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畢竟馳騁在這浩瀚的海疆之上,誰沒有干過殺人越貨的勾當,要是真去計較這些,那崇禎皇帝就不會去用鄭芝龍。 “吳三桂,自即日起,東琉球鎮副總兵官一職,就由你來擔任?!?/br> 鄭芝龍轉過身來,看向吳三桂說道:“這是陛下的旨意,當初這一職務,是由那劉賊擔任,現在劉賊既已伏誅,本將也該遵循陛下旨意,任命你出任此等要職?!?/br> “末將遵旨?!?/br> 吳三桂朝著大明本土方向,神情嚴肅的作揖應道。 就現階段的形勢而言,在大明海軍尚未成形前,大明需要通過開海通商,來實現一些必走的路線,崇禎皇帝就只能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親手扶持起一批海上準軍閥勢力,來幫著大明確保海疆的安穩。 軍隊,如果脫離大明皇帝的掌控,就不屬于大明的武裝力量,這是崇禎皇帝很清楚的事情。 可是現實就是這般。 往往為了實現更高的戰略部署,就必須選擇割舍一些利益,以確保整體的謀劃部署,能夠高效的落實下來。 陸上準軍閥勢力,是崇禎皇帝堅決要去打壓的。 海上準軍閥勢力,處于階段性需求,階段性考慮,崇禎皇帝愿意叫他們短暫存在,或許3年,或許5年,或許7年,但最多不會超過10年,畢竟過了10年這一期限,再想清除掉海上準軍閥勢力,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 按照崇禎皇帝的構想,他一手扶持起來的海上準軍閥勢力,今后在領教到大明海軍的實力后,會成為大明開海的先驅,以幫助大明能更快的實控南洋諸國,叫南洋逐步變成大明的內海。 時下的鄭芝龍,雖說解決掉劉香這一死敵,可是他卻沒有狂妄自大起來,畢竟在劉香背后的歐羅巴各國勢力,會生出敵視的心態。 鄭芝龍想在琉球鎮一帶,想在南洋諸國一帶,真正的站穩腳跟,就必須得到崇禎皇帝的絕對支持和信賴。 如果說失去這一根本所在,那不管他做任何事情,都擺脫不了被圍攻的命運。 “老二,將繳獲劉香所部贓銀,盡快清查出來?!?/br> 迎著眾人的注視,鄭芝龍看向鄭芝虎說道:“以琉球鎮的名義,向天津、登萊等處造船廠,訂購一批3000料級的福船,我會向陛下呈遞奏疏,言明琉球鎮所肩海防職責,懇請陛下能將上述造船廠,正在籌建的福船,先行撥付給我琉球鎮驅使?!?/br> “喏!” 鄭芝虎當即抱拳喝道。 發展大明海軍,根本就是籌建完整的造船業,崇禎皇帝深知此點的重要性,所以一直都秉承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在天津、登萊、金州等沿海地帶,籌建起一批造船廠,更持續的培養造船人才,以確保大明過去落下的造船業,能夠迅速的追趕起來。 伴隨著一些海上準軍閥勢力的崛起,必然會有一部分紅利,持續的反哺到大明造船業,除非鄭芝龍他們想與大明撕破臉。 可是在崇禎皇帝的眼里看來,像這等蠢事,鄭芝龍他們是不會做的,畢竟雙方真的撕破臉,對誰都沒有好處,合作才能共贏嘛。 第五十九章 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七月下的西安城,帶著幾分寒意。 “沒有叛亂的陜西,雖說日子過的依舊比較艱辛,不過卻也是有奔頭的?!?/br> 陜西巡撫陳奇瑜一身便裝,走在這熙攘的街道上,對隨行的參贊大臣金聲說道:“特別是那些破產的底層群體,在陜西賑災行署的調遣下,能夠心安的在各地整飭馳道,整修水利,賺取足以養家的糧餉,這在過去根本是不敢想象的?!?/br> “是啊?!?/br> 金聲神情感慨道:“想想在過去的數年間,甚至更久一些,山陜治下的災害頻生,諸如雪災、旱災、水患、蝗災、地震等都是交替出現的,這對于關中造成的破壞的影響極大。 而山陜兩地官場腐敗嚴重,導致各種苛捐雜稅頻出,加劇底層群體的負擔,沒了活路的他們,怎么可能會坐以待斃呢?” 肆虐山陜的流賊叛亂,盡管已經結束較長的時間,不過對陳奇瑜、金聲他們而言,卻始終不敢忘記此事。 當初為了鎮壓流賊叛亂一事,他們期間承受著怎樣的壓力,唯有他們心底最為清楚。 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使得陳奇瑜也好,金聲也罷,絕不允許任何人,敢去破壞這種安定。 “時至今日,總攬宮廷事務的內務府,在我陜西治下先后籌建起一批產業工廠?!?/br> 陳奇瑜眉頭微皺,看向金聲說道:“涉及開采礦藏、冶煉鍛造、水泥琉璃、棉紡織業、糧食加工等領域產業,吸納陜西賑災行署下表現優異的群體,確保我陜西治下,能維系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勢。 不過我有些不理解,孫傳庭在河南做的事情,為何會引來這般多反對的聲音。 難道大明治下的脫產群體,沒有土地作為倚仗,靠著自己的雙手,做著最繁重的差事,養家糊口就已經很難了,為何還要背負沉重的丁稅?” 山陜兩地毗鄰著河南,或許治下的底層群體,并不清楚時下的河南,究竟在經歷什么事情。 可是對山陜的一些群體,諸如官紳、商賈等群體,卻或多或少都清楚,河南在經歷什么事情。 “有反對的聲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br> 金聲言語間帶著感慨,“攤丁入畝的實質,除了進一步細化國朝征收的丁稅外,更多的卻是打擊土地兼并,只不過此事不像過去那般,是以政策來強勢扼制,而是用實實在在的利益去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