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書迷正在閱讀:隔壁的jiejie們、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鶯、世家、素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創造了巫師、重生之異能王妃
徐妙錦一臉緋紅,啐道:“你自己生!” 黃昏哈哈大樂,“肯定自己生?!?/br> 種子已經播下。 就看能不能發芽……貌似自己的槍法不是很好。 第239章 真相大白 然而黃昏算錯了。 午膳后,朱棣和黃昏閑談間,無意透露,還是要讓黃昏去福建平叛,言下之意,等紀綱那邊率領錦衣衛找到人,破了這個陽謀后,黃昏就要出發。 至于這幾日么,讓黃昏有事沒事,多去建初寺找老和尚道衍,又說你在哪里,哪里就有事情發生,莫不如在建初寺借佛香洗洗穢氣,去住幾日罷。 言下之意,你給老子去建初寺戒色吃素去。 黃昏表面應了下來。 朱棣又問黃昏,說靖難之首功當屬道衍,可他不要官,不要豪宅,也不要金銀和美女,所以關于如何賞賜,一直很頭疼。 黃昏樂呵呵的說,給他復姓,賜名。 富貴他不稀罕。 那名呢? 他要不要那是他的事,你給不給那是你這個當老板的事,所以還是給他個太子少師吧,這樣至少不會寒了靖難功臣的心。 老板得有老板的樣子。 朱棣一想也是。 道衍你要不要,那是你的事,你有功于朕,朕就得賞。 于是大袖一揮,宣旨。 僧錄司左善世道衍,有功于社稷,復其俗家姓氏姚,賜名廣孝,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 至此,大明的道衍,終于成了黑衣宰相姚廣孝。 雖然只是個名字的更換而已。 黃昏和徐妙錦大張旗鼓的吃了午膳,兩人又在朱棣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左手牽右手,甩甩打打的出大內,直奔建初寺。 朱棣的話還是要聽一下的,形式主義走一波。 朱棣確實羨慕嫉妒恨。 作為藩王和天子,他和徐皇后之間可沒有這么親密無暇的時光,兩個人大多時候,還是相敬如賓,哪能像黃昏夫妻這樣肆意的撒狗糧。 到了建初寺,小僧稟報之后,直接將兩人請去了道衍——姚廣孝的禪房。 旨意先一步到達。 老和尚姚廣孝坐在禪房里,臉上無悲無喜,并沒有因為成為三公三保之一就雀躍:這本來就是他應得的。 甚至他根本不在意這些東西。 姚廣孝的一生,學的就是屠龍術,對于功名富貴,在他這個年紀,早就看開了。 黃昏拉著徐妙錦行禮,“少師別來無恙乎?!?/br> 姚廣孝點點頭,“坐?!?/br> 暗暗好氣。 黃昏今日來建初寺,應該是朱棣的意思,但這貨卻把新婚妻子帶了過來,意圖很明顯了:來建初寺念佛經可以,讓吃素也可以。 戒色? 萬萬不行。 老子剛成婚,還沒膩歪夠,哪能離開如花似玉的嬌妻。 果不其然,當姚廣孝不抱希望的說,建初寺已經遵從陛下的意思,在寺內為黃千戶準備了一件禪房,你且去歇息著,稍后我們再切磋佛理。 黃昏笑瞇瞇的說,哪好啊,不過老和尚啊,還請你知會一下貴寺的大師們,我妻子身為女流,住在寺廟之中多有不便之處,還請見諒。 姚廣孝沒好氣的道:“你自己注意著些?!?/br> 其實他已經不想讓黃昏住進來了。 畢竟徐妙錦作為一個女子,住在寺廟里,這怎么都有點說不過去,不過也還好,寺廟之中其實也住過女香客。 黃昏在寺廟里暫住了下來。 應天城內,已是滿城刀光劍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朱棣的旨意其實很清楚。 但實施下來又不一樣,何況這是屠夫紀綱cao刀,追查和梅殷、叛逃京營三衛有關系的人,確實是正大光明的行動。 但詔獄里很快就抓滿了人。 原因很簡單,所有疑犯當場審問,但沒人承認,于是直接抓入詔獄用刑審問,所以詔獄很快就滿了。 無妨。 詔獄滿了還有京營的天牢。 別說,在紀綱的白色恐怖之下,效果顯著。 很快,在京營、應天府衙及各縣衙的配合下,錦衣衛竟然抓到了好幾個重要犯人,其中有幾個和去年梅殷叛亂時,大戰之后僥幸逃過一劫的京營士卒有關系。 仔細一審問,逐漸理出了脈絡。 有人組織! 紀綱很快整理檔案,上報朱棣,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朱棣看過之后,大手一揮。 收網! 一場鐵血行動立即展開,當然,為了破除謠言,該有的活口還是要有的,當錦衣衛大勢行動,把人犯帶到應天府衙,由府尹向寶在公堂之上,再無數民眾矚目下審問后,真相大白。 散布謠言的,是當初的潰兵。 他們潰逃之后,有的沒有遠遁,因為本就是京營士卒,在應天城內有一些根基,是以隱藏身份蟄伏在城內。 其中又有個中層將領,叫李涼,是鄭永的麾下,而他還有個身份,是早些年梅殷讀書的書童,算是梅殷的嫡系心腹。 書童么,也讀過一些書,有那么一點戰略眼光。 知道梅殷需要時間。 于是計上心頭,秘密聯絡了一些潰逃的士兵,根據李涼整合的信息,再結合叛亂之日的口號,讓這些潰兵有意無意的對身邊人說一些徐皇后和黃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