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孫雋錯了嗎? 沒錯。 他比乾清殿中的任何一個人,包括朱棣,都還要看得更遠。 官場爭斗本就是這樣,上一刻還是朋友,下一刻就是敵人。 第626章 呼應上了! 乾清殿內極其安靜,每一個人的呼吸聲都可以聽見,從這呼吸聲里,可以看出眾多人的心態。 六部尚書和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氣息平穩,太子無事甚好,又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都是吃瓜看熱鬧的心態。 紀綱的呼吸由緩重變成輕舒。 這位酷吏壓力驟減。 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去考量浙江亂局到底是怎么引起的了,注意力全在黃昏是明教教主的事情上。 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的呼吸略有急促。 興奮、得意。 太子朱高煦的呼吸依然平穩。 不是說明朱高煦不急,相反,朱高煦內心其實非常焦急,而且他也有些疑惑,不知道該相信孫雋還是相信黃昏了。 只不過朱高熾何許人也,早養成了強大的氣場和心態。 而朱棣的呼吸,有點急促。 他的心態是最復雜的。 懷疑、震驚、憤怒、痛心皆有之。 他懷疑孫雋,也在懷疑方嬌,最懷疑的還是黃昏,這件事讓他極其震驚,憤怒和痛心則是因為他曾經如此信任黃昏。 字面意思,黃昏在欺君。 實際上朱棣覺得受到了背叛,所以情緒極其強烈。 終究是一代千古君王,朱棣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氣,壓住心頭強烈至極的殺意——不管壓不壓,在黃昏是不是明教教主這件事上,方嬌和黃昏之間,甚至還得加上孫雋,一方必死。 目光如劍,凝視著黃昏,“你怎么說?” 黃昏坦蕩的回望朱棣。 神情平靜。 眼神之中,頗多尊崇。 這是永樂大帝朱棣,是自己這一生輔佐的君王,也會是自己這一生的朋友,更是自己這一生的敵人——自己的敵人,永遠不是漢王和趙王,而是朱棣。 朱棣看見黃昏這眼神,有些愣住。 內心也是感觸萬千。 忽然間,黃昏仰首哈哈大笑起來。 眾皆愕然。 誰也不明白,都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候了,黃昏還怎么笑得出來。 狗兒急聲提醒道:“黃指揮,不可殿前失儀!” 朱棣揮手,示意狗兒噤聲。 這就是縱容黃昏這一次了。 當然,如果最后黃昏真的是明教教主,這個殿前失儀的罪名肯定也會加上,反正都是一死,多疊加一些罪名又何妨。 黃昏笑罷,緩緩掃視了眾人一眼,“其實我一直知道一個道理,人心黑暗,不論是誰,在他的心里都住在一個惡魔,只不過大多時候,這個惡魔被道德和文明束縛在靈魂深處,但其實它又無處不在,總是會在各種事情里顯現出來,所以我曾經和姚少師有一場論跡還是論心的討論,其中就涉及道一句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br> 眾人更茫然了。 這個時候,黃昏提出姚廣孝,就能活命了? 而且說的和當下事情毫無關系。 黃昏繼續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說人做了一輩子的錯事,但在最后一件事上,他幡然醒悟做了一件好事,于是將他過去所有的罪惡都洗白了,諸位大概都認為,看起來并無不妥?!?/br> 漢王朱高煦冷笑,“所以你當了半輩子的明教教主,如今入仕之后,就算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眾人恍然。 這是黃昏的垂死掙扎,妄圖用這個道理來減輕他的罪。 黃昏哈哈一笑,“我是不是明教教主,再說。關于和姚少師的這場討論,我持反對觀點,我不認為放下屠刀就能立即成佛,這是對好人的不公,有的人做了一輩子錯事,一件好事就讓他洗白了,而有的人做了一輩子好事,若是一件事沒做好,卻會成為他的人生污點,所以我一直很崇拜三國時期的劉備,不管他內心怎么樣,至少從始至終,他是一位毫無瑕疵的君王?!?/br> 朱高煦滿臉嘲諷,“這和你是明教教主有什么關系?” 黃昏笑道:“當然有關系,我想說的是,劉備真的是一位毫無瑕疵的君王?他就沒有懷疑過諸葛亮?白帝城托孤就真的是心甘情愿?” 朱高燧立即道:“你到底想說什么?” 黃昏深呼吸一口氣,“劉備心中,必然是懷疑忌憚過諸葛亮的,白帝城托孤,其實反而是束縛諸葛亮的一步棋,在劉備這樣一生明君的君王心中,尚且有惡魔所在,又何況在場諸位?!?/br> 朱棣眼睛有些明亮了,他隱然猜到了黃昏意圖。 果然,黃昏繼續道:“我少小得志,入仕之后承蒙陛下恩眷,步步青云,未及冠而至五品朝臣,出入乾清殿如履平地,又有諸多不可說的功績,在一些人眼中,我至少是個炙手可熱的的權臣,未來甚至還會是朝堂權柄,所謂樹大招風,我的種種成功,自然會勾引起一些潛藏在心中的嫉妒、憎恨和不平,他們心中的陰暗和扭曲,只有在我死亡時,才能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滋生各種陰謀,可是他們難道不清楚嗎,我有今天,全是因為陛下的知人善用,他們的陰謀,針對的不是我黃昏個人,而是針對陛下,是對陛下的眼光、能力和手段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