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除了滿足各類軍備的需求外,還要有效的帶動各地冶煉鍛造領域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態勢。 等于說內務府有5年的年限,依托各地賑災行署,逐步明確和籌設軍工產業,那前期的糧餉消耗,是不是能相對分攤下來?” “這……” 錢肅樂、黃道周他們,被崇禎皇帝所說的這些搞的沉默了,這給他們的感覺,就不像是單純籌建軍工產業那般簡單。 這不就是涉政了? 內務府真要這般做,豈不分走內閣、兵部、工部等有司的部分職權? “何況內務府籌建的軍工產業,今后是以訂單的形式,由朝廷出銀子采買,無需內務府獨自供應?!?/br>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不過這樣一來,每件出產的軍備,小到軍械,大到火炮,質量都必須要有保證,倘若出現任何問題,那就要追溯到所產諸廠,查到誰,那就要受到相應嚴懲。 軍工產業跟別的不一樣,所出產的軍備,是會影響到很多的,特別是在戰爭之下,倘若大批量的軍備出現問題,那仗干脆就別打了,直接向敵軍投降就行了?!?/br> 事實上錢肅樂他們,心中所想的是對的,崇禎皇帝對軍工產業的部署,就是要分走一些外朝有司的職權。 畢竟這些謀劃構想,不能在外朝有司推行起來,所以崇禎皇帝要通過內務府這一特殊媒介,來推動軍工產業的發展和革新。 等到內務府完成歷史使命,到了該裁撤的時候,那不止是涉及到的軍工產業,包括其他產業,都會轉隸到新設的一眾衙署麾下。 “涉及到其他的構想,朕都寫了下來?!?/br> 崇禎皇帝拿出一份公函,看向錢肅樂他們,“朕召諸卿進宮覲見,其實目的很簡單,你們要盡快擬定一份奏疏。 將今后5年以內,涉及軍工產業的發展和謀劃,形成有效的落實部署,并逐步讓各地賑災行署落實下來,該份奏疏在正式擬定下來后,要第一時間呈遞到御前來,朕很重視這件事情?!?/br> 第二十八章 沖突(1) 有計劃、成階段、定目標的明確各領域謀改,這是崇禎皇帝在逐步熟悉大明內情后,愈發熱衷的一種方式。 先前崇禎皇帝雖說也在這樣做,不過心里卻沒有過多感受,然而就是在最近一兩年間,他卻越發覺得以‘五年’為周期,定下目標的重要性。 兩三年太短,見不到成效。 六七年太長,太過于耗時。 反倒是取這個中間值,將所定目標逐步推進落實,既能看到初步的成效,又能見到政策的延續。 一個謀劃的好政策想真正見到成效,是需要較長時間來沉淀的,畢竟有些事情不是靠急躁就能解決的。 特別是現階段的大明,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內外矛盾極多、發展極不平衡、財政極不正常、各種問題極多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這也造就想給千瘡百孔的舊框架,重新打造一個新框架,其實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爆發各種問題和矛盾。 乾清宮。 崇禎皇帝陰沉著臉,倚靠在龍椅上,看著御案上所擺奏疏,多達上百封的規諫、彈劾奏疏,就這樣擺在他的面前。 “朝廷才安穩了幾日啊,一個個又開始這般了?!?/br> 崇禎皇帝眼神冷厲,盯著眼前這些奏疏堆,冷冷道:“調查兩大案、清查虧空、進行鹽政初改都在落實中,觸碰到你們中的一些人的利益,就開始原來那一套,違背祖制宗法,彈劾內務府亂政,彈劾軍機處攬權,規諫京營變動過大,一遇到任何問題,就拿這一套來搪塞朕?!?/br> 王承恩低著腦袋,不敢多言,他能感受到自家皇爺,是真的憤怒了,外朝的那幫文官群體,總是有一些人不知死活。 “王伴伴,將御案上的這些奏疏,凡上疏請辭的都挑出來?!?/br> 崇禎皇帝伸手道:“悉數移交至內閣,告訴韓爌他們,將這批上疏請辭者皆罷黜掉,凡涉及虧空者,補齊虧空,才能離京歸鄉!要是補不齊,皆給朕抓進刑部大牢去?!?/br> “奴婢遵旨?!?/br> 王承恩當即作揖道。 從坐穩這尊皇帝寶座,崇禎皇帝就知道事情會很多,特別是他想要維新變法,力求大明有所改變,那隨著各項謀劃的推進,就必然會涌出各種問題,爆發各種矛盾,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利益動人心嘛。 過去沒有掌握太多主動權,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讓崇禎皇帝頗為頭疼,就算再懂得權謀算計,可是在優勢不足的前提下,其實可供崇禎皇帝斡旋的范圍很小。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崇禎皇帝掌握相對的主動權,能較為從容的面對復雜國情,即便外朝那幫文官群體真想發難,他也能從容不迫的進行應對。 斗爭嘛,永無止境! 彼時的文華殿。 氣氛壓抑極了。 “現在這等朝局啊,真是愈發難以看透了啊?!敝艿赖且锌吭诠倜币紊?,看向沉默的何如寵,開口道。 “就陛下乾綱獨斷所做那些事情,在朝中引起多少風波啊,在這等形勢下,有司呈遞規諫彈劾奏疏,其中還夾雜一些請辭奏疏,可天子的態度依舊是這般強硬。 這在先前是從沒有過的。 現在天子將難題拋給內閣,這件事情反而不好解決了,韓元輔都待在他的公事房,不見任何人了,咱們該怎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