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然而這只是胡一元的一面之詞。 朱棣還是不愿意相信,他最信任也最青睞的臣子會這么對他。 所以…… 必須搞清楚這件事。 若是搞不清楚…… 那就殺! 寧可錯過,不可放過! 靖難之后,世人只知朱棣仁慈,但這一次,永樂大帝朱棣,決意對世人露出他的獠牙,告訴朝野臣工,永樂不可欺! 第550章 反其道而行之 胡一元死了。 怎么死的,沒有官方記載,因為這事不好記錄官方資料之中,說暴斃罷?剛押送回應天,見了你大明天子一面就暴斃了,后人會怎么想? 說壽終正寢嗎? 貌似一個道理。 但又總不能把真相記錄到史書上去罷,所以索性不記錄,留白給后人去猜測。 胡漢蒼沒死。 朱棣確實沒胡一元說動了,而且把胡漢蒼丟到軍器院后,洪繼來很快給了回復:確實精擅火器原理,不輸軍器院那些從安南“偷”回來的人才。 于是朱棣便留下了胡漢蒼。 以防萬一,還是讓北鎮撫司那邊派了個人盯著他,而另一邊,漢王朱高煦也在為胡漢蒼說話,說此人好歹是一國之主,咱們也不能虧待了他。 軍器院的差事可以領,待遇還是要給他高一點。 朱棣同意了。 也沒多想為什么朱高煦會幫胡漢蒼說話。 安南打是打了。 如何處置? 這個問題很快成了大明當下最為頭疼的問題,陳朝舊人已經一個不剩,也不可能把安南政權還給胡一元的族人。 扶一個新朝皇室起來? 貌似安南那邊的人不會服眾,于是大朝會小朝會熱鬧了好幾天,最終意向慢慢趨向于兩條:一條是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由大明來管理,第二條要諷刺一點,把胡漢蒼丟回去當個傀儡國王。 當然,前者是朱棣授意下,眾多心領神會的臣子提出。 而且朱棣召見胡一元時,也如此提過。 有史官記錄為證。 到時候如果是走第一條處置方式,天下人也說不得大明什么。 正大光明理直氣壯! 能奈我何? 就算你要奈我何,有本事發兵來給安南伸張正義的,你要是打得贏我大明雄師,我把安南那大片疆域送給你又何妨。 打不贏? 那你把你的疆域送給我好了,求之不得。 又一個大朝會。 因為涉及到安南處置事務,接連幾日的大朝會幾乎沒人請假,京畿重臣,不論是武將還是一眾文臣,全都到了。 連黃昏都接連參加了兩個大朝會。 不過這貨明顯心不在焉。 嬌妻剛生產,初為人父,還是雙胞胎,這貨每天就盼著沒事回家,然后陪著妻子逗兩個小玩具,感覺人生已經圓滿了。 大慶殿中,百官噤聲。 朱棣默默的看著眾臣,心中其實多少有些疑惑,按照胡一元所說,安南是黃昏和太子留的后手,按理說太子是最樂于見到安南納入版圖才對。 為何太子一直反對? 太子及其東宮屬官以及明里暗里支持太子的文臣,都不認為應該將安南納入版圖,而是應該用胡漢蒼這種傀儡國王。 理由很是充分。 安南貧瘠,且距離大明權力中心太遠,就算將之納入版圖,大明對它的掌控力也形同虛設,如果在安南駐軍,這是一筆巨大開銷,要面對無數意外。 還有重要的一點,安南的民心歸向,據張輔歸來所說,安南的百姓始終認為大明的侵略者,如果將之納入版圖,更讓安南百姓離心,到時候安南就是一灘沼澤,哪怕駐兵在安南,也會出現很多不可掌控的意外,徒然增加國家負擔。 這個理由其實很充足,朱棣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 只不過他現在更疑惑另外一件事。 太子難道不知道黃昏在安南布局高賢寧的事情,應該是知道的,因為高賢寧去安南,雖然并未走官方途徑,但私下里誰沒有關注著黃昏的動作。 既然知道,太子為什么不幫黃昏一手。 反而要拒絕將安南納入版圖。 真相只有一個。 太子是真沒想過以安南作為退路,那么高賢寧布局安南,就是黃昏的個人手筆,恐怕黃昏是在給他自己準備后路。 想到這里,朱棣看向群臣之末的黃昏,咳嗽一聲,“黃指揮,你去過安南,了解安南的民風民俗,對于此事,你怎么看?” 黃昏只得出列,我怎么看? 我當然用歷史知識來看。 不過黃昏也有些詫然,歷史上上記載,大明打下安南,很快將安南設為交趾布政司,成為大明的一個行政省,按說應該是君臣同心的舉動,為何太子一脈會如此強勢的反對? 將安南設為交趾布政司,朱棣錯了嗎? 沒錯。 因為永樂大帝朱棣就是這樣的人,打下的地盤,不納入大明疆域,那還打個毛。 可太子錯了嗎? 沒錯。 嚴格來說,太子這個反對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遠見,因為到朱瞻基時期,安南那邊因為統戰工作的失敗,導致各種起義,駐扎在安南的大明兵馬戰斗減員和非戰斗減員太過嚴重,又距離大明權力中樞順天太遠,大明著實無法負擔安南,所以朱瞻基不得不頂著歷史罵名放棄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