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畢竟想要控制住這些地域,前期必然需要征服才行,當地土著是不會將土地拱手相讓的,這就能通過戰爭進行征服。 如此大明的軍火貿易,就能順勢擴大規模,以此刺激到大明的軍工產業,繼而帶動其他領域產業。 而等到征服這些地域,需要治理這些地方時,就需要其他的東西,這就能構建起用各項資源換取所需的海貿往來。 以朱聿鍵為首的一批海外移藩者,在移藩到朝鮮、琉球群島、東番鎮等地,就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啟稟陛下,截止到現在,凡是在北地諸省就藩的群體,皆已尊奉陛下旨意進京?!睆堉畼O走上前,作揖行禮道。 “按照陛下的旨意,這些宗藩名下的土地,會經內務府進行縝密清查,估算出相應的價值,到時作為換取海外就藩地的所需。 此外在各地的王宅,理藩院以向各地有司明發公函,妥善的進行保護,作為今后供地方百姓游逛之處,只需繳納一定的銀錢,就能到這些王宅進行游逛……” 崇禎皇帝露出欣慰的笑容。 海外移藩是既定的戰略部署,但同樣也是一門買賣,在崇禎皇帝的眼里,執行海外移藩這件事情,朝廷不能向里面倒貼錢,必須要從這些宗藩群體身上,去榨取相應的錢財,繼而維系好這項部署。 過去這些宗藩群體,在地方做的那些為非作歹之事,崇禎皇帝已然是掌握的清清楚楚。 原本依著崇禎皇帝的性格,肯定是要殺一批宗藩的,但是為了確保大戰略,能夠平穩的推動起來。 崇禎皇帝并沒有去殺宗藩。 反而以此捏住他們的命門,逼迫著他們主動請旨移藩,將他們名下積攢的財富,悉數填補到內帑,以換取移藩地域,各式軍械火器,一批供應他們驅使的軍隊等等。 這筆買賣做下來,讓崇禎皇帝賺麻了。 內務府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算是被清空掉一半靠上,多了這些優勢的崇禎皇帝,能夠去做的事情太多了。 “既然北地諸省的宗藩,都已悉數奉旨進京?!?/br>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張之極他們,朗聲道:“那第二批海外移藩的名單,理藩院這邊要盡快明確下來,就以國朝在朝鮮掌控的那些地域為主,盡快促成移藩之事。 現在朝鮮境內的建虜,已經被徹底鎮壓下來,既然危機解除了,那國朝譴派去的援朝軍隊,也該回調一批了。 這件事情,理藩院要擬一份奏疏,呈遞到御前來?!?/br> “臣等遵旨?!?/br> 眾人當即作揖應道。 崇禎皇帝做事向來是一茬壓著一茬,朝鮮那個地方,必然需要納歸到大明的統治下,可客觀存在的事實,也必須要正視起來。 在蒸汽火車沒有研制出來前,大明想要實際控制住朝鮮,所付出的成本,遠遠要高于收獲。 既然是這樣的話,可先行叫大明宗藩遷移過去,叫他們實際控制著一些疆域,推動進一步漢化的過程。 等到朝鮮這個地界,被徹徹底底的歸屬于大明后,在逐步的推動朝鮮諸藩外移,籌設對應的承宣布政使司。 崇禎皇帝的心里很清楚,這樣的戰略部署一旦落實,那今后的朝鮮必然會成為火藥桶,可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大明能在朝鮮獲取利益,就算爆發區域戰爭或沖突,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戰爭能催化很多東西。 削弱朝鮮本土的元氣,反哺到大明的各個領域,等到遼東地區發展起來,開始構建起鐵路干線,那么真正實控朝鮮的部署,就能跟著順勢推動起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貢體系 “陛下,廢除不征之國一事,是否應該再慎重考慮?”徐光啟有些躊躇,看著手里的案牘,對崇禎皇帝說道。 “畢竟國朝對待藩屬國的態度,是明確的,如果說這份旨意要明發出去,那難免會有些……” “難免有些什么?” 崇禎皇帝出言打斷道:“太祖高皇帝所定《皇明祖訓》,曾言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于后:朝鮮、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孛泥國…… 朕知曉太祖高皇帝之苦心,不想因征戰而虛耗國力,然而朕想要說的,是現在之大明,與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所處大明,已然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了?!?/br> 被傳召進宮的徐光啟、畢自嚴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復雜的神情。 如果說《皇明祖訓》能夠調整的話,那就代表著有些事情,必然會經歷一個陣痛期,這是對文官群體的一次震動。 過去文官群體動輒以祖制禮法,來對天子進行規諫,倘若《皇明祖訓》都能調整的話,那他們何來依據呢? 改變大明的朝貢體系,廢除掉不征之國這件事情,崇禎皇帝是有著很多想法的。 其一,解除掉大明對外的最后枷鎖,加快推動海外移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