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這種涉及藩屬國的大事,朱棣還不是很信任朱高燧能辦好。 是以曾經出使安南的楊渤暫時無恙,但他遲早完蛋,死大概是死定了,畢竟欺君,全家被流放也大有可能,不止如此,當時和楊渤一起出使的人,都會被追責。 忽見一內侍匆匆跑進來,對狗兒低語兩句。 狗兒揮手示意內侍退下。 上前兩步,“陛下,和黃昏、徐輝祖兩位一起出使安南的許吟、于彥良求見?!?/br> 朱棣眼睛一瞪,“啥?” 使團回來了? 有點不解,使團回來是回應天,怎么這兩個人反而跑到順天來了,這有點不同尋常,遮莫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道:“宣?!?/br> 片刻之后,被繳了刀劍的于彥良和許吟走入書房,行禮。 朱棣沒免禮,問道:“你們有何事?!?/br> 許吟低頭道:“回陛下的話,我等和黃指揮等人一起出使安南,以大明雄威為盾,力壓安南之囂張氣焰,達成皇命而歸來?!?/br> 朱棣沒好氣的道:“說人話?!?/br> 別整這些沒用的。 許吟立即道:“使團返回廣西境內后,黃指揮寫了一封章折,讓我二人脫離使團,前來順天,請陛下親閱黃指揮的章折?!?/br> 朱棣無語,“他是遇到過不去的坎,有求于朕罷?” 許吟不敢多說。 雙手捧起章折,遞向狗兒。 狗兒拿起章折拆開,檢查一番,確定沒有什么危險,這才畢恭畢敬的遞給朱棣,旋即退到一邊,默默伺候。 朱棣看著章折,臉上笑意浮起。 黃昏在章折中說,抵達安南之后,諸事正常,使團一路直往王都清化,在藍山鄉遇到暴雨損毀道路,于是使團暫時入住當地鄉紳—— 看到這里,朱棣的臉色漸漸凝重。 黃昏又在章折中說,從當地黎族一杰出后輩口中得知安南胡漢蒼父子篡國之真相,并聽其隱約提及,說有陳朝后人逃竄至瀾滄王國,微臣私以為這位陳朝后人必會從瀾滄王國轉道大明求見陛下,是以微臣斗膽揣摩圣意,又分析邦國局勢,大明作為宗主國,理應為陳朝主張公道,是以和使團眾人商議,就此事以圣意而作國書一封,以震懾胡漢蒼父子,迎陳朝后人回國登基—— 看到這里,朱棣眼睛都直了。 他簡直有點不敢相信。 這貨做了什么事? 妄自揣摩圣意,猜到自己見到陳天平和裴伯之后會選擇如何針對安南的策略,也便罷了,畢竟揣摩圣意這事,從古至今滿朝文武都在干,天子睜一眼閉一眼就過去了。 只要天子不追究,就算不得什么殺頭的事。 但他竟然偽造國書! 作死無極限啊。 難怪黃昏返回大明后,就立即讓于彥良和許吟來順天求見自己,感情他自己也清楚,偽造國書的事情瞞不過去,一旦安南那邊回了國書,這事就要公之于眾。 到時候他必死無疑。 不僅他要死,徐輝祖、黃觀、高賢寧都得死,使團其他人少不了也是個流放的罪名,別說京畿的人救不了他,就是自己這個天子,也救不了他。 倒是聰慧,知道提前告知自己,請求自己救他。 繼續看下去。 看完章折,發現有附件,仔細一看,竟是偽造國書的內容,一遍讀下來,忍不住拍案而起,“好一個先禮后兵,好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話說到朱棣心里去了。 端的是霸氣,一句話,彰顯了大明萬邦來朝的宗主國氣度,一句話,讓大明永樂大帝的威懾四海的豪情然紙上。 就沖這一句話,朱棣就覺得應該救這貨。 除去偽造國書這事的目無法紀,朱棣不得不承認,黃昏完美的解決了再次出使的問題,而且也讓處置安南篡國的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 是一著秒招。 可惜——他這個手段著實太極端,如行走懸崖,國家雖然因此受益,但他個人若是一著不慎,則會為此而亡。 端的是一個赤忱臣心,國家大義,國在家前。 朱棣圣心大悅。 第363章 步步驚心 狗兒太監心頭一顫,松了口氣,看陛下這情緒,黃指揮應該是做了什么事情,讓陛下龍顏大悅了,很有點高興。 畢竟宮外之人,狗兒對黃昏感情最好。 于彥良和許吟低著頭對視一眼,暗暗嘆服。 在來順天時,黃昏說過,朱棣看到章折時,估計會勃然大怒,但看完章折后的附件,會轉怒為喜,你二人就準備領賞罷。 當時兩人不信。 總覺得是風瀟兮兮易水寒。 陛下一看,喲,你們偽造國書啊,這么重的罪,先砍兩顆人頭,讓朕泄憤一番,然后再來慢慢砍你黃昏和徐輝祖等人的腦袋。 沒想到真被黃昏算準了。 那句“勿謂言之不預也”,對大明天子就這么有殺傷力? 朱棣自知失態。 重新坐下,沉吟著說道:“章折中說使團遭遇安南叛兵,但并沒有說詳情,你二人可知當時情形,我大明使團損傷若何?” 當日沒參戰,但目睹了全部過程的許吟二人立即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朱棣聽得熱血沸騰。 忍不住贊道:“有輝祖在,他日親征漠北,朕也能寬心閑暇不少了,你二人沒去參戰是正確的,保護使團眾人,責任和功勞并不輸給輝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