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崇禎皇帝伸出手:“著武備院這邊,研制一種特殊紙張,專司刊印債券底稿,其中再添加明暗防偽,這樣能有效避免。 所定制的債券,移送到你們國稅處這邊,要先期進行登記造冊,明確份額,同時要蓋上戶部大印,國稅處特制官印。 而在進行發售時,則再次進行登記造冊,并言明所購債券,必須本人,本票,到期兌付,除非本人亡故,可由直系親眷代持?!?/br> 發售債券的構想,有一項考慮,是崇禎皇帝覺得必須要做的,就是為推行紙幣,夯筑相應的基礎。 或許五十年。 或許一百年。 不管這個過程有多久,但是前期的接受程度,必須要提前謀劃,不然日后想要推行此事,恐難度很大。 在崇禎皇帝心中所想,他這一代能貫徹金本位,明確新幣制,就算是極好的了,畢竟金融體系的構建,不是想想那般簡單的。 “臣還有疑慮?!?/br> 管紹寧想了想,繼續說道:“若是朝廷發售了債券,為了能叫民間接受,那必然要有足夠吸引的利率。 不然就算有錨定物,可看不到回報價值的話,恐民間的反響不會太強,甚至因為這件事情,還會影響大明國威?!?/br> 對于管紹寧的接連講明疑問,崇禎皇帝心里沒有任何不悅,相反卻很是欣慰,至少較真的態度,能確保國稅處發展,甚至債券之事,能夠向著好的方面推進。 “那就適當的提升一些利率,叫民間群體見到紅利?!?/br>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管卿,其實債券一事,并不是就為做一期,以緩解朝廷的財政危機,就結束了。 朕將債券的類目,細分為戰爭,建設,國庫等多種形式,就是要形成定期發放,打造一條穩定的財源收入。 通過這些在民間募集的錢財,來治理大明,平定叛亂,好叫大明的內憂外患,可以逐步的解決。 當然這個較高一些的利率,只能明確前三期的債券,后續發售的債券,要逐步的進行遞減,回落到合理的范疇?!?/br> “陛下,這恰恰是臣最擔心的事情!” 管紹寧停下腳步,鄭重作揖道:“陛下是否想過,若是一期,一期的對外發售,國庫有足夠的存銀還好。 可如果說朝廷遇到什么突發情況,無法到期兌付,或者朝廷每年的賦稅征收,無法進行平賬,到時所損害的,就不僅僅是大明國威,甚至嚴重的話,大明的江山社稷都……” 說到這里,管紹寧說不下去了,此刻的他,心情很是緊張和忐忑,畢竟所講的這些,要是惹怒了天子,那就不是免職那般簡單了。 想到這些的管紹寧,更是向天子行跪拜之禮。 “哈哈,管卿啊,朕就知道,你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這個?!?/br> 見管紹寧這邊,崇禎皇帝笑著搖起頭來,隨后彎腰拉起管紹寧,說道:“所以在國稅處這邊,要增設一個風險評估的衙署。 如何在合理的范疇內,發售出相應的債券份額,以解決國庫的實際需求,切實將這些專項銀子,用到實際的地方發展,平定叛亂等事上。 甚至對外發售的債券所得銀子,不能一并入庫太倉,國稅處這邊要另設新倉,避免濫用的情況?!?/br> 其實管紹寧所講的意思,就是財政赤字,一旦這個赤字,超出了掌控的范疇,就會導致動蕩的發生,嚴重的話,大明無需建虜,無需流寇,自己就會崩盤。 但是面對這些情況和問題,崇禎皇帝所想的辦法,就是小踏步的向前走,邊摸索,邊總結,一點點前行。 畢竟想要盤活大明經濟,就要叫銀子流通起來,一步步的去做,等到他的那些構想和謀劃,逐一的落實起來,那內循環的經濟秩序,就會越來越好。 提升生產力的根本,是大家都參與起來,若只是崇禎皇帝領著內廠自己玩,那無疑是一種畸形經濟。 “還有管卿,你無需擔心國朝賦稅,無法兜底這些發售的各類債券?!?/br> 崇禎皇帝想了想,繼續說道:“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就是分隔這種集體性到期的情況。 具體上述這些份額,該怎樣去定,你們國稅處具體商榷,除此之外,等關稅,商稅等稅改做好,朕相信國庫收入,會有著顯著的改變?!?/br> 第一百九十一章 乘風破浪 發售債券,就時下的大明來講,是一種較新的概念,雖說會叫一些人知曉后,不由自主的聯想到大明寶鈔。 但是錨定物的出現,卻又顯得那般不同。 畢竟大明寶鈔發行和流通,并沒有拿金銀作為錨定,而是單憑信譽去支撐的。 一旦形成濫印濫發的情況,加之對破損舊鈔等諸多事宜,沒有形成統一的規格,那就會出現大幅度貶值,甚至民間拒絕此物的情況。 “國丈啊,近期朕忙于政務,也沒空閑的時間,來召見你?!?/br>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著正襟危坐的周奎,說道:“不過今日召見國丈,朕卻是有件要務,想叫國丈多多為朕分憂啊?!?/br> “陛下,您想說的可是發售債券之事?” 周奎想了想,眉宇間有些顧慮,欠身道:“陛下,關于這個債券,這兩日在京城治下,可是引起不小的熱議。 說什么的都有。 不過多數都是不看好的,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朝廷,想借著債券之名,行寶鈔掠奪財富之實啊?!?/br>