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還有對統兵武將的制衡,藩鎮之患和武夫獨大,陛下不可不慎重考慮,京畿不比大明其他地方,倘若出現這等情況,那于朝于民而言,都非好事啊?!?/br> “卿家所說的這些,朕先前都想過?!?/br> 崇禎皇帝輕嘆一聲,說道:“不是朕不信任朝堂,也非朕喜乾綱獨斷,實則是京畿衛戍到了必改的地步。 吃空餉,喝兵血,徇私舞弊等諸多弊政,軍機處這邊也掌握不少吧。 朕先前算過一筆賬,僅是拱衛京畿的各處糧餉開支啊,就超四百萬兩銀子,其中山海關占了大頭,宣府鎮、昌平、薊州鎮等要鎮,占的亦不少。 朝廷拿出這般多的糧餉,還有穩固的長城防線,為何到頭來,外敵來入侵進來了,卻沒能守好,守牢呢? 問題究竟出現在什么地方? 這是朕一直在思索的事情。 漸漸的朕想明白了,就出在職權不清,駐防混亂,人人存有僥幸心理上面,沒有明確的權責厘清,就會形成推諉之事?!?/br> 調整京畿的衛戍體系,除了實控軍權、整頓武備、重練強軍之外,崇禎皇帝就是想明確規矩。 該是誰做的事情,就必須要做好。 在其位,必謀其政。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可真正做起來,卻是很難的,尤其是大明從萬歷朝后期,到泰昌朝,到天啟朝,所經歷的漫長混亂秩序,叫大明的人心散掉了。 “陛下英明?!?/br> 李邦華贊同的點頭說道:“臣先前也想過這些,不過沒有陛下所想的透徹,今日聽陛下所講,心里的困惑算是徹底解開了?!?/br> “那卿家就繼續說?!?/br>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 “臣……其二,軍機處增補大臣,其實對國朝平叛事,是有著諸多好處的?!?/br> 李邦華躊躇剎那,組織下語言,繼續說道:“自軍機處創設以來,在經歷初期的短暫混亂,時下在朝也算立穩腳跟。 這使得流賊平叛和建虜平叛,朝廷不似先前那般,在很多時候是被動的,是混淆的,也能為內閣減輕負擔。 當初朝中的有司大臣,對軍機處抱有敵意,抱有反對,歸根到底是受祖制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言論此事的也少了……” 聽著李邦華所說的這些,崇禎皇帝內心感慨起來,是啊,大明在某些方面,太過于固執了。 尤其是大明的文官群體,動輒就以祖制宗法來反對,歸根到底,就是不想叫新的事務出現,影響到他們的既得利益。 李邦華講這些話的潛在意思,其實是想規諫自己,在朝中有司大臣,因軍機處而出現反對聲音時,能不要這般心急。 廣開言路,多聽取諫言,才是明君所為。 “卿家想表達的意思,朕明白了?!?/br> 崇禎皇帝停下腳步,面露笑意,看向李邦華說道:“卿家能有這些改變,朕心里是很欣慰的。 希望卿家到了湖廣,能保持住這顆本心,多多為朕分憂,多多為社稷慮,畢竟現在的大明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解決?!?/br> 和先前相比,李邦華的種種改變,是崇禎皇帝所欣慰的,這代表李邦華在認知上,已然傾向于自己先前所謀部署。 這很重要,關系到后續針對湖廣,針對福建,針對兩廣等地,所逐步推動的一些部署和謀改。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君臣奏對(2) 大明若是想撥亂反正,僅靠崇禎皇帝一人,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制定階段性的既定謀劃,需要大量的人參與其中。 崇禎皇帝心里很清楚,大明需要的是變,可是這個變,究竟該怎樣變,尺度多大,范疇多大,就很考驗他的能力了。 在哪個階段,做哪些事情,用哪些人,能在大明逐步微調改變下,還能確保大明秩序不亂,這才是根本所在。 “聊完軍機處的事情,再聊聊地方吧?!?/br> 崇禎皇帝眼神堅定,看向李邦華說道:“卿家此任湖廣總督,是需要做出很多事情,否則朕這邊的壓力,朝廷所攢壓力,都不會緩解?!?/br> “請陛下明示?!?/br> 李邦華拱手作揖道。 在得知自己赴任湖廣以后,李邦華心里就猜想到天子,必然是有重要事務,讓他在任湖廣總督時,將其一一落實明確的。 崇禎皇帝正色道:“遏制宗藩私下兼并,整頓湖廣治下衛所,打擊私鹽販賣,創設湖廣賑災行署,籌建官辦諸廠,厘清私征弊政,裁撤和增設鈔關,廢除湖廣鑄幣,查明官場弊政……” 一項項直指命門的決斷,從崇禎皇帝口中講出,李邦華的內心深處,卻生出了諸多的涌動和驚意。 所做的事情太多。 牽扯的層面太廣。 想要叫他把這些事情逐一落實,這難度太大了,可以說跟湖廣地方官場,包括宗藩、士紳、大小地主等,全都站到了對立面。 “陛下……” 李邦華欲言又止起來。 “卿家,朕知道你想說些什么?!?/br> 崇禎皇帝笑著擺手道:“朕所講的這些,可不是叫你一年半載,就必須全部做好,而是用三年,用五年,在摸清楚湖廣本地情況,逐步打開局面去做的。 何況湖廣總督只是第一步,在關鍵的時期,湖廣境內所轄巡撫,朕都會逐一的進行更換。 卿家赴任湖廣后,可別想著去了,就能站穩腳跟,要先巡視湖廣所轄各府州縣,了解本地情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