失的潰軍——也被打懵逼了,發現前鋒部隊大敗潰逃,中軍主將二話不說,立即下令后撤。 跑得比狗還快。 科兒失的殘軍,在沒有支援接應的情況下,己方主帥又已經陣亡,群龍無首,徹底崩潰,就這么被大明騎軍撕咬在屁股后面,不斷的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