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朱棣很少意外,“兩位讀書人,誰?” 李謙呵呵一笑,“陛下應該聽過這兩個人,其中一人是明教圣女方嬌的兒子劉寧然,另一位,是錢塘于家埭的于謙?!?/br> 這兩人也并稱為太學雙璧。 朱棣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我大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兩位讀書人當得起這太學雙璧的贊譽,朕心甚慰??!” 第866章 紀綱之死 隨著于謙和劉寧然帶著金吾前后衛前來支援,紀綱叛軍遭受前后夾擊,軍心大亂,而就在此刻,渾身浴血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兄弟也仗劍殺來。 雖然他們只帶著廖廖十余人,但作為大明藩王,他們的到來讓叛軍士氣遭受到強烈打擊,在叛軍看來,既然朱高煦和朱高燧來了,想必援軍也不遠了。 不止如此。 現在的大明是有脊梁的大明,像一個年輕的巨人,充滿著朝氣。 大明的骨梁不只有于謙和劉寧然。 還有更多的人。 雖然朝堂要員和高層武將無法及時趕到京營駐地指揮大軍前來支援防皇宮,但是不要忘了京畿中京官有成百上千,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沒被紀綱放在眼里的低層官員。 比如國子監的監正,這位年邁的老學究帶著京營的一部分士卒,振臂吶喊著前來增援皇宮。 還有更多的讀書人挺身而出。 有翰林院的學生,也有六部的小官吏,他們紛紛前往京營駐地,找到那些低層軍官,說服他們在沒有兵符沒有將領的情況下帥兵出營前來支援皇城。 形勢陡轉急下。 朱棣在乾清宮知道這些消息后,心中一動,收回了先前的旨意,對李謙說道:“不用去叫林東來的神機營了,咱們直接上承天門,率領羽林前衛和羽林后衛前后夾擊紀綱,讓他明白,就算朕不用神機營,也一樣能輕易秒殺他這個叛臣賊子,這大明還是朕說了算!” 永樂霸氣,在這一刻睥睨天下! 當朱棣披甲掛劍出現在承天門上時,羽林前后衛的士氣大震。 紀綱遠遠的看著站在承天門上的那個熟悉身影,本能的感到了畏懼,他情緒復雜萬般,聽著身后又傳來震天般的喊殺之聲,紀綱心中清楚。 大勢已去。 朱棣援軍到了。 紀綱長嘆一口氣,天亡我也! 但紀綱不甘心。 輸給朱棣這并不算什么大事,要知道這位天子可是千古獨一人的藩王登基的人,自己輸給他不丟臉,君不見駙馬梅殷駙也輸得徹徹底底的嗎? 紀綱不甘心是因為黃昏。 如果沒有黃昏,也就不會有這些年的事,自己也不會被逼得走到今天這一步。 既然殺不了朱棣…… 失敗是注定的事情了,那我紀綱在臨死之前,還想再做件事! 紀綱喊來正在指揮作戰的李春:“攻城無望,我們先退出皇城,再相機行事?!?/br> 李春臉色煞白。 他知道承天門已經攻克不下,而朱棣的援兵也已經到了,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兵敗身亡,可又能徒呼奈何。 李春心中大恨,“指揮使咱們退出皇城,直接前往黃昏府邸吧,就算不能完成我們的大業,今天晚上也一定要殺了黃昏,讓他為我們陪葬!” 莊敬和王謙渾身浴血,靠近過來,恰好聽見李春的話,兩人苦戰之后戾氣倍增,也萬般怨恨的道:“必殺黃昏才能出我等心中怨氣!” 紀綱咬牙切齒,雙目圓睜,“好,我們這便去殺了黃昏,再看有沒有辦法逃出京城,也許利用我們之前的關系人脈,還有機會北上,悄悄出關前往兀良哈或者瓦剌?!?/br> 城頭上,朱棣看著紀綱指揮著叛軍慢慢退去,沉吟了一下,對身邊的禮謙說道:“你即刻率人去追擊紀綱,確保他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殺害朕的朝堂大臣?!?/br> 紀綱敗了。 這是必然的事情。 朱棣也不擔心紀綱會去殺其他朝臣,他現在擔心的事情是紀綱一定會去殺黃昏,再想辦法逃出京城,但是按照自己的布置,紀綱也沒有機會逃出京城。 但黃昏那邊卻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護。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朱棣雖然未雨綢繆,但他不敢在黃昏的府邸周圍布置兵力,這樣容易被記紀綱察覺,反而打草驚蛇,所以朱棣現在只希望李謙能率兵咬住紀綱,不讓紀綱有機會去圍攻黃昏。 朱棣也希望自己為黃昏爭取的時間,足夠讓黃昏籌備力量抵抗紀綱的叛軍。 朱棣在乾清殿為黃昏爭取時間,一方面是朱棣有這個信心,紀綱無論如何也攻不進承天門,另一方面,朱棣也相信,只要他拿出殺招,紀綱的叛亂就是一場笑話。 殺招就是他不久前藏在羽林后衛營地的一千神機營! 不要以為一千很少。 這可是神機營。 一千神機營,足以抵抗上萬的烏合之眾,何況錦衣衛的戰力從不以沙場廝殺顯著。 在大明永樂年間,你永遠可以相信朱棣。 但黃昏現在卻很被動,無論他相不相信朱棣都無法改變眼前的困狀,兩百叛兵,其中不乏亡命之徒,蜂擁而上進攻黃府主院,西域十二妖姬加上阿如溫查斯,也獨木難支。 似乎今夜死定了。 關鍵時刻,外面傳來了喊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