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動漸漸銷聲匿跡。 有奶就是娘。 游牧了這么多年,忽然發現一直搶劫的對象扎根到了自己家鄉,還給自己送來了大量的糧食和布匹,自己不用游牧也能度過寒冬了,瓦剌百姓也是吃人嘴短。 關鍵黃淮用了一著好計謀:宣傳。 他從順平和延平那邊請來不少韃靼人,來宣說這幾年韃靼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時黃昏的神機營也在四處巡游。 瓦剌百姓再蠢,也不敢鬧事了。 鬧事的,要么死在大明雄師手中,要么被驅趕到鳥不生蛋的地方被這個寒冬餓死冷死,反倒是聽話的不僅可以和大明交易獲取生活物資,還能得到一些經濟支持,比如那些家里糧草被馬哈木征用這個寒冬注定要挨凍挨餓的家庭,布政司這邊給以相當大幅度的優惠。 可以提前給你錢糧和布匹。 來年你牧羊牧牛收成好了,再折現還給布政司就行。 瓦剌人也不傻。 鬧事不也是為了活著么,現在不鬧事也能活著,而且有韃靼的前例,大家只要配合,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不見大明的官道已經從順平和延平往瓦剌這邊修了…… 所以瓦剌區域一片祥和。 黃淮當居首功。 他在瓦剌區域的戰后工作,比當初黃福和黃觀這對雙黃蛋在韃靼區域做的還要完善——倒也不是說黃淮能力更強,是因為有前車之鑒的經驗。 在北固都司成立,張輔趕到任地后,黃昏則開始帶著神機營踏雪南歸。 為了確保瓦剌區域的安穩,黃昏留了一萬神機營給張輔,剩下兩萬,則從瓦剌區域撤向哈密衛,然后分兵沙州衛和曲先衛。 加上大戰之后就撤回關內的徐輝祖部,大明北伐軍擺進了甘肅青海一帶,對亦力把里形成三叉戟陣型,就等亦力把里的局勢發展,若是按照計劃一樣,便可正大光明才出兵亦力把里,收復這片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神圣不可切割的領土。 但是黃昏率軍撤到甘肅一帶,就出事了。 甘肅都司都指揮使靳榮。 還有一個漢王朱高煦,如今就在赤斤蒙古衛——早些時候朱棣讓朱高煦來到甘肅青海一帶,繪制進入亦力把里的堪輿圖。 所以北伐沒朱高煦什么事。 朱高煦也不氣。 沒事,北伐你不用我,那么西征亦力把里,怎么著也該朱高煦登上舞臺了罷。 不管爭不爭奪皇位的事情。 既然是外擴戰爭,朱高煦覺得自己作為朱家子孫,就應該責無旁貸,然后再說利益之事,現在他急需要幾場戰爭來累積軍中聲望。 好家伙,現在父皇不御駕親征了,他這個漢王也靠一邊站了。 打韃靼…… 嗯去過,但軍功不大。 打兀良哈,沒他的份,打交趾沒他的份,包括后面的中南半島戰事,父皇重用了狗兒、沐晟、徐輝祖和鄭亨等人。 唯獨沒用他。 北伐瓦剌,該用了罷。 還是沒。 朱高煦肚子里憋了一肚子的氣,暗想著北伐之后就該打亦力把里了,父皇讓自己提前來甘肅青海繪制出兵堪輿圖,這個任務怎么也該輪到自己和靳榮了。 哪里知道,黃昏竟然帶著北伐大軍來到了哈密、沙州和曲先三衛。 看這架勢,是準備進擊亦力把里。 又沒我朱高煦的事? 不能忍。 關鍵是朱高煦得到消息,黃昏這一次帥軍來到這三衛,根本不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意思。 應天南邊就還沒就此事調兵遣將,還在等亦力把里國內局勢的發展來看情況。 朱高煦越發郁悶,而且憋屈。 好你個黃昏,欺人太甚了啊,先在北伐上面搶了本該屬于老子的好事——如果沒有黃昏,哪怕是朱瞻基作為副帥,朱高煦也認為北伐瓦剌沒有誰比自己更適合擔任主帥的了。 結果是黃昏。 現在倒好,還要來搶老子的好事。 士可殺不可辱。 朱高煦毛了。 在一封章折送遞應天的同時,甘肅青海這邊的都司衛所,根本不給黃昏的北伐軍提供糧草支援,雙方一時間就劍拔弩張了起來。 大有要干一架的趨勢。 第1097章 大明內訌?! 其實大明對亦力把里的覬覦之心,昭然若揭。 哈密衛,曲先衛,沙州衛,這三個在嘉峪關以西的衛所都是最近幾年才新建,具體的是說,是帖木兒東征給大明來了個虛驚一場之后,才順勢新建這幾個衛所。 和赤斤蒙古衛等衛所合稱關西七衛。 平時屯兵就少。 雖然荒涼,這些地方的屯兵叫苦連天,但關西七位和嘉峪關都是扼制瓦剌南下的據點,只不過數次戰事,都是從北方那邊發動的罷了。 也就是大明這幾年強勢,如果不夠強勢,關西七衛每年都得和瓦剌打幾仗。 所以陜西都司靳榮很郁悶。 作為陜西都司都指揮使,他的軍事轄境范圍很大——這個時候大明還沒在青海等地設立都司,只有衛所,而這些衛所都由陜西都司統管。 靳榮本以為陛下讓他在這個地方擔任都指揮使,肯定是要重用他北伐瓦剌,不料這好事竟然被黃昏搶了去。 也便罷了。 畢竟靳榮自認就算他去北伐,不可能做得比黃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