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從明確御駕親征一事后,崇禎皇帝就變得異常忙碌,也就是現在從天津乘船渡海,沿遼東灣趕赴遼河口,他才稍稍放松一些。 隨駕出戰的隊伍很龐大。 為確保既定的戰略部署、戰術安排,能有效的落實下來,崇禎皇帝就大膽采取壓茬交替行軍的方式,單單是隨駕出征的各部精銳之師,就按照所領軍令展開行軍,從天津、秦皇島、山海關等處出動,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抵達預定的區域內進駐。 御駕親征這一戰,單單是朝堂中樞所在,崇禎皇帝就調走了百余眾官員,無一例外,這批官員皆是守舊派代表。 大派系也好。 小派系也罷。 崇禎皇帝以御駕親征的名義,將朝堂騰空一部分核心群體,叫維新派能夠掌握話語權,讓徐光啟他們坐鎮,崇禎皇帝就不相信這等態勢下,圍繞維新變法的初期部署,還能遭受到強烈的反對和阻力。 他這個大明天子敢出現任何意外,隨駕的這批群體中,多數都要跟著一起陪葬! “陛下,曹文詔所領神機營,乘船呈遞軍報?!?/br> 就在此時,兼領龍舟守備的王來聘,快步走進船艙,向崇禎皇帝稟道。 “念?!?/br> 崇禎皇帝平靜道。 大規模戰爭態勢下,體系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其中的軍情傳遞,更是維系全域戰局的關鍵所在。 從驛傳改制以來,崇禎皇帝就格外重視此事。 “臣……神機營總兵官曹文詔,于遼河口叩首……臣所領神機營,尊奉陛下旨意,順利在遼河口一帶登陸,現朝沈陽一帶進發,隨軍御駕特派前指(專司后勤保障),將于遼陽鎮離軍進駐……” 聽到曹文詔所呈軍報,崇禎皇帝懸著的心,也算是落了下來,只要神機營沒有出現問題,那么圍繞遼前的這一戰,就基本能明確一半的勝利! 特別是隨同神機營,一起乘船渡海的御駕特派前指,這是專門負責東線后勤保障的,一個構架縝密、層次分明的龐大隊伍,里面的人,皆是崇禎皇帝挑選的,甚至后續還會補充進一批,由他們進駐遼陽城,專司后勤保障事宜,那涉及該部分事宜就絕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第一百三十五章 遼左之戰(4) “大帥,您要三思啊,蒲河沿線、撫順一帶所構防線,不能就這般舍棄掉啊?!睏罘脚d面露憂色,看向態度堅決的李自成,出言規勸道。 “這些地方皆是我軍苦心經營之地,是拱衛沈陽的外圍屏障,倘若就這般的棄守,那沈陽就無險可守了。 是,崇禎是要御駕親征。 可當前遼左的局勢,明軍的主力精銳,并沒有太過頻繁的調動,他們何時趕赴遼左前線戰場,這是誰都不清楚的事情……” “夠了,此事不必再說了?!?/br> 李自成擺手打斷道:“建虜在懿路所、三岔兒堡、撫順關等處,集結十余萬大軍,甚至更多。 可至今卻沒有發動一次攻勢,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黃臺吉這個家伙,肯定是沒有憋什么好屁,想算計本帥,那索性就不陪建虜玩,本帥就是要破釜沉舟。 與其將兵力分散各處,中了建虜的圈套,索性分批撤到沈陽一線,好在我軍主力已構建穩固防線。 就算建虜真想發動猛攻,奪取我軍所守沈陽城,那也要先看他們是否有好牙口,至于說崇禎何時來,明軍何時至,那就看明廷的了?!?/br> 殿內站著的一些文武,聽聞自家大帥所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遼左前線的局勢,變得是愈發撲朔迷離,這使得很多人都看不透,之后的局勢究竟會怎樣演變。 從知曉崇禎皇帝要御駕親征后,以楊方興為首的義軍文武,就驚人的發現,圍繞遼左一線這片區域,將隨著前線戰局的演變,聚集起數十萬各方大軍。 這是先前從沒有過的。 縱使是在萬歷朝后期,明廷集結麾下精銳之師,欲要鎮壓猖獗的建虜,那雙方參與的軍隊規模,也不過在20萬徘徊,甚至要更少一些。 可是現在卻完全變了。 這一戰打下來,不管是誰取得最終勝利,他們遼東義軍的定數,都將會退出僅有的遼左之地。 這使得一些人的想法,就一直很是活躍。 李自成堅決的態度,讓前來規勸的眾人,也無法改變什么,遂退出了殿內。 “大帥,這是楊相他們在暗中做的事情?!迸嵝刍⑸袂閲烂C,掏出一份密信,遞到李自成的面前。 “人啊,總是這樣?!?/br> 李自成接過密信,神情有些感慨,“不管本帥對他們多好,都捂不熱他們的心,覺得義軍在遼地沒活路了,就開始做些別的事情。 和明軍有所聯系,本帥還能理解。 但是跟建虜聯系,本帥不能理解。 查明的這些人之中,有多少和建虜暗中聯系的?楊方興這個家伙,有沒有跟建虜有所聯系?” “楊相沒有和建虜聯系,不過卻和明軍保持著聯系?!?/br> 裴雄虎眉頭緊皺道:“我軍的一些重要部署,都被楊相一一傳遞到明軍那邊,和建虜暗中聯系的,有不少。 其中在我軍主力之中,就存在部分這等墻頭草,現在……” “別說了!” 李自成冷芒一閃,緊攥著手里的密信,“你負責解決軍中的這批敗類,切記,要神不知鬼不覺的除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